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时间:2022-07-29 11:21:15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摘 要】涂尔干社会学面对的核心问题,就是思考如何解释和应对19 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认为分工造成社会的分散,个人的片面化等,使社会难以为继。本文将通过梳理社会分工论,让涂尔干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理解,理解涂尔干思想对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

一、书目简介

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即提出了“社会团结”、“功能”、“社会容量”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的概念。

涂尔干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从经济现象中,发现社会性和道德性的规律。《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第二卷集中分析了社会分工进步的原因所在。第三卷所讨论的分工形式迥然不同于前两卷,很显然,所谓失范的、强制的或反常的分工形式并没有划归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相反,它们常常被当成存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被排斥在边缘角落。

二、主要思想

(一)关于社会

涂尔干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传统的“社会集体意识”衰落导致个体失去了集体意识的控制,那么现代社会依靠什么把个体重新整合起来?涂尔干观点反映了传统社会失去了凝聚效果,社会秩序陷入合法化的危机之中。因此,涂尔干的社会学可以被认为是拯救这场危机的努力。

涂尔干秉承了斯宾塞等的社会学传统,把社会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其中各种各样社会组织是有机体的各个器官,而个人则是有机体最小的细胞。涂尔干认为个人生活是从集体生活里产生出来的。

(二)关于社会团结

1.社会团结的两种类型

“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这对范畴是涂尔干用来研究社会团结而划分的,是为了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全书的主题,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涂尔干的观点,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有相类似的特质,一个明显的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利”,即对差别性、异质性的强制压抑。

2.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集体意识是涂尔干提出的另一概念,它在涂尔干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社会分工论”中给集体意识所下的定义简单明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的人,左右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强制力。相反,在个人分化的有机社会里,个人的独立人格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成员的结合已不再是由于他们拥有强烈的共同意识,但集体意识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分化的形式完整地保留着,它仍然继续对社会团结做出贡献,加强着人们之间的功能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涂尔干从以上的分析当中得出了他终身恪守的观点,并成为其整个社会学思想的中心, 即个人诞生于社会,集体生活并非产生于个人生活,相反,个人生活是从集体生活里产生出来的”。这些论证实际上体现了涂尔干整体优于局部、社会总体不能在数量上理解为成员之和,以及用集体状态来解释个人现象而非用个人现象来解释集体状态的社会学观点。

(三)关于社会契约

契约是分工和交换的产物,似乎在契约中只有交易者的个人意志和利益存在。而涂尔干反其道而行,试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掘对契约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非契约因素,涂尔干坚持认为:“在契约里并不是所有一切都是契约的。凡是契约存在的地方,都必须服从一种支配力量,这种力量只属于社会,绝不属于个人:它越来越变得强大而繁杂。”涂尔干从如下的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契约的社会基础问题。

第一,法律拒绝承认违法的契约义务。法律规定了契约成立和有效的具体要件,如果当事人的契约没有达到法律要求的生效要件,那么即使当事人一致同意也不能使契约有效地执行。

第二,法律积极地干预契约。即使是事先再精密的契约计划,也有不周全的地方,当事人必须预先确定各种权利义务,但同时又不能完全按照预定计划实施这些权利义务。涂尔干提出让契约法来为我们确定契约中无法预见的因素。

第三,在正式的法律之外,契约关系还承受着来自道德规范的压力。虽然道德规范不像法律那样明确,但很多法律规范都来源于道德规范,而且道德总是具有一种社会作用,在某个时刻也会成为契约权利义务的来源,因而也构成了契约社会基础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民法学上的例子我们看到了涂尔干的契约理论在部门法上的回应。如果超越具体的部门法,契约的社会基础在更抽象的理论层面上也是适用的。美国学者麦克尼尔的“新社会契约论”无疑是这个理论最生动的运用。

个别性契约是理想状态中的契约,它只关心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契约自由是它存在的基础。而对于关系性契约来说,除了契约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其余的所有问题都必须诉诸于背景性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来解决,法律的干预是不论当事人是否同意和事先选择的,如此一来意思自治被压缩到了极小的限度,契约自由的神话随之覆灭。个别性契约精确要求的权利和责任的分担问题,在关系性契约中降低到非常模糊的程度,当事人甚至无法预测在契约的发展过程中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义务。缔约上的过失责任就是契约持续性和义务不确定性的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车莉蓉,道德、公平和和谐--兼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4).

[2]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3

[3]郑振清,新兴工业化中的混合型统合主义――考察新加坡工会运动与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制[J].中国非营利评论,第97-120页

[4]张召宁,吕耀鹏,儒家思想的变迁及其认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11卷第3期,第10-12页

[5]王娟,我国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9年23期,第59-60页

上一篇:浅议社区服务的实习体会 下一篇:孟子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