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膳补 各有侧重

时间:2022-07-29 03:53:53

秋季三个月中,气候逐渐由炎热变凉爽、寒冷,潜移默化,人体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三月中,气候变化很大,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饮食也要顺应大自然和节气的变化,即“三秋”饮食,各有侧重。

初秋――适当“凉”

初秋,暑热气温不减盛夏,“秋老虎”肆虐时尤为闷热难熬,有时仍汗流浃背……此时,可适当摄入较凉性的蔬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茄子 茄子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钙质,具有止痛活血、清热消肿、利尿及防止血管破裂、降血压等功效,是老年人、心血管病的最好蔬菜。作为辅助治疗,有血管硬化病变及咯血等出血性疾病的人应多吃茄子。但茄子性寒凉,脾虚、消化不好者不宜多食。

番茄 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香蕉、葡萄等高2~4倍。生吃时维生素不易损失。番茄中的果酸有助消化。此外,番茄还具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等功效。

丝瓜 中医认为,丝瓜可去风湿、通经络、凉血、解毒、清热化痰等。丝瓜可以在鸡汤和肉汤中煮食,还可以与草菇鱼头一起煮汤,煮时下几片姜和少许酒,既生津解渴,又可解暑消烦。

冬瓜 冬瓜所含的植物纤维和B族维生素具有利水化痰、清热解渴、利水消肿的功效。经常吃有助于减肥,是爱美女士的首选蔬菜。此外,冬瓜汤还可以治疗中暑、发烧。由于冬瓜性寒凉,体质虚弱、久病卧床者不宜多吃。

黄瓜 黄瓜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钙质,有清热、利水、除湿、滑肠、镇痛、美容等功效。用瓜、汁敷面,有清洁皮肤、滋润皮肤的功效。但黄瓜性寒,脾虚胃寒、肠胃消化不良者不可多吃。

值得注意的是,初秋时我国有的地方早晚已经比较凉爽,饮食在遵循“驱暑气、除湿热”的同时,还应适当多地摄入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品,以补偿因“苦夏”导致的营养缺乏,如鸡鸭鱼虾、蛋奶、海产品和豆制品等。

仲秋――药粥平补

仲秋时气候开始凉爽,但雨水减少,气候干燥,人们常出现咽喉干燥、唇干而裂、鼻燥出血和大便干涩等症状,这就是医学上称为的“秋燥症”。此时应多食一些清火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

有条件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秋补,方法是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利于消化吸收。秋补的原则是平补,即应选用“补而不峻,不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红枣、山药等消食理气的食品,帮助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为“冬藏”作准备。其中以药粥调理最为经济实惠,且简便易行。主要有:山药大米粥、芝麻杏仁粥等。

暮秋――增加热量

暮秋时气温更为下降,时有弱寒潮侵袭南下,此时饮食应在增加营养和热量的同时,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忌食生冷,尤其是年老、体弱和胃肠虚弱者。

进入暮秋,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品易为机体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素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来说,暮秋进补更具祛病、强身和延年之功效。此时可根据各人的阴阳、气血虚实等症候,辩证用药,适当进补一些甘肥滋厚的高级补品,为“冬补”奏响前奏曲。许多体弱的中老年人在漫长的冬春季节,深受多种呼吸道病、心脑血管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和中风等)的折磨,此时可选用补肺益气的食物,适量进补,对预防发作有明显作用。

总之,顺应“三秋”自然、节气的变化,选用若干“时效性”的食物来调理、滋养机体,是有利养生和健康的!

(作者系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上一篇:催熟剂:催熟果蔬,不“催熟”孩子 下一篇:高血压高危者饮食的“6少3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