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道: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7-29 05:38:22

在付光丽会长看来,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协会,恰好要把握住这种发展趋势,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发展趋势,及时引导茶企顺势而为,才能改善马连道整体的发展环境。

北京茶业协会位于北京阜成门外的一幢普通办公楼里,这些年来,协会为了促进茶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关于马连道,付光丽可以说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孩子。付会长从小生长在北京,她见证了这片区域的发展。

提起马连道,她如数家珍。

协会和茶城

在付会长的印象中,三十多年前的马连道还是一片村庄野地。那时,她经常穿过马连道去父亲工作的单位洗澡。当时,北京茶叶总公司就在马连道,是计划经济时北京最大的经营茶叶的公司。同时,这里还是北京市第二商业集团的所在地,许多茶商和二商有业务往来。有的茶商刚刚来到马连道,就在二商公司周围租个小门脸开始经营茶叶生意。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茶商进驻马连道,久而久之,这里逐渐形成今日的马连道。

当年那个年轻的女孩,大概都没有想到日后马连道会成为中国第一茶街、成为中国茶业流通领域里响当当的知名品牌,而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北京茶业协会的副会长。

马连道,据说因为一种美丽的植物而得名。过去这片土地生长着大片的马莲,故人们将这里命名为“马莲道”。但是现在知道这条街原名叫“马莲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也叫这条街为“马连道”。

现在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有10座茶城、2000多家茶商,年交易额超过30亿元。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先后被命名为“京城茶叶第一街”和“中国特色商业街”。现在,北京的一店(张一元)、一馆(老舍茶馆)、一街(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外事接待场所。北京二商集团京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56年建立的老字号茶企业,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形成的源头。现在,在这条街上,知名的茶企还有满堂香、更香、天月等。有些人在这街道还没有建立就驻扎在此;有的是后生可畏,异军突起,在马连道中途发展时介入,经过一番艰辛发展,终成气候。

其中,更香茶业的发展尤其引人关注。其创始人俞学文当年来京接替父亲的小茶铺,经过自己大胆敏锐的创业,抓住几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首次提出有机茶理念,使更香茶业在马连道发展成中国茶业民企中的佼佼者。近些年来,北京茶协和马连道联办的各项活动中,更香都是积极参与。比如9月末的“马连道茶文化节”,更香就和北京茶协一起办了更香推介会。而前几届北京春茶会上,每届更香都积极赞助参与。

近些年来,北京茶协也积极参与到马连道的经营规划中来。老百姓去马连道,最头痛的可能是假货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茶叶品鉴专家。茶商一旦不诚信经营,使得以次充好的现象泛滥于马连道,可以预见势必对马连道的长期发展带来致命打击。

北京茶协下面专门有一个马连道分会。在提升马连道的品牌化发展、诚信经营、制定茶企的规范化标准上,北京茶协也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搞的诚信经营企业系列活动就在马连道茶企中颇有影响,这个诚信经营授牌必须经过一整套严格的专家鉴定:有没有客人投诉?客人投诉的次数多不多?有没有重大不良、不诚信经营记录?店员的服务态度如何?企业售后服务如何?在诚信建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诚信的标准。诚信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会通过暗访、调查,以及听取各方面综合意见,再投票决定将诚信企业的牌匾授给谁。

付光丽会长介绍,目前已经有28家企业经过了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被授予了诚信企业的称号。

我们向付会长提问:北京茶业协会和马连道的茶企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协作关系?付会长认为,行业协会首先只有成为茶企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所谓的行业协会就是一方面为政府制定行业相关法规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服务好会员企业,为他们提供咨询、商情、建立规范化等服务。

所以,北京茶业协会和马连道茶企的关系绝对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协作、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2011年,北京市茶业协会发起了“北京春茶节”。活动涵盖了销区和产区的知名茶企,以“诚信、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推动首都茶叶企业以诚信自律的社会责任感,为2011年首都茶叶市场精心准备优质放心好茶。在今年的春茶会上,主办方对各企业选送的好茶,根据茶叶质量检验机构及专家组评审,最终选定出“质量合格、质价相符”的好茶,郑重向消费者推荐,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

