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

时间:2022-07-29 05:29:19

从“管分钱”到“管花钱的效果”,财政正经历着一场

几年前,本刊记者去云南采访时,发现财政厅已经设立了一个名为“绩效评价处”的新处室。当时主管副厅长笑着形容道,“无爹无娘,无儿无女”。意指上下都没有可对接的机构。

时至今日,财政绩效已经在地方悄然生长。在本期的采访中,抽样选取的五个省,均设立了专门的绩效管理业务处室,并且,他们对财政绩效的重视,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均源于自发。地方自发性的实践已经远远领先于顶层设计。

他们这样做,也并非出于“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考量。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理性地强调,这只是财政职能的一次重构和回归。

但,这的确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是因为这一次的变革,无需“流血”,看起来也不那么轰轰烈烈。

而之所以叫做“革命”,是因为它确实让财政开始“质变”。

其一,它改变着财政的职能与命运。

财政的职能,曾被人简称为三个字:“管分钱”。而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让财政的职能由“管分钱”转型为“管花钱的效果”。“管花钱的效果”,不仅是财政本应具备的职能,更是财政的未来命运。事实上,唯有“管花钱的效果”,也才能分好钱。

其二,它重构了财政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表示,这种“重构”的核心,在于财政所掌控的资金与部门掌控的项目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在于项目运行前后事权与财权的和谐。财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分钱”的角色,而是还要“管花钱的效果”。

最起码,在专项资金面前,财政不再是“过路财神”,而是开始管部门的花钱效果,这直接把以往财政无法管的专项资金管起来了。最重要的是,它保证了“钱”到“事”的转化中的绩效最优化。

其三,它促进了政府理财时代的真正到来。

目前政府理财的质量似乎成了边缘性问题。实际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更应该讲求理财的质量,理财水平的高低和理财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但现实是,政府理财的实效与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比起来,差距不小。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以燎原之势从基层开始蔓延。

我们有幸见证这一革命与光荣,并与无愧于时代的政府理财官们共同前行:我们可能有无数个敌人,但没有一个私敌。

上一篇:民间金融的“开”与“控” 下一篇:江苏:整体设计与纵深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