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爱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时间:2022-07-29 01:12:14

用母爱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1998年8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从小学部被充实到幼儿园工作,转眼间度过了十六年的幼教生涯。十六年来,我送走了八届大班、两届中班、五届小班的孩子,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个中滋味,体味良多,但我无怨无悔,乐得其所。我热爱我的岗位、热爱我带的每个孩子,我用母爱的目光平等看待每个孩子。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摸索出一些幼儿教学的规律,积累了点滴经验,愿与同仁共享。

一、动静结合,随处是教育

要想教好幼儿就要懂得幼儿,教师要多钻研幼儿的心理,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想、去备课、去施教,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课堂上不能集中太多时间的精力,教师要善于动静交替地组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利用课间谈话、一起进餐、餐后散步、户外郊游等日常活动向幼儿进行爱护环境、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尊师敬长等思想行为的教育与引导。

二、表扬是幼儿成长的催化剂

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施以恰到好处的表扬,这样才能调动起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1.旁敲侧击式的表扬

这是一种迂回的批评艺术,是通过批评或表扬此人而警戒、激励彼人的教育方式。一次,在放学时我发现有的孩子主动帮老师摞椅子,见此情景,我说:孩子们,你们看我班xx帮老师摞椅子呢,真是好孩子。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椅子摞到了黑板前,小孩子都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可见孩子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

2.形式多样的表扬

直接式表扬:用热情的具有鼓励性的话语来表扬幼儿,这种表扬具有直接性,对性格外向的孩子作用很大。我班有个能说会道的男孩子却很调皮,课堂上我常常抓住时机表扬他,恰到好处地批评他,他的调皮劲渐渐地收敛了,坏习惯逐渐改正了。

闲谈式表扬:“闲谈”非“闲聊”,而是有目的的谈话。“闲谈”的技巧在于自然、恰当、巧妙。老师走下课堂放下架子,走进幼儿中间与幼儿“闲谈”,在生动活泼的交谈中,纠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的闪光点,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亲近你、信任你,你说的话才会真正起作用。让孩子参与制作小礼物:与孩子讨论近期感兴趣的物体或卡通形象,与孩子一起收集这些资料,然后动手用多种方法制作小礼物,如:绘画、剪贴等,对做得好的、有创新思维的,及时予以表扬,进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创新热情。

“物质”奖励:采用“奖星星”“奖花朵”“奖贴片”等奖励形式,以获奖的多少作为表扬的依据,激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

在表扬的艺术上,教师要细致观察孩子,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环境、材料,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促使孩子更积极、投入地参与活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当一种形式或方法失去原来的效果时,教师要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奖励方式,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播撒爱的种子,用妈妈的眼神看待每名学生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更要热爱孩子,这样才能和谐施教。付出终有回报,孩子们也对我微笑了。原来他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即使孩子们故意和我调皮,我也不像以前那样生气了,我会耐心地蹲下来和他们讲道理,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清是非,明白自己该怎样做。渐渐地孩子们喜欢到我跟前拉拉我的衣襟,摸摸我的手,跟我说说他家里的一些事……

通过对幼儿心理的研究,加上多年的实践经验,渐渐地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次上课我不但要带好教案、教材,还带着准备好的微笑与信心走进课堂,无论之前发生过多少不愉快的事,在见到我的孩子们的那一刻,立即烟消云散了,我要把烦恼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孩子。活动中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或变成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舞;或变成小青蛙和小朋友们做蹦跳练习;……有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老师,我最喜欢你了!”“老师,你真漂亮!”看着孩子们笑盈盈的小脸,听着他们质朴的语言,我真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当我用母亲的眼神去看每一位孩子时,他们的眼神里折射出异样的光彩,那分明是温暖与信任。当我俯身摸一摸刘xx的头,为他擦去一抹鼻涕时,他撒娇地贴在我的身上,轻轻地说一声:老师,你真好;当孩子吃饭又困难时,我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先喂孩子吃饭;当孩子午睡困难时,我就把他(她)抱在怀里唱着歌哄他(她)入睡,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争着让我搂着睡。有一天张xx突然叫我“刘老师妈妈”,随后其他小朋友也都跟着叫了起来,我的心被震撼了,热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就是爱的碰撞,我的爱唤起了孩子们的爱,我被纯真的爱融化了。那一刻一个信念再也挥之不去――我属于幼教事业,我属于孩子们,我愿一辈子做孩子们的“好妈妈”!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体会孩子,用心接纳孩子,孩子才能接纳你;用母爱的目光平等看待每个孩子,才能真正做好幼教工作。我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

上一篇:高毒农药在西山岛使用现状及其环境影响调查研... 下一篇:点亮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智慧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