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01-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时间:2022-07-29 01:36:51

九江市2001-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3-0258-02

【关键词】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肥胖症;学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知识认知度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肥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全面了解九江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以便为指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及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该市15所小学、12所中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自于2001-2005年九江市148 240名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监测数据,均按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1]评价学生营养状况。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受试学生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0%~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标准90%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低于70%为重度;超过标准体重110%为超重,超过标准120%为肥胖。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148 240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91%,超重率为9.33%,肥胖率为7.25%,营养正常者仅占56.51%。

2.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5.10%和12.33%,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996.71,P<0.01)。中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7.81%

和6.72%,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2.02%和8.18%

,小学生均高于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5.74

,107.01,

P值均<0.01)。见表1。

2.3 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3.89%

和30.31%,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09,P<0.01)。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59%和9.24%

,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7.90%和5.01%,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5.69,982.63,P值均<0.01)。

见表2。

2.4 不同年份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2001-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1.89,81.03和15.77,P值均<0.01)。2005年与2001年比较,营养不良率增加了5.98个百分点,超重增加了1.65个百分点,肥胖增加了0.63个百分点。见表3。

2.5 学生营养不良构成情况 营养不良学生中,轻度占77.76%

,中度占20.41%,重度占1.83%。见表4。

3 讨论

九江市中小学生5 a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6.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60%),高于上饶市、丹阳市的调查结果[2-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16.58%,与上饶市、厦门市的调查结果接近[2,4],但明显高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7.73%)[5]。从学生营养状况变化来看,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检出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说明九江市中小学生营养问题较为突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与相关报道一致[6-7],并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8]。提示在控制营养不良的同时,重点应加强对营养过剩问题的防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

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低于小学生,与青春期突增现象吻合。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此时若营养摄入不足,就不能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睡眠不足,消耗增多,造成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而超重率和肥胖率则低于小学生。中国部分家庭膳食结构不够合理,早、中餐过于简单,晚餐较为丰富,加之学生晚间活动量较少,极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与女性生理特点有关,加上女生爱吃零食,追求苗条,刻意节食、减肥,是造成女生营养不良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但对营养方面的知识依然欠缺。为提高大众营养知识的认知度,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普及科学营养知识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干预措施:(1)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营养知识宣传,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营养知识,指导家长合理配餐,以改进孩子的膳食结构,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采取综合防治方法,对营养不良、肥胖学生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盲目节食、减肥等行为,以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3)加强体育锻炼,学校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减轻学生负担,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运动和家务劳动,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赤峰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下一篇:大学男生首次与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