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并发子宫穿孔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时间:2022-07-29 04:05:53

人工流产并发子宫穿孔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86-0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流并发子宫穿孔时,可造成内出血、脏器损伤、感染等严重后果。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讨论应吸取的教训和处理原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病房收治人流并发子宫穿孔40例,其中外院转来30例,本院发生10例。

1.2 年龄分布: 22―26岁12例,26-35岁20例,≥35岁8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22岁。

1.3 子宫病因分析(见附表): 有的病例有两种以上病因。

从表中可见,哺乳期子宫占首位。哺乳期子宫穿孔的15例中,空吸穿孔10例。院外哺乳期子宫穿孔9例中,空吸穿孔8例。

畸形子宫7例中,双角子宫4例,双子宫2例,纵隔子宫1例。其中术前未明确诊断者5例。

1.4 使用器械与子宫穿孔的关系: 吸头所致者20例(50%),探针14例(35%),卵圆钳3例(7.5%),刮匙2例(5%),扩张器1例(2.0%)。人流所致子宫穿孔以吸头多见,其次为探针。

1.5 子宫穿孔部位: 穿孔部位经剖腹探查证实14例,经阴道探查证实8例,共22例(另18例因记录不详,未统计在内)。其中峡部13例,宫角部10例,宫体部6例,宫底部5例。有的病例有两处穿孔。穿孔部位以峡部多见,其次为宫角部。

1.6 诊断依据

1.6.1 探查宫腔深度与孕周或妇科检查不符者17例,其中同时有剧烈腹痛14例,阴道出血多和内出血各1例。

1.6.2 吸出或钳夹出盆,腹腔内容物共14例,其中大网膜8例、脂肪组织5例、肠管1例。1例合并阔韧带血肿。

1.7 处理

1.7.1 剖腹手术:共17例: 指征:(1)吸出或夹出大网膜、脂肪组织和肠管共14例,有6例要求同时作绝育术。(2)阴道出血达800ml 1例。(3)内出血达2400ml 1例。(4)以绝育术为指征1例。

1.7.2 手术方式: 经腹行子宫穿孔修补术15例。其中9例因吸刮不全或漏吸,在子宫穿孔修补前行吸刮术;于子宫穿孔口行吸刮术5例,1例同时行取环术;因穿孔小,从体部剖宫吸刮2例;在剖腹直视下经阴道吸刮2例。

有2例合并肠管浆肌层损伤,3例合并大网膜损伤,于穿孔修补后分别行肠管浆肌层修补术及大网膜部分切除术;1例腹腔内见异位节育环而予以取出。7例要求绝育,修补子宫后行两侧输卵管结扎术。

行子宫次全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2例。此2例中,1例系合并肠管多处损伤,为预防感染而行子宫次全切除,同时行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及乙状结肠修补术;另1例合并阔韧带血肿而行子宫次全切除,同时行阔韧带血肿挖出术。

1.8 保守治疗:共21例

1.8.1 指征: 子宫穿孔较小(如探针、扩张器穿孔者)、无脏器损伤、无内出血、无大量阴道出血,血压、脉搏正常而稳定者。

21例中,除空吸3例和吸刮已完成1例外,尚有17例吸宫不全或漏吸。除2例单纯探针穿孔,要求继续妊娠外(后来失访),其余19例均请有经验医师避开穿孔处经阴道吸刮或钳刮成功。

1.8.2 经阴道吸刮时间: 7例(本院发生)于穿孔当天完成;17例(外院转来)穿孔经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3天后,再行吸刮术或钳刮术。

保守治疗者,吸刮或钳刮术前、术后均应用广谱抗生素,术后加用催产素,并严格观察血压、脉搏和体温。

住院最短时间3天,最长时间14天,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人流术是常用手术,虽不复杂,但凭感觉操作,稍有不慎即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子宫穿孔最为严重。本组中有1例因子宫穿孔导致多处肠管损伤,及时行剖腹探查,切除部分回肠+子宫次全切除术。另1例子宫穿孔,造成阔韧带血肿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阔韧带血肿挖出术。上述病例如诊断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从本组资料分析看,人流所致子宫穿孔多因手术者思想不够重视,未严格执行操作规则所致,应吸取以下几点教训。

2.1 提高哺乳期妊娠的诊断水平: 本组哺乳期子宫穿孔16例,占子宫因素的首位,其中10例系空吸所致,即将哺乳期停经误诊为早孕。因此,对此类患者除根据停经史、症状、体症及哺乳妊娠试验外,必要时应进一步采用B超检查或血hCG酶标及放免测定,以明确诊断。哺乳期子宫肌壁菲薄、柔软,如盲目过度吸刮,极易造成损伤与穿孔,进而损伤其他脏器[1-2]。

2.2 术前应查清子宫大小及有无畸形: 当人流时发现宫腔大小、深度与孕周及术前妇科检查不相符,又仅能吸出少量蜕膜组织时,应考虑子宫畸形之可能,有必要再次作妇科检查,以明确子宫大小与位置是否与刮宫操作的方向一致,以及时发现畸形子宫,避免穿孔。刘鸿斌[1]提出,此类患者应作B超检查,确诊后再细心操作,可减少子宫穿孔的发生。

2.3 人流操作时避免用力过猛: 当器械进入宫腔时遇到阻力,可能是器械屈度不适应子宫的高度,应复查明确之;吸刮子宫双角部时,应注意此处肌层菲薄,不可用力过猛;当大块组织已吸出,子宫缩小时,应及时降低负压至13.5―27.5KPa,以避免穿孔。本组中,穿孔部位以峡部占首位,宫角部第二位;畸形子宫和瘢痕子宫穿孔以峡部多见,吸头穿孔以宫角部多见。

2.4 提高对子宫穿孔高危因素的认识:

从本资料分析看,高危因素中有哺乳期子宫、屈位子宫、畸形子宫、瘢痕子宫和口服避孕药子宫。当有高危因素存在时,术者操作更应谨慎细心[3]。

2.5 子宫穿孔的处理原则:

确诊后应立即停止手术,详细检查,以了解穿孔大小、位置,有无擦伤邻近脏器及活动性出血等。如刮出或钳夹出盆,腹腔组织,应立即剖腹探查,与高琴[4]提出的剖腹指征一致。要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提高避孕节育效果,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特别是大月份人工流产术;要提高对早孕的确诊率,避免空吸直接损伤子宫壁。要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准入制度,未取得计划生育执业许可的单位,不得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未获得执业医师证者,不允许做计划生育手术;实施计划生育手术要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技术常规》,手术中做到稳、准、轻、细,一丝不苟做好每一例手术。

参考文献

[1]徐增祥,杨辛,盛韵姑主编.妇产科急诊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刘鸿斌.生殖道畸形和计划生育手术.上海医学,1998.

[4]高琴.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的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治... 下一篇:新任护士长如何尽快适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