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收养高残孤儿,“麻辣村妇”有颗大爱之心

时间:2022-07-28 09:10:00

因在婚姻大戏《金婚》中成功塑造了“庄嫂”这个角色,演员李菁菁开始被观众所熟识。近年来,随着在《老爸的爱情》、《新女婿时代》、《推拿》、《而立之年》等热播剧中的精彩表现,李菁菁的知名度更是直线上升。

大嗓门、大体格、大大咧咧的李菁菁以塑造泼辣、刁蛮的村妇形象最为擅长,但生活中的李菁菁一点儿都不泼辣刁蛮,重情重义的她不仅对家人、朋友照顾有加,还心存大爱,热心于慈善。去年,她收养一个高位截瘫的孤儿,剧中的“麻辣村妇”在现实生活中演绎着感人至深的慈母情怀。

“我要找妈妈”,高残弃儿的呼唤牵动她的心

近年来,李菁菁塑造的荧幕形象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是片酬也跟着水涨船高。经济条件好起来了,善良憨厚的李菁菁并未满足于享受生活,她总在想,自己怎样能为别人做点事儿。一天,她随意浏览微博时,北京“希望之家”的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希望之家”是一个帮助残疾孤儿手术治疗和康复的家园,那里的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之前,李菁菁也曾资助过一些有困难的孩子,但那些孩子都是健全的。她没想到,残疾孤儿这个群体,更需要帮助。

看完那些信息,李菁菁坐不住了,第二天,她就拉着老公前往“希望之家”。她的想法很简单,去看一看自己能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帮这些特殊的孩子。

走进“希望之家”,李菁菁在众多孩子中,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小男孩儿――因为他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他看上去五六岁的样子,坐在轮椅上,整个人像堆在那儿似的。李菁菁走了过去,微笑着跟他打招呼,可是小男孩把脸扭了过去,根本不理她。李菁菁便转过身,想抱旁边的另一个小孩儿,可是那个坐轮椅的小男孩不让,他转着大眼睛,带着些敌意带着些狡黠,给一旁的小朋友出主意:“你问问她家有电视吗?”

李菁菁觉得这个小男孩挺特别,很有个性。之后她从“希望之家”的老师那儿得知,小男孩名叫佳佳,六岁,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弃儿。佳佳残疾的身体和可怜的身世,让李菁菁觉得非常心疼。那天,她一直试图与佳佳亲近,但佳佳始终不理她。可是每当李菁菁去抱其他孩子时,他看上去又嫉妒得很。

后来,李菁菁又去过“希望之家”几次,佳佳和她渐渐熟悉起来。2012年,拍完电视剧《推拿》,李菁菁又去“希望之家”看望孩子们。那天正巧赶上是佳佳的生日,李菁菁问他:“佳佳,你有什么生日愿望?”他想了想,回答说:“我想自己亲手做个生日蛋糕。”李菁菁笑着说:“好,我带你去实现这个愿望。”那天,佳佳玩得开心极了。李菁菁发现,佳佳虽然身体残疾,但却是个认真而聪明的孩子,虽然第一次做蛋糕,但却做得有模有样,他还用果酱在蛋糕上画了一个图案,虽然画得不是特别好,但李菁菁一眼就看出,那是爸爸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玩耍的场景。她心里一颤,这个孩子对家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啊!

吃过午饭,李菁菁问佳佳:“下午你想做什么?”佳佳想了想,有些怯怯地说,想跟她回家。李菁菁有点儿犹豫,有点儿犯难,她不是不愿意带佳佳回家,而是在考虑,“回家”意味着什么?回到家后他还能不能走?因为她的家太温馨了,缺少家庭温暖的佳佳怎么会舍得走?

想到了“后果”,李菁菁有点儿拿不准主意了。她打电话问老公张金华怎么办,张金华说:“来吧。”

那天,佳佳在李菁菁家里玩得乐不思蜀,晚上干脆住在了李菁菁家里。尽管“希望之家”也很温暖,但和这个家不一样。那个家里有老师,有小朋友,可是没有爸爸和妈妈――正像李菁菁预料的一样,佳佳不舍得离开了。第二天,佳佳被送回“希望之家”,李菁菁忙碌了一天,晚上早早躺下休息,夜里十一点多,电话铃声将李菁菁从睡梦中叫醒,是希望之家的老师打来的,还未等老师细说,李菁菁已经听到电话那端佳佳撕心裂肺的、小狼一样的嚎叫:“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老师满怀歉意地说,佳佳已经哭喊了整整一晚,老师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给李菁菁打了电话。

听了老师的讲述,听到佳佳的哭喊声,李菁菁的眼泪掉落下来,她哽咽地对老公说:“佳佳找我,他觉得我是他妈妈。”老公拍拍她说:“那明天把他接回来吧。”李菁菁赶紧打电话给助理,让助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接佳佳。

第二天,当李菁菁醒来,走到客厅,看到佳佳已经坐在那儿了。佳佳开开心心地叫了一声“妈妈”,李菁菁觉得心里一下子踏实下来。

给他一个家,这个儿子是用心“生”的

李菁菁并非母爱泛滥无处释放,那时李菁菁和张金华的女儿果果已经四岁,正是黏人的时候,小丫头已经占据了夫妻俩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对于这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小男孩,李菁菁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收养”这个词,很自然地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试探着对丈夫说出了这个想法。

多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还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孩子。张金华比较理性,因为他看过很多做慈善的人,有些人是心血来潮冲动而为,有的是浮于表面,他知道李菁菁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他怕她感情用事,所以自己有责任给她把关。于是他对李菁菁说:“你一定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孩子来了,你能不能真正地接受他?”“我能,我做好心理准备了。”张金华点了点头:“嗯,那就行。”

没有过多的顾虑,甚至没有关于孩子来了会带来哪些麻烦的想象和探讨,夫妻俩三言两语间就已经做了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对话,已经不知不觉在围绕着佳佳到来后的生活细节如何安排了。也就是说,那天佳佳被接来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事后很多人问张金华,为什么会那么痛快地同意妻子一个看似不太理智的决定,他说:“我太了解她了,太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想做什么事一定是真心想做,那我就支持她呗!”

