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9 02:19:07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强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对促进和保障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章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概述,阐述了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基于目前存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作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6.16.123

固定资产是单位开展各项事业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物质保证。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无效,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有效内部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占用的、用于公共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自身竞争力的物质来源和信心保障。需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保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

第一,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是确保公共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经济保证。明确事业单位的自身产权,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对自身资产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无谓的浪费和损失,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效率,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对自身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这是现代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第二,事业单位内部加强资产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事业单位如果想在市场中站稳脚步,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定期(视财产性质不同,时间间隔不同,通常为一年)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带动事业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整合处理。为固定资产各关键控制环节指定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资本利用的最大化。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的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快,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无法适应变化带来的冲击,以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在对自身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降低了对自身资产的利用效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不完善,导致资产浪费严重

事业单位在办理采购事项时没有采购计划或采购计划不合理,是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或未能有效执行。由于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员工数目逐渐增多,对于固定资产的利用更加频繁,极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对资产的严重浪费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多个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应该特别加以重视。

2.2 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负责人风险意识差

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上单位负责人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无法深入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加上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许多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不明确,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与单位负责人无法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从而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目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节,无法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忽视很多本来应该属于固定资产的资源和产品,造成资产的无谓流失。

2.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与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为了逃避日后的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统计,在利用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活动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控制意识,盲目跟随市场潮流,使得固定资产保管环节上漏洞百出,忽视了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失误,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造成巨大的资产损失,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隐患,使固定资产无法正常使用。加上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作用的无法有效发挥。

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强化策略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多个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为了防范因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创新改革。面对固定资产控制管理中的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不完善等不足和漏洞,针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从问题的根源着手,笔者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3.1 完善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督促各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政府采购完成时自动调增采购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加强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购入的监管。深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予以处罚。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进行教育和指导,严肃财经纪律,使其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认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

3.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意识

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强化风险意识,改善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统计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固定资产清查,进行责任的分配和落实。各事业单位也应以此为契机,对管理失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

3.3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部门制订管理计划之后,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强化风险意识并深入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认真进行核实和调查,有效实施负责。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检查并确认其真实性。发挥全员管理、全员监督的作用,降低固定资产损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清理出的各项账外资产和盘亏资产及时进行处理。注意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切实保证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详细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青.关于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5(4):181.

[2]吴巍.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2):21-22.

[3]岳英哲.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市场,2014(25).

[4]张晓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中国市场,2015(30).

上一篇:我们到底用了多少抗生素? 下一篇: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