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选“畅销书”还是“长销书”

时间:2022-07-29 09:43:19

摘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销”得好的书我们把它称作畅销书,畅销书符合当下人们的阅读口味,但畅销书并不一定是好书,若它的实际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引发思想的共鸣,能满足实用需求就可转化为长销书。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阅读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阅读心理和阅读特点,探视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途径,使其不断从书本中领悟科学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畅销书;长销书;大学生;阅读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89-02

一、“畅销书”与“长销书”的概念界定

“畅销书”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所谓畅销书,一是要“畅”,二是要“销”,能够在市场上大量销售的图书。我国从1995年开始,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在《中国图书商报》上每月公布一次畅销书的调查情况,自此拉开了我国畅销书时代的序幕。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人们当下的阅读口味,畅销书不一定就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经典名著。如那些人类历史文化流脉的经典、智慧的结晶,灌溉着一代又一代人,它们能长久地摆在书店里销售,虽然在短时间内销量不一定多,但却可以经过不断再版或重印而长时间地销售,以致于在家庭中成为世代传承的看家书。当然,畅销书可以转化为长销书,畅销书的生命力从几年、十几年到几十年,若得到一两代人的认可,有幸进入经典的行列,其生命力就可能是百年或千年了。

二、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看其阅读动机

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有一定规律,行为受心理支配,由此产生了心理学。读者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语言、气质、性格、技能、能力等心理现象反应到行为上的科学。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理发展快,好奇心强,对流行文化敏感,极易接受新事物,为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时期。在选择读什么书的问题上会因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意志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阅读动机是由一定阅读目标引起的心理动因和倾向,直接推动和维持一个人阅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阅读动机,归纳其阅读习惯,研究阅读现象并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对身心有益的书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求知――应试需求心理。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在阅读图书时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扩展知识面。并且迫于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压力,课余为强化课堂所学、提高知识水平、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以及应付考试为第一需要,阅读教材、教辅及专业书籍,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普遍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他们要了解更多的职业信息,阅读可以使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在求知的动机下,他们重视各种读物的知识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也喜爱内容深刻、观点新颖的读物,还会考虑读物是否能为将要参加的等级考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2.理论――实践转化成就心理。成就心理是人们期望做得更好和渴望卓越的潜意识,如赢得荣誉、获取财富、得到认可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渴望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到实践环节中,渴望通过阅读了解各类信息,转换为个人能力,并寻求在社会中的就业点和立足点。通过不断从书籍中汲取养分来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模仿效应、从众心理。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层次、心理需求、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性,使该群体更容易形成价值观念上的相互认同,从而容易形成模仿效应、从众心理。大学生中威望越高者影响力就越大,给予他人的影响也越深刻。从积极一面看,大学生所读书籍能够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潮流;从消极的一面看,会引起“盲从”。

4.放松身心、娱乐消遣心理。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时代相比大为宽松。利用闲暇时光阅读书籍可以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或兴趣爱好以及放松身心,同时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放松身心、娱乐消遣的心理具有两重性。积极方面,为丰富业余生活而阅读文学艺术类书藉,可使大学生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消极方面,对那些意志薄弱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会沉湎于武打、言情类小说难以自拔。

三、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上扬,在18~29周岁的年轻群体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其中四大名著最受欢迎,最受欢迎作者前三名依然是金庸、鲁迅、琼瑶。郭敬明以第七名入围,是唯一的“80后”。这次,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毫无悬念地包揽了前四名。从调查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当下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知识并转化为实际能力,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本条件。但调查也发现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娱乐消遣。阅读内容呈现时效性、多元化、浅显化的特征,读图类书籍、另类作品等也颇受大学生青睐。究其原因,正是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所致。“快餐文化”不注重深厚积累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选择图书

现代社会电子传播手段的发达和普及使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方式不断扩充,但非学术类阅读所占比例在升高。很多时候,大学生阅读首选畅销书,追求的是消遣或娱乐,是一种浅阅读,阅读的过程往往与“兴趣”、“悦读”相关。如2011年上半年最畅销的小说是郭敬明的虚构类小说《爵迹》,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无法感知的刺激。像《向左走,向右走》、《布瓜世界》等用插图配简洁纯美文字的书籍也很受欢迎。选择长销书的大学生是一种深阅读,追求的是一种“提高”或“充电”,虽然阅读的过程并不一定有太多的愉悦成分,但他们的心境会因不断领悟科学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而变得越来越澄明。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到底该如何有效利用大学时间读书,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为提高专业素质修养读教材、读专业书籍、读扩展视野和兴趣的书,广泛汲取书中养分,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坚持精读,适当时做读书笔记、做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读书、读好书,是现代教师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一篇:图书馆:职业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谈 下一篇:反思: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