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在民族地区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07-29 12:48:21

增长极理论在民族地区的效应分析

【摘要】增长极理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开来,许多国家将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理论。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增长极理论,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分析,得出增长极理论在民族地区适用的可行性。并以汶川县为例,具体分析了汶川县对阿坝州的极化与扩散效应。最后对阿坝州的非均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增长极理论;效应分析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在不同程度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代表人物对增长极理论的认识及主张不完全一致,但在非均衡发展的主张上却始终是一致的。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均衡发展的,而是首先出现在具有发展优势、创新能力的区域或部门中,这些区域或部门进而形成增长极,在经济空间中发挥着类似磁极的作用,吸引周围的经济要素向中心集聚(极化效应);同时产生外部经济能力,诱导、支持、推动周边其他地区、经济要素、行业发展(扩散效应),进而推动整个经济均衡发展,实现经济整体进步。国外许多国家成功运用增长极理论进行区域发展规划,20世纪中期北美和西欧的决策者们就运用该理论解决国内某一贫困区的经济崛起问题。澳大利亚和法国用增长极理论解决地区分散化的问题。增长极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我国学者吸收借鉴了增长极理论的合理成分,结合我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创新,有代表性的有夏禹龙的“梯度转移理论”、陆大道的“点轴系统理论”和窦欣的“层级增长极网格”等,这些理论是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并对我国区域经济战略从均衡发展调整到非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实践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些列的区域政策都是对增长极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如东部率先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等。

二、增长极理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一般把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称为民族地区,包括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其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2%,此外我国还有3个多民族省区,习惯上有民族八省区之说,幅员辽阔、发展水平较低、发展参差不齐,民族地区的空间经济结构呈现为典型的二元结构,少数的经济发达地区与大面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共存。在国家目前的财政投入水平,实行全面推进是不可能的。根据增长极理论,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要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形成若干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只能选择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即由点到面,依托现有的大城市和交通主干线,逐步拓展开发空间,以局部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体的全面振兴。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程度高,组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大,从资源禀赋上来看,为增长极的培育了物质基础;民族地区一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或者靠近边境,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已逐步改善;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一系列民族特色农牧产品,并逐渐形成规模;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上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具备了增长极形成过程所需要的资源、资金、技术、宏观政策等条件。因此,在民族地区建立合适的“增长极”,通过这些地区的不断成长,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

三、汶川县经济增长极的形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全州居住着二十多个民族,其中,藏族占56.6%,羌族占18.5%,回族占3.3%,汉族占21.4%,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典型的民族地区特征。地形地貌以高原、高山峡谷为主,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畜、药、果生产基地之一。阿坝州包括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共计13个县。汶川县位于阿坝州东南部,东临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据成都146千米,距州府马尔康县246千米,国道213、317线穿县城而过,都汶高速建成通车后,使汶川融入到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地理位置优于阿坝州其他各县,交通便利,是阿坝州的南大门和交通枢纽。汶川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瓦,未来一段时间可继续为发展水电产业和耗电产业提供成本优势。汶川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生产总值每年都占整个阿坝州的20%以上(见表1),汶川是阿坝州的工业基地,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以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产业链开始显现。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深加工等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集聚。汶川县也是大熊猫的故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西南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在全世界聚焦地震同时也开始关注汶川,汶川因为地震而闻名世界。

表1 阿坝州及其6县2009年、2010年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马尔康县九寨沟松潘县

2009年109.624.047.511.610.1511.27.05

2010年132.733.778.814.411.212.118.58

注: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

增长极的形成,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也有政策导向,有意扶持的。汶川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名声,逐渐形成了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对周围各县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带动了整个阿坝州的发展。

四、汶川县对阿坝州的极化、扩散效应分析

1、极化效应分析。在阿坝州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汶川县增长极的性质原因,可能会对周边各县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极化效应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阿坝州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极化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1)汶川县发展所形成的有效需求会抢先占用阿坝州内其他地区的资源(如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从而加剧这些资源的限制性作用,不利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汶川县的极化效应所产生的聚集力会吸引相关产业活动向汶川集中配置,从而扩大汶川县的产业规模,使周围其他地区的产业发生空间转移。另外,汶川县作为阿坝州的南大门,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竞争力,会对其他内部县城的招商引资造成拦截效果。

