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中国武术应如何走进奥运会

时间:2022-07-29 02:37:11

再议中国武术应如何走进奥运会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瑰宝,又是老少咸宜、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极佳项目。太极拳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历代经典理论著作与功夫、功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长期锻炼,能缓解精神压力,并能练出能量无比的内劲。走架更是妙不可言,能将修炼者带入飘逸轻松的仙境。太极拳基于精气神充塞通身,调和阴阳,使人体内阴阳转换,是内家功拳的典范,应当代表内家拳乃至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走进奥运会。

纵观现代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其内质与经典拳论差异很大,并有向外家及体育发展的趋势。现在大多所谓的太极拳,除拳架外能看出内家功吗?再者,内外家是怎样区分?回顾历史,太极拳前辈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李亦、杨班侯等等名家,他们的拳艺是怎样练成的?他们与人比武时也像现代散打比寒一样,91分胜90分,也是打的鼻青脸肿?不过,文人武禹襄、李亦能得到崇拜,功力可想而知。这些前辈都有与人比武,被人偷袭的记载,结果是偷袭人反被打败,而他们却不受伤。现代武术竞技时,不被打并能将对方打倒就不多见,别说能否经受偷袭了。这些问题足以说明现代武术不如以前。现在,爱好者研究武术者不少,问题是能研究前辈流传下来的经典拳论者甚少。所以大多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太极拳功理功法,也不能严格遵循太极拳原理与法则修炼。历代误练太极拳者多有人在,李亦在小序中提到,就是某派也代不数人。王宗岳时代也不例外,著名《太极拳论》提醒,“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在西方体育运动方式对传统武术强烈冲击下,练法错误自然在所难免。奇怪的是,数以万计的太极拳爱好者,竟鲜对自己怀疑。刊物经常公开某派历代宗师秘传,细看也没有什么精要之处。历代武术家达到极精境界的经典著作,发表者解说所言非义。发表整理某式拳架,介绍拳架外形,很难见到对功理功法详细讲解与练功体会,好像回避有关太极拳经典拳论。至今见老手新手走架,在柔软方面是那样欠佳,对经典拳论抱有怀疑态度。太极拳论曰,“用意不用力,越柔软,然后才能越坚刚”,说得何等明确。用这句拳论对照走架是否按理论要求锻炼,自己练功时离拳论有多远,是否与拳论不符。赵堡太极拳有“如三尺罗裳挂在无影树上”,由此可见太极拳在走架时的柔软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太极拳分有各门各派,按内家拳论,万法归宗,拳理惟一。王宗岳《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就说明了拳理一贯,拳法万般。要练好内家功,首先要著熟(即经典拳论著作的熟悉),必须心悟,不能口传。心知方能身知,身知又胜于心知。徒心知尚不能适用,待到身知,方能懂劲。懂劲洵不易也。这些练功前后顺序,即是内家锻炼过程。

要练好内家功,首要熟悉历代有成就的太极拳家达到极精境界时的心得结晶,这样,练功者才有正确方向,并能严格按著作理论的要求,不能有丝毫人为的错误来代替经典理论,才能有内家拳的成就。由此可见,理论的熟悉是何等重要。太极拳理论、拳架、推手,应该是统一的,但现在难能见到有统一的。推手本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与“舍己从人”,现在推手多犯顶、扁、丢、抗之病。观看推手比赛,多是“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像目前,因为理论、走架、推手不能统一,才会出理论与走架的脱节,走架与推手分离,最后出现人为好胜心理,就将自然本能“力”用在求胜的应用中,这就背离理论,脱离太极拳宗旨,发展成现代体育运动的“太极拳”。像这样的“太极拳”,如被带进奥运会,怎能体现中华内家功夫的博大精深?怎能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只有熟悉了太极拳理论,并按拳论要求锻炼出真正的太极拳,才能走进奥运,才能体现中华民族太极拳内家功夫与西方体育走的是相反的道路,其竞技水准与健身强体优于西方体育,让西方世界认识并热爱神秘的中华民族的深奥哲学思想。

上一篇:柔身八卦掌 下一篇:有关太极拳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