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口腔手术中应用

时间:2022-07-29 05:00:58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口腔手术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口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口腔手术的患儿60例, 随机分为两组,即七氟醚吸入组与异氟醚吸入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或异氟醚吸入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行唇裂、腭裂手术。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略长于异氟醚组静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平稳迅速,缩短苏醒拔管时间,适用于小儿口腔手术手术。

【关键词】小儿;口腔手术;七氟醚;异氟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7-2545-02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我院自2007年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口腔手术麻醉,观察其麻醉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级,年龄2~8岁,体重11~26 kg,手术持续时间60~80 min,择期行唇裂、腭裂手术的患儿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七氟醚吸入组与异氟醚吸入组,每组各30例。

1.2 麻醉方法:常规禁食,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01 mg/kg,非那根1 mg/kg。七氟醚组入室后给予七氟醚和氧气混合气体进行封闭面罩缓慢诱导,氧流量2~5 L/min。七氟醚浓度由1%渐升至8%,待患儿安静后,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静脉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1.5%~3%七氟醚,持续给予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异氟醚组入室后,先行静脉穿刺,麻醉诱导静脉给予丙泊酚1.0~1.5 mg/kg与瑞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后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0.8%~1%异氟醚吸入,持续给予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两组均连续监测ECG、SpO2、BP、RR、HR、PETCO2等,术中调整七氟醚及异氟醚吸入量维持PETCO2在50 mmHg以下,SpO2在99%~100%。术毕患儿吞咽、呛咳反射恢复完善,清理呼吸道,患儿清醒后拔管,拔管后观察自主呼吸情况,口唇红润,自主呼吸20次/分钟以上,吸空气10分钟维持达SpO2在96%以上回病房。

1.3 监测指标:常规监测ECG、SpO2、BP、RR、HR、PETCO2,记录诱导时间(从清醒至气管插管时间)、拔管时间(停止吸入到拔管时间)、术前及术中BP、HR,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及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无明显烦躁、哭闹等并发症出现,异氟醚组有2例术后躁动。两组均无喉水肿、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出现。七氟醚组诱导时间略长于异氟醚组静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异氟醚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麻醉需满足麻醉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无麻醉并发症,尽量避免影响患儿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要求。吸入麻醉由于较易控制物出入,可控性强,特别适用于开放静脉有困难,不配合注射等不易合作的患儿,故其为小儿麻醉常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七氟醚脑血分配系数为1.7,麻醉诱导和苏醒非常迅速,其气味为略带香味,小儿能够接受,其效果确切,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毕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满意,清醒质量好,无复睡现象,并且具有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的特点,可称为令人满意的小儿物,特别适用于小儿麻醉[1]。

本研究中七氟醚组患儿诱导时间为(3.21±0.8)分钟,略长于异氟醚组的(2.85±0.9)分钟;但七氟醚苏醒拔管的时间(11.08±2.14)分钟,明显短于异氟醚组(16.81±4.53)分钟(P

七氟醚为无色透明,微带香味,无刺激性液体,七氟醚对呼吸道刺激小,不增加呼吸道分泌物,与氟烷一样可以平稳地行面罩缓慢诱导,小儿无拒吸现象,同时可使组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松弛,故可放心用于哮喘病人的麻醉。异氟醚有乙醚样气味,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屏气、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增加气道阻力,但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少见。因其有一定的呼吸道刺激作用,患儿拒吸,不宜用于麻醉诱导,七氟醚对心肌收缩性影响少,也不易诱发心律失常,其对患儿的心血管反应较异氟醚轻。本研究发现七氟醚组麻醉后少数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与异氟醚无显著性差异,七氟醚苏醒迅速平稳,异氟醚苏醒期偶有体动 (本研究中有2例出现躁动)。七氟醚组的吸入诱导避免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疼痛的恐惧感,使患儿在毫无痛觉的情况下安全平稳进入麻醉维持期,减少了手术和麻醉带给患儿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其所具备诱导快,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的特点,在小儿短小手术如扁桃体、腺样体及非住院手术麻醉中使用逐渐增多[1,3,4],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 坚,连庆泉.七氟醚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4):248.

[2] Castagnini HE,van Eijs F,Salevsky FC,et al.Sevoflurane for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procedures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rapid early recovery than propofol[J].Can J Anesth,2004,51(5): 486.

[3] 白晓玲,韩春华,关 方. 七氟醚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药物与临床,2008,5(1):65.

[4] 赵 徽.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0,26(1):45.

收稿日期:2008-05-19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三种影像学表现分... 下一篇:普通钻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