(3)汶川县做为增长极,其内部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相关配套设施的齐全,产业数量众多,相关服务机构较多,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会对周边人才构成吸引力,造成周边地区的人才外流,进一步降低了周边地区的人口素质。

(4)由于汶川县生产的高效率,加上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低成本、高效率,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会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从而造成周边地区资金的外流,同时,降低了周边地区对外来资金的吸引能力,进一步减少外资向周边地区的流入,造成资本短缺。

2、扩散效应分析。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巨大影响是通过其扩散效应来起作用的,汶川县作为阿坝州的经济增长极,其发展进步要在阿坝州的发展上反映出来,改变阿坝州的经济结构,提高阿坝州的经济实力,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进而减小汶川县与周边地区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汶川县的经济增长,会增加其所需原料的需求,这将对周围地区相关原料的生产部门或行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汶川县作为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带动了周边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汶川县产业部门所生产的新产品、新材料,会刺激周边地区建立使用这些产品的新部门或新行业,从而形成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阿坝州工业经济的发展。

(2)汶川的工业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推动技术创新或者有效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并迅速将这些新技术向相关部门和行业推广,从而在整个阿坝州扩散,周边地区也会主动进行效仿学习,不断提高阿坝州的生产效率。

(3)随着经济发展从汶川县向周围地区的辐射,也会在周边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层级的节点,如理县、茂县等,这些县城之间通过交通运输和各类信息的交流,会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网格,通过这些网格,阿坝州各县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维持阿坝州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4)汶川县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了储蓄率。相关部门利润的增加也加快了资本形成,从而会形成向周围地区的投资扩散,从而解决周围地区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周边地区优秀人才的重任,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技术、知识保障。

五、存在的问题及非均衡发展的阶段分析

在增长极理论中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他所描述的是一个地区在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的“启动阶段”是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从而不断拉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其次到了“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增长极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扩散效应开始起作用,增长极开始反补周边地区,差距会越来越小。最后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地区间较为平衡,经济稳定运转。

近几年阿坝州各县生产总值的数据显示,汶川县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经济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县。汶川作为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工业水平较高,但从产业的技术水平、规模来看,与东部地区还存在差距,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因此,如果按照以上阶段的划分,汶川县的发展仍处于第二个“成长阶段”。在此阶段,需要维持汶川县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要克服差距扩大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六、增长极理论视角下对阿坝州发展的建议

1、打造汶川、利用汶川。汶川作为阿坝州的工业基地,首先要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合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各产业的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基地。本着汶川融入成都经济发展的思路,要加强与成都产业的关联、配套和承接,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对汶川的建设力度。依托汶川工业在阿坝州的地位,要加强对阿坝州产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要把汶川打造成阿坝州的名片,利用汶川县闻名世界的名气,招商引资。从而促进阿坝州整体的发展。

2、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培育多个增长极。从欧盟的区域政策可以借鉴到,为了避免单个经济增长极所带来的巨大差距,可以试着培育多个增长极,形成各增长极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各增长极分别对周边地区产生作用,从而加快整体的发展步伐,拉近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间的距离。阿坝州在培育汶川作为工业经济增长极的同时,打造北部九寨沟旅游业增长极、中部马尔康经济圈等,形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架势。

3、打造人才聚集的环境和政策。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还需要靠人才的聚集,因此,政府、企业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全国乃至国际上的人才。同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扩大人才的发展空间。培育出、留住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10年:195-214.

[2]童玉君.红花岗区——黔北经济增长极效应分析[J].《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2009年.

[3]陈佳湘.增长极理论及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运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张志元,牟卫康,张令凯.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增长极的形成机理、效应分析 及政策建议[C].//论文集.

[5]褚淑贞,孙春梅.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年,第10卷(第1期).

[6]任军,马咏梅,赵晓辉.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J].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4期).

[7]彭效军.西部开发中增长极的集聚和扩张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上一篇:浅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下一篇:四川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