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时间:2022-07-29 02:34:02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摘 要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之一,河北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突出、战略性资源丰富。伴随着河北沿海经济发展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打破河北沿海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沿海三个城市(唐山、秦皇岛、沧州)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在16个评价指标中提取了4个主要因子,并通过对比山东沿海城市青岛、威海的创新能力,分析了影响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原因。

关键词 河北沿海地区 区域创新能力 问题及对策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一种动态又综合的竞争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能力涉及区域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区域对知识、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创新制度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创新网络的扩散和传播能力以及创新绩效的全民共享能力等。[1]区域创新把社会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的活动,按照一定目标和一定规律组合成为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有序系统,通过对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创造、储备和转让,以及应用新知识、新技术产生的溢出效用,提高了区域范围内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现状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本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河北省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强省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河北沿海地区位于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核心位置,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其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从河北沿海经济带发展现实条件来看,既有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人才廉价、产业基础较雄厚、腹地广阔、政策机遇、国内外商机等优势;也有资源环境约束、高层次人才缺乏、经济发展滞后、软环境发展滞后、区域协调不强等劣势。[2]优劣势并存的情况下,关键在于通过区域创新促使环境、资源、人才、技术等有机耦合,增强区域竞争力优势,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河北近邻的山东,其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名领先,其经济总量大,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较高,工业拉动经济的作用强。通过对比,我们需要在看清河北沿海城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同时,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内在原因。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一)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依据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动态性、有效性的原则,并通过计算,删除了变异系数)

相对较小的指标,最终把区域创新能力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3]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利用SPSS17.0,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从16个变量中提取出的公因子有4个,他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320%,如下表2所示,说明这4个因子能够包含16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显著反映区域创新能力。

为加强公共因子的分析和解释能力,运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4个主因子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

第一个主因子在X1、X6、X5、X2具有很大载荷,将其命名为政策与规模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在X3、X4、X10、X12、X16具有很大载荷,将其命名为结构因子;第三个主因子在X8、X9、X7、X11、X13具有很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动力因子;第四个主因子在X15、X14具有很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基础因子。

为考察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因子得分。为了结果误差小,采用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三)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上表各城市的F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山东沿海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远高于河北,青岛得分是唐山的3倍,秦皇岛的5倍,而沧州得分为负数,说明其创新能力极其落后。细分来看,青岛的F1发展规模因子是唐山的2倍,而沧州和秦皇岛的F1因子得分均为负数,与青岛、威海、唐山差距悬殊;秦皇岛的F2结构因子得分略高于威海,但仍低于青岛,唐山与沧州的结构因子得分与其相差较大;关于F3成长力因子得分,青岛是唐山的2倍多,威海、唐山、秦皇岛的水平相当,而沧州较落后;F4基础因子方面,青岛、威海高于河北三城市,其中青岛得分是唐山的4倍,秦皇岛、沧州得分均为负值。

根据前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将影响河北沿海城市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的因素总结如下: (1)发展规模方面,企业发展模式倾向于“小而全”,投资分散,低水平扩张,缺乏规模效应。(2)经济结构方面,河北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3)经济发展动力方面,缺乏维持经济持久发展的推动力。(4)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方面,如缺乏科技咨询服务项目的引导,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产学研的密切合作等这些社会环境都制约着河北创新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Cooke P,Schienstock,G.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s[J]. 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0(3):265-280.

[2] 李文荣.推进“五联动”,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J].港口经济,2012(11):35-37.

[3] 李国卿.河北沿海经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一篇:中小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应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新形... 下一篇:浅析百度文库能否适用“避风港规则”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