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来自最基层

时间:2022-07-29 05:42:34

好新闻来自最基层

基层是采访报道之根

有个记者说,在领了一组采访报道任务后,他的同事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写出了一篇大作,写得不错,受到领导的表扬。而他一头扎进基层采访7数天。反倒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受到领导的批评。以为这可能是一个偶然现象。

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笔者在十几年、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虽然现代通信条件的便捷,为记者搞好新闻报道提供了“千里眼”、“顺风耳”,但是,新闻是在记者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在网上“搜”出来的。

这里试举一例。笔者刊发在大众日报上的系列报道《如何让基层之路越走越宽广探析》的选题,就是在深入基层中确定的。在基层采访时,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关注培养基层干部,中央有精神,省委党报为何没有反映?”这些反问,促使我们做好这一选题。

这组系列报道,我们采访7两个多月。采访了山东省市县组织部的一些同志和一些县乡村书记,力求把视角选准,把问题写透,把基层干部的呼声反映好,为上级提供决策依据。4篇稿子总字数不到9000字,涵盖5县(市)、11个乡镇(街道),涉及市、县、乡、村4级22名干部。

201 0年2月底5月初,这组系列报道见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山东省市组织部门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作者先后收到来信来电500多人次。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2009年笔者到东阿县采访家电下乡的情况,听了县、乡镇有关同志的情况介绍,陪同的同志认为情况已经很全面了,不需要采访了。我们说:“不行,得到农民家里谈谈、看看,心里才有底。”当时已是11点多钟,陪同的同志让我们吃了午饭再去。我们说农民下午1点才吃饭,中午好找人。一连走了3个村,走访了不同类型的11户农民,看买的什么家电,什么品牌,看发票,问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采访完吃午饭时已近下午两点。陪同的同志开玩笑说:“可叫你们坑死了,饿得我腿肚子直打颤。”简单吃完饭后,接着又到家电商场采访销售商和顾客。最后形成了《三喜三盼两建议――东阿县家电下乡的调查报告》。

总结采写体会,我们感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下基层拉近的是距离,增进的是感情,启发的是思路。写实事、说实话,诉真情,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新闻,不光是一种采访方式的实践历练,更是改文风、转作风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方法。

抓住热点难点不放松

“没有导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秉承的‘主流话语体系’,就面临着被边缘化和空壳化的危险。”“社会‘风向标’的使命必须承载,主流舆论的旗子依然要扛,主流舆论首席代表的责任仍然要担。”新闻界老前辈的这番话,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作为党报记者,必须始终坚守这些原则性的观,最,不遗余力地传播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绕不开社会的热点难点,必须吃透上级精神,摸清基层情况,找准结合点,写出有分析有见解的稿子。

金融危机爆发后,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的政策,如何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落实过程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政策还需要完善,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群众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这些都是社会的热点难点,决策者急需了解,是推动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紧紧抓住热点难点的有关政策进行研究,深入基层调查,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报道。

2009年初,中央发出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我们意识到这是继土地“大包干”之后,又一项涉及7亿农民的里程碑式的改革。在反复阅读文件的基础上,我们到山东省林业局找有关同志了解情况,参加林业局召开的全省林改现场会,在有关同志的协助下采访了多名专家和烟台、淄博、临沂等地的先进典型,历时两个多月,写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5篇系列报道,受到林业系统的重视和好评。

调查报告需要大量的人手,每次调研前,我们都列出详细的调查提纲,发到各县委宣传部,请他们抽调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深入到基层调研。每次调查研究,少则动用十几人,多则30多人。有时事先给县委书记通报,以便获得他对调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项调查,往往反复几次,长达二三十天,在共同的工作中,大家建立了感情和友谊。有的县委书记等领导同志,一块儿座谈,一块儿调查;文章发表后,几次打电话表示感谢,称赞对他们的工作总结得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不少外地县市的领导,看了报道后,带队到被报道的县市参观学习。

从2009年2月到2010年7月,我们写了16组60多篇深度报道,均受到读者的好评。一些读者形成7阅读预期,非常关注大众日报县域版上的深度报道栏目,拿到报纸后先翻到那个版上看有没有登深度报道。有的县市委书记说:“你们的深度报道耐琢磨,有味道,可操作性强,看头越来越多。”

上一篇:记者下基层采访情况调查 下一篇:网络“免费文化”背后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