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分析

时间:2022-07-29 11:42:25

颈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130例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65例。采用常规胰腺癌介入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胰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操作时间和治疗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整体护理;颈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是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胰腺的位置在腹膜后,局部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病变在早期阶段通常情况下很难被发现,一旦确诊通常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阶段。虽然目前临床上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等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但患者实际生存率仍然没有实质性提高[1]。本次研究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抽取130例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患者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2.5±1.2)岁;患病时间9个月-7年,平均患病时间(2.1±0.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3±1.4)岁;患病时间11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2.3±0.5)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胰腺癌介入治疗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内容为:(1)术前:①备皮;②药品设备的准备;③建立静脉通路;④饮食;⑤心理。(2)术后:①卧床休息;②包扎固定;③病情观察;④药物反应[2]。

1.3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胰腺癌病情治疗效果、介入治疗操作时间、治疗后留院观察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病情表现经治疗基本或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有效:病情表现经治疗后已经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偶有波动,但没有对进一步治疗造成影响;无效:病情表现经治疗后没有缓解,生命体征有大幅度波动,对进一步治疗造成严重影响,或患者死亡[3]。

1.5数据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

2结果

2.1胰腺癌病情控制效果对照组经颈动脉介入治疗后有16例患者的胰腺癌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32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7例患者治疗无效,胰腺癌治疗有效率73.8%;观察组经颈动脉介入治疗后有21例患者的胰腺癌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3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6例患者治疗无效,胰腺癌治疗有效率90.8%。两组胰腺癌病情控制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2.2介入治疗操作时间和治疗后留院观察时间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经(71.48±3.42)min后结束,治疗后共计住院观察(10.62±2.24)d;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经(52.27±4.14)min后结束,治疗后共计住院观察(7.35±1.49)d。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操作时间和治疗后留院观察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护理服务满意度有52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该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有61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该组护理满意度为96.9%。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体会

在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慎重、准确操作,充分考虑患者的主观愿望,充分、正确把握护理时机,为患者制定出一个最适合的临床护理方案,并对介入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安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加顺利的渡过围手术期,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4]。

参考文献

[1]苏天昊,申皓,靳二虎,等.3.0T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评价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01):434-435.

[2]杨新焕,闫东,袁曙光.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0,12(10):523-525.

[3]舒国顺,李永国,唐大年.102 例胰腺癌诊断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1,3(12):907-909.

[4]夏瑞明,章士正,胡吉波,等.胰腺癌CT 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19(5):433-435.

上一篇:慢性顽固性咽喉炎采用奥美拉唑诊断性治疗临床... 下一篇:PICC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