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快乐叫拖延

时间:2022-07-28 11:16:51

在微博网站上聚居的媒体人中流传过这样一则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乱转悠,自己刷屏,还逮啥转啥,哪儿有事儿哪儿到,嘴欠得要命,那就说明此人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要到了。”

你是否总是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正事上,是否思路总是被各种小事打断?是否不到最后一天就不能煞下心来完成任务?或者即使已经到了最后一分钟还是扰?如果你回答“是”,那么可以肯定,你有拖延症!

今天,我们来谈谈拖延症。

“拖延”一词最初亮相于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中。“拖延”的拉丁原文是“procrastinatus”,取意“将事情推至明天”。一个有趣的巧合是,几乎在相近的年代,学者钱鹤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991年,在一篇题为《拖延与顺从》的论文中,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自爆拖延经历――他需要将一箱衣物从居住的印度寄往美国,因为预计需要用一个工作日处理,于是决定晚点儿寄,结果日复一日,足足拖了8个多月。“8个多月里,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将箱子寄出。”但他一直没付诸行动。这篇后,拖延研究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领域,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纷纷加入研究阵营。

为何会拖延

一个最令人心有戚戚的解释是“失败恐惧论”。格罗尼根大学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焦虑反应,“失败恐惧”是预测拖延的重要因素。拖延者往往害怕犯错,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标准或者不能满足他人的期望,推迟或逃避执行有失败危险的任务,以便为自己留下辩白的余地:不是我不够棒,只不过我拖延了,时间不够多。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时间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只有在过去、现在和未来3种时间坐标参照中保持平衡的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如果只局限于其中一个坐标,那么生命观就会发生偏差、受到局限。时间感知失衡的一个典型例子便是“轻视未来”。当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目标的时间设定在遥远的未来,那么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看上去没有实际上那么重要,以至于许多长期、重要的任务遭遇拖延。

拖延的快乐

但拖延并非全无益处,有些情境下的拖延还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比如,你推迟了一件乏味的任务,最终这件任务被别人完成了。此外,如果在购买过程中拖延,可能会因为商品过季打折而省钱;如果争吵被拖延,你的心情可能会在拖延的过程中平静下来,避免了争吵,也避免了对亲友的伤害;如果偶然的拖延没有令你受到惩罚,那么,也许在你身上会有奇迹发生。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心理系教授詹姆斯・马则认为,拖延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的特殊形式。他还发现,当需要在两个任务之间作选择时,出于及时行乐的本能,研究对象往往宁愿选择不太紧急的那一个――虽然那项任务更繁重,但他们似乎更愿意享受拖延带来的愉悦感。

美国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总结了他与成千上万拖延者合作的经验,发现他们的拖延有着共同的原因:拖延可以带来暂时的释放压力的。

“拖延”本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但在拖延过程中,大多数拖延者都会感受到异样,心中有个声音喋喋不休:“你知道你不该这样做。”出于个人的压力、担心引起别人失望的自责以及个人效率的降低――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往往又加剧了拖延和情绪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一定程度内的拖延行为都属正常,但长期的拖延则很可能是心理或者生理失调的一个表现。

拖延的成本

拖延虽然不是病,但是拖延的习惯会令你付出很多健康成本。

每当接下一项新任务,大多数拖延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情绪怪圈”: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怎样――还有时间――我这个人有毛病……由此堕入新的自责,即便接下来再次发誓“我永远不会再拖延”。过山车般起起落落的心理状况难免对生理产生影响。

形形的拖延

从1978年到2002年,承认自己受拖延折磨的人的百分比是原来的4倍。

拖延具有选择性:有的人热衷煲电话粥,却不肯收拾书桌,而有的人宁愿将房间反复清洁,却不肯回复一封邮件。

为了拖延,拖延者会做出千奇百怪的事情:清理冰箱里的食物、睡觉、购物、看小说、写网络日记、去健身房、干瞪眼、下载音乐或电影、带着电脑去咖啡馆……不得不承认,拖延者在实行拖延时,往往富有“创造性”,或者,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句式:不拖延的人都是一样的,拖延的人各有各的风格。

如何减少拖延

如何减少拖延行为,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些建议:识别自己的拖延风格;制定可操作的目标(具体的、可观察的、可以分解成几个小步骤,第一步最好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选定一个目标,进行一周实验;取得进步时奖赏自己。

上一篇:“妙手回春”莫扎特 下一篇:拓扑空间童话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