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感恩叫铭记

时间:2022-07-17 12:48:48

有种感恩叫铭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又是一年春来到,漫山遍野的梨花,一夜之间奔放着蓬勃的生命力。一株株,一片片,夹杂着红的桃花,黄的菜花,白的麦苗,点缀着粉墙碧瓦,把绵竹沿山打扮得分外妖娆。在麓堂温泉,在棚花新村,在九龙广场,来自绵竹、德阳及成都周边的朋友,面对着这如画的美景,他们打心眼里高兴。如果不是沿山那一道道滑坡的伤痕,他们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里曾经是遭受汶川特大地震肆虐的地方。

谁能想到,自以为居住在洞天福地的绵竹人,会遭受千年一遇的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秒的八级地震蹂躏着绵竹大地。刹那间,山河变色,墙倒屋摧,数万生灵转眼竟黄泉陌路。当人们从恶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经营多年的家居然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连栖居的地方也没有了。地震不是战争,可是破坏力却远远超过一场战争,因为他让人们无处可躲,只能选择默默地承受。

坚强的绵竹人,从废墟中爬起来,掩埋了亲人的遗体,擦干眼泪,开始建设新家园。没办法,总得先给自己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吧!于是在绵竹城乡,人们开动脑筋,利用废墟中刨出的檩子、椽子,找来彩条布甚至广告布,搭起了各式各样的窝棚。窝棚大小不论,总得放下一两张床和简易的生活用品,解决吃住问题。

窝棚、帐篷甚至板房都只是权宜之计,绵竹人最终还是得住进永久性房屋里,这才是长远的。虽然有国家和红十字会的补助,有国家提供的农房贷款,可是要按照抗八级地震的标准重新建设家园,那还是得花不少金钱的。于是,绵竹人八方筹钱,集思广益,城乡各地都成了建设的大工地,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一两年间就将绵竹城乡的住房大大提升了档次,而且形成了一些震后参观热点。

金花镇玄郎村的费长清,地震后被政府集中规划在遵道镇棚花村。费长清两口子见过世面,脑筋活泛,他们看见集中居住点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就打算开农家乐。地震后,费长清用自己的积蓄和政府的贷款建起了近两百平米的两层小洋楼,四室两厅,楼上还有一个露台,屋外的几十平米修成了花园。参观的人都说,这可是别墅啊,放在二环路边上,那就是豪宅啊!这一生还能住上别墅,费长清心里那个爽啊!农家乐生意也好,一个月下来有五六千块的收入,费长清两口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地震居然让他们家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不出门就可以挣钱,而且比城里白领挣得还多,这都是重建带来的机遇!

去年回什地镇老家,父亲家门前正在硬化水泥路面。这是一条乡村机耕道,从我记事起就存在了,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乡亲们叫苦连天。托重建的福,虽然这条机耕道只有几百人使用,但是政府仍然利用援建资金把它硬化了,圆了一代人的梦想。修路师傅们就来自本乡本土,父亲上街买来菜蔬,无偿地主动给师傅们做午饭,烧开水泡茶。有些人不理解,说父亲傻。七十岁的父亲说道:“政府用票子给我们修路,我们就不能给师傅们做做饭,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呢!”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地震是灾难,但是地震也给绵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在江苏人民的倾情援建下,绵竹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她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这不是做梦的虚幻图景,而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她看得见,摸得着,就在我们每一个绵竹人的身边。

当我们走在绵竹的大街小巷,走在汉旺新城、孝德新镇、沿山旅游观光带,当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朋友们,我们永远不能忘了感恩。因为吃水不忘挖井人,而我们绵竹人是懂得感恩的,我们要把这种感恩之情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让一代代绵竹人记住汶川大地震的伤痛,也要记住让绵竹实现华丽转身的是我们的祖国,是江苏人民和一切爱心人士。

上一篇:咫尺天涯 第3期 下一篇:长辫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