繁荣之下的隐忧

马连道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中国知名的茶街。近些年来,十数座新城环绕着马连道,使得其成为了全国有口皆碑的茶城。在马连道茶城,各地茶商云集,只要说出你想要的茶叶,便会有相应的卖家。正如一位经营者说的,在马连道茶城中,只可能有顾客不认识的茶叶,不会有顾客找不到的茶叶。在茶城中,大大小小的经营场所上千个,即使是在一个小店中,经销的茶叶种类也会有上百种之多。

另外,马连道茶城还有价格低廉这样一个优势,例如同一款绿茶,在马连道的售价要比商场中的价格低一半甚至更多。据经营者介绍,价格低的原因是因为马连道内很多经销商同时也是生产商,没有了中间环节,自然就有了价格优势。

然而,在繁荣之下,也有隐忧。

有茶商反映,他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马连道茶人交流的论坛上,有人甚至抱怨要“逃离马连道”。在我们采访期间,北京武夷星马连道专卖店的店长安信英告诉我们,以前她们店里有十几个店员还忙不过来,现在只有七八个店员还显得绰绰有余。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马连道茶企的激烈竞争。

付光丽会长告诉我们,目前,北京周边新建的一些茶城分流了很多客户;另外,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影响了马连道的客源,并对传统的茶企门店式经营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当然,更重要的是近些年来北京商业地产价格节节攀高,茶企开店的成本也节节攀高,这一切让许多茶企生存艰难。

当然,随着北京地区越来越多的茶城开张,茶城之间必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据说,有些新开张的茶城人流冷清,许多商户只能勉强维持经营。

付光丽会长认为,在激烈的竞争中,马连道会迎来商业格局的洗牌。她认为马连道将来的趋势是:

一、 品牌化的大企业将会兼并一些小企业,品牌化的企业将会做大做强。同时,同质化的竞争将会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特色化经营。

二、 各家茶企将会越来越注重服务品质,并以此赢得顾客信任。只有那些服务规范、诚信的企业才会生存下去。

三、 茶企业多种经营方式并举。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推陈出新的经营理念,只有不断在市场上创新,紧扣顾客消费需要,才能在马连道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所以,在付光丽会长看来,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协会,只有把握住这种发展趋势,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发展趋势,及时引导茶企顺势而为,才能改善马连道整体的发展环境。

马连道的明天会更好

马连道的管理者们其实也从一连串耀眼数据背后看到了马连道的隐忧。街内的销售模式―从大批量批发慢慢向多批次零售转变,这是受到了其他茶叶集散地迅速壮大的影响。马连道单纯地做茶叶贸易,路只会越走越窄。茶城开得多,更需要正确引导业态调整和服务提升。而马连道要做的或许是瞄准文化创意产业,在茶文化上做大文章。

虽然马连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付光丽会长认为,这无损于马连道在中国茶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毕竟,从当年的肩扛背驮,从当年的福建小茶农们进京到今天的集团化发展,马连道见证了几代茶人的拼搏和努力。马连道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可谓功勋卓著。

将来,马连道越来越可能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茶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未来和茶有关的电影、餐饮、文化、地产等商业概念,都有可能在马连道变成一个个商业故事,并实践成真。

同时,西城区政府还准备推动马连道的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通过引入茶叶拍卖和大宗交易等交易制度,西城区迅速提升茶产业、推动茶叶贸易、规范拍卖制度及相关贸易规则,将马连道建设成全国茶行业龙头市场和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并加强茶叶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所以,马连道这条几经风雨的茶街,在快速变化的商业大环境中,虽然会遭遇冲击,但是一定会在冲击中发展壮大。这就像一个孩子,只有不断磨练才能长得更强壮。

付光丽会长没有到任北京茶业协会前,在二商集团工作,退休后被返聘到北京茶业协会。到任后,北京茶协在她的带领下,在马连道开展了许多工作。她自诩是一个老马连道人,对这条街有着很深的感情。

所以,今年的春茶节上,北京茶协举办了各种活动,比如举办了“茶馆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马连道系列春茶活动推广周”等活动。在她看来,她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发挥余热,为了马连道发展得更好而尽心尽力。

上一篇:寻珍大红袍 下一篇:马连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