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29 07:48:50

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树立新型教育观,把新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多样性;自主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所谓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实际上就是自主性学习。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融进具体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能实现教学理念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一、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同时又是课堂气氛的调动者。一个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能调节好学习活动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就必须建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而不能为了保持老师的尊严,时时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上课一味追求课堂纪律,而压制学生发言的权利。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对教师近而亲之,打消心理顾虑,使他们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让他们在老师面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注重因材施教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动机和兴趣的差异、知识的差异、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主体智力的差异、主体知识积累的差异、智力特征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心境的差异等。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个,应注重个人的体会伸展,而不应该是整体划一。新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这点,它的难点不仅在于深挖课文,让学生理解,更重要是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不同点,然后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用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应该片面要求标准答案而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引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勤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单一的、呆板的读书方法,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言实践,展示自我:1.以述代读。指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当堂熟悉课文,把语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以唱代读。把指导阅读理解和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加深理解课文,提高朗读能力;3.以画代读。把读与美术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作画;4.以演代读。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这样学生通过“述、唱、画、演”灵活多样的阅读实践,在自己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展现了其特长。因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向上的学习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不能让学生吸收,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首先就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要鼓励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要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对回答问题正确的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则要加以引导,同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在不自觉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开发和提供课程资源

开发和提供课程资源是拓宽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扩大教学的知识面,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里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文化品位高、审美情趣较丰富的阅读资料给学生,同时要把涉及到的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广泛搜集和整理教学信息,为学生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这样做虽然使老师的备课工作加重了,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在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再满足于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因为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最终剩下的应该是能力而不是那些识记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学生身上蕴藏着诸多学习和发展潜能,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不仅研究教学方法,而且更要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能,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与老师的引导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接受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大脑,引导其努力方向并进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自然而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张焕荣.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J].

[2]许凛.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J].

[3]尹朝贵.浅谈语文学习自主习惯的培养[J].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探析 下一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