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时间:2022-07-29 08:49:26

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项目,也是学生语文综合技能的一个基本体现,通过作文写作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三方面的问题。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2-01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从写作目的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作文实质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完善,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自主性较弱,对于作文写作缺乏科学的认知,在大部分学生看来,作文就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单调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应付、敷衍的状况,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写作文、写作文有什么意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笔者认为做好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去写作文,从作文写作的目的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实质,培养他们科学的作文认知能力,为写作教学打好基础。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想要做好作文教学工作,首先就要从学生入手,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作文、理性的对待作文。例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学生自己内心情感、所见所闻的一个综合体现,作文是记录自己生活轨迹、成长轨迹的一个最佳途径,引导学生能够重视自己的作文写作。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一定程度上就是书面化的“口语交际”,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运用书面化的语言进行描述、记叙,就是一篇作文。生活中我们经历的事件、遇到的人物、见到的风景、想到的点子都可以是作文的素材,从写作范围、写作内容上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作文,减轻学生的写作难度。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能只把思路局限于大场面、大事件,应该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教材小书,放大阅读范围,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换句话说,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就是为了使学生确立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态度,在明明白白地弄懂“为什么写”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下来进行习作。学生作文应该是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逐步地达到不自觉地“泻泄”和“倾吐”的境界,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便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不可抑止地发生了通过文字倾泻心绪的写作冲动,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让学生明白写什么――通过丰富多彩的素材积累引导学生获取写作对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中也是如此:想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拥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拥有一定的写作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由于没有充足的素材积累,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写什么”,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以便能够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引用,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习作素材的来源在于现实生活本身、现实生活在书本中的反映、现实生活在图画中的反映。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人与事,景与物,为我所用;另外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提倡“读写结合”,必须千方百计地从丰富的语文教材中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把作文片断训练经常地、持久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能运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做,既巩固了阅读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解决了“写什么”,也就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积累到表达”的训练过程。修订大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去的语文教育,是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而目前的语文教育,是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因此,作文指导就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指导,教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积累、学会表达,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做好写作锻炼。

三、让学生学会怎么写――通过写作技巧与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技能

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不能进行科学、新颖的构思、整理,也不能算是一篇好作文。教师教学中关键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怎么写”,通过写作技巧与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技能。“怎么写”就是如何表达,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语言描述见闻、感受,追求平白质朴,追求真实,反对虚假。正如同俗话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之余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写作技能、写作方法的培养。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在学生刚接触作文写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就像临摹字帖一样进行模仿写作,仿写重在形成,内容可以变换。可以是仿语言、仿文体、仿片段、仿篇章,也可以是仿立意、仿章法、仿表现手法等。长期地、反复地、灵活多样地进行模仿,才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创造性地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写”这个指导环节,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语言要求,诸如贯穿语脉句序的通顺、吻合语境要求的得体、状物写形的准确、用词组句的简洁、整体风貌的朴素等,此外我们还应该提倡个性化行文,避免出现作文写作中“千人一面”的现象,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内容的引导,以便能够实现作文写作中“百家争鸣”的现象,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协调发展。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的我校学生成绩数据分析应用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