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遇到的那些人

时间:2022-07-29 04:51:33

2004年,我到英国留学,在那里一待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算短暂,这期间,我渐渐长大,学会了自立,也渐渐熟悉了这个陌生的国度。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英国,但是在那里遇到的一些人却仍深藏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是他们让我对英国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孤独的英国老人

在中国,我们经常会看到对“空巢老人”的报道,这些老人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过着孤独的生活。其实,英国也存在这种现象。我就曾遇见过两位孤独的英国老人。

X太太是位波兰人,在英国已生活了六十多年,说她是英国本土人也不为过。我是在自己打工的那家超市见到她的。那是一家在英国很有名的大型超市,每个星期五晚上超市都会有一些快过期的食物打折出售,而X太太每周五晚一定会出现在超市里。我打工的时间刚好是周五晚上和周六白天,所以我们就这么认识了。

和对待所有的顾客一样,每次她买完东西,我都会帮她打好包,然后放到她的小推车里。X太太很有礼貌,总会不停地说“谢谢”。她个子很矮,背有点驼,可是说话的声音可不小,给人爽朗的感觉。我下班到车站等车时,常常能看见她也在等车。她年纪很大了,不能开车,所以每次都是坐公交车来超市购物。她很爱说话,每次一聊天,她都会从她年轻的时候和她的家乡聊起,说得津津有味。好多年里,每个周五晚上我坐车回家的这段时间就成了我和X太太固定的谈话时间。她说最初是因为爱情来英国的,她老公是英国人,她是嫁到英国来的。那个时候的她漂亮、开朗、性感,爱跳舞,是酒吧里面的常客,非常受欢迎。除了与我聊天,她有时也会拉着别人说上很久,一直说到下车。大家都善意地陪她说话,包括公交车司机。从她的谈话中,我能感觉出X太太的孤独和寂寞,她那么想找人说话,随便一个陌生人都能成为她倾诉的对象。她很怀念年轻时候的生活,那时候的她有人爱,有人陪伴。每次看着她下车后孤独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都很难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下次遇见她时,多陪她聊上几句。

另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孤独老人是一位迷路的英国老先生。遇见他那天,我和前男友带着家里的小狗去宠物医院做定期检查。我们刚一出门,就被一个英国老先生拦下问路。一番交谈后,我们发现他要找的地方的位置和现在他所行进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而且,他也记不清自己要去的地方的详细地址了。那天天气很冷,而且他年纪也很大,所以我们从安全考虑,便问他需不需要我们送他回家。商量过后,他同意我们送他回去。在车上,我们了解到,原来这位老先生打算去儿子家看望儿子。他们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联系了,他打儿子的电话也没有人接。他太想儿子了,所以就打算去儿子家看看,但又记不清儿子家的具体地址了,最后还是走错了路……听着老人的叙述,看着他落寞的神情,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也暗暗下决心,以后要经常给爸妈打电话,多和他们聊聊天。

善良体贴的英国人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是人尽皆知的。在英国的这些年里,我无数次地体会到了他们的体贴和善解人意。

我刚到英国不久遇到一位英国妈妈,虽然我和她仅有一面之缘,但她的友好和善意使我至今难以忘怀。那天,我和朋友出去逛街,在路上遇到这位妈妈和她漂亮的宝宝。宝宝很友好,主动和我们说话,依依呀呀地说个不停。但当时我们刚到英国,英语听说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宝宝说了半天,我们基本上没听明白她说什么,搞得我们特别不好意思。宝宝的妈妈看出了我们的尴尬,她轻轻地对宝宝说:“宝贝,慢一点,再说一遍,说清楚一点。”宝宝很听话,慢慢地又说了一遍,这次我们终于听明白了,能和宝宝接上话了。后来,宝宝的妈妈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很抱歉,小孩子说话太快,又不清楚,你们别介意。”我们本来心里还在自责,觉得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真是够差的,连一个小孩子的话都听不懂,但听她这么一说,突然觉得放松了很多。这是我在英国第一次体会到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体贴和尊重,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这位英国妈妈,让我对英国人的善良体贴体会较深的还有英国警察。提到英国警察,很多人会觉得和他们有种距离感,总觉得他们高高在上,毕竟人家叫“英国皇家警察”嘛。但2008年的一次车祸改变了我对英国警察的看法。那次我和朋友一起开车出门,结果不幸出了车祸。万幸的是,我和朋友都没有受伤,只是我们的车损毁严重。那是11月,天气特别冷,还下着小雨。车祸后我们赶紧报了警。过了大约十分钟,警察赶到了,在等待处理结果的过程中,我和朋友一直站在车外。由于天气太冷,而我穿得又很少,所以冻得直打哆嗦。其中一个警察发现我一直在发抖,便亲切地问我要不要到警车里坐一下,还安慰说其实没事,不是我们的责任,调查处理完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当时,我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虽然遇到了车祸,天气又很冷,但英国警察的和蔼可亲让我们的心里暖融融的。

在中国餐馆打工的留学生

在留学生活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当地的英国人,当然还有和我一样“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同胞——我身边的中国留学生们。

同学S是我的一位好友,她是一个独立且能吃苦耐劳的人。她到英国不久,就开始在中国餐馆打工了。中国餐馆的工作之所以成为她的首选,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超过规定时限打工,而且工作机会比较多。在餐馆打工谈不上积累工作经验,因为这里没有让你学习的机会。不过,留学生在这里可以赚取足够的生活费。那时S在中国外卖店里的主要工作是帮客人点餐。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她还需要帮店里订货,和送餐司机沟通,店里有关翻译的工作甚至包括带老板娘看病也需要她来做,因为大部分中国餐馆或中国外卖店的老板都不懂英文。虽然在店里要做的事情很多,但S任劳任怨,我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外卖店营业时间是晚上5点到12点,周末可能要到12点半,不占用上课时间。为了赚取足够的生活费,S几乎每晚都打工。虽然工作很累,但是她的工资还是很可观的,一个月可以赚到八百英镑左右。这样一来,S不用再伸手向家里要生活费,不仅自己解决了吃住用等问题,也为父母分担了生活压力。像S一样的留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一边忙学业,一边忙打工,虽然辛苦劳碌,但生活很充实。对于他们来说,打工的意义不仅在于赚钱,更是对自己自立能力的一种锻炼。

回到国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英国留学时遇到的人已渐渐成为我记忆中的一部分。虽然有些人的面孔已经模糊,但是他们给我带来的心灵触动并未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改变。

上一篇:不完美生活的美好 下一篇:翻译擂台(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