夫妻俩做了决定后,还要做女儿的工作。她能接受家里突然多了一个成员吗?能接受另一个孩子与她分享父母的爱吗?那天傍晚,李菁菁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她试探着问女儿:“果果,咱们家要来一个小哥哥,就是昨天来过的那个佳佳哥哥,他没有爸妈,而且腿不好,爸妈想给他当爸妈,我们也希望你给他当妹妹。你愿意吗?”果果认真地想了一会儿,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我愿意。”“那你愿意和我们一起照顾他吗?”“嗯,我愿意。”看到女儿这么懂事、有爱心,李菁菁欣慰极了。

果果不但没有排斥这个分享了父爱和母爱的小男孩,反而对哥哥非常照顾。每次佳佳去医院做康复治疗,果果总是抢着推轮椅,佳佳行动不便,她就帮着递这递那。每天一放学,果果就赶紧往家跑,急着回去找佳佳哥哥玩。

李菁菁和张金华对佳佳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他们把家里的一个滑板做了改装,佳佳盘腿坐在滑板上,用手撑地,就能在屋子里四处滑行。这种自由自在的方式让佳佳特别开心。不过因为滑板滑行速度很快,那些带“角”的家具就成了“隐患”。于是,屋子里也重新进行装修,全部变成了无障碍设计。首先是把地板撬了,因为佳佳大多数时间都得在地上活动,所以重新铺设了暖气管道,从壁暖改成了地暖,这样冬天的时候地板总是热乎乎的,佳佳会更舒服。接下来,有棱有角的家具和摆设被搬走,以免佳佳在“滑行”时磕了碰了。卧室里的床也被“通铺”取代,方便佳佳上下,晚上一家四口就在这儿集体入眠。

有一天晚上,睡觉前,佳佳忽闪着大眼睛,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妈妈,我是怎么生的?”李菁菁知道,虽然佳佳年龄还小,但他对自己的身世还是很敏感。她不想骗佳佳,因为六岁的孩子已经记事了,而且如今资讯这么发达,孩子将来从各个渠道都会知道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那怎么回答他呢?李菁菁想了想,说:“你是爸爸和妈妈用心生的。”

佳佳听了,很高兴。他的下一个问题紧接而来,“那你们是先生的我还是先生的妹妹?”没等李菁菁回答,佳佳自言自语地说:“我是哥哥,应该是先生的我。对,先生的我。”这个问题自己得出了答案,很快下一个问题又来了,“那为什么我之前一直在那儿(希望之家)呢?”“那时你不是表现不好吗,让你在那儿锻炼锻炼。”李菁菁笑着回答。这个善良而温暖的谎言,让佳佳终于心满意足地入睡。

一个家庭,收养一个孤儿,或许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但收养一个高位截瘫的孤儿,还真没听说过。当周围的朋友渐渐得知李菁菁收养了这样一个孩子,在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感叹他们的爱心。李菁菁却淡淡地说:“不是我收养了他,是他认养了我,认养了这个家庭。他觉得在这个家庭里有幸福感,所以愿意留下来。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我觉得我占了大便宜,都没怎么养,就来了一个六岁的大儿子。”

一辈子的责任,让残缺的身体拥有完整人生

李菁菁一家的幸福秘诀,正是源自于对彼此无私的奉献。李菁菁从不讳言当初是自己倒追的张金华,但结婚后张金华对她的好,让李菁菁觉得自己当初选人的眼光实在是厉害――张金华不仅人长得帅,还特别会照顾人。张金华原来在剧组做制片主任,结婚后,他把自己的梦想暂时收起,回归家庭,做起李菁菁背后的男人。因为女儿年幼,怕李菁菁长年在外拍戏思念孩子,张金华就带着女儿到剧组陪着。在剧组里,他是她的“私人助理”,也是她的“艺术指导”,对妻子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有段时间,李菁菁太胖了,弯腰穿鞋很吃力,张金华特别自然地蹲下去给妻子穿鞋系鞋带。当时那个剧组里恰巧都是张金华的熟人,李菁菁赶紧悄声提醒他,注意别人的眼光。张金华却毫不在意:朋友怎么了,哥儿们怎么了,我就是让他们看看我是怎样照顾老婆的,让他们好好学学。后来,张金华更是购置了一辆旅行车,车上载着洗衣机、微波炉,做饭的锅碗瓢盆,还有孩子的玩具,随李菁菁转战各个剧组。每次都是张金华提前开车走,到目的地后到宾馆里把东西布置好,李菁菁和孩子坐飞机过去。等李菁菁和孩子到了剧组驻地,打开宾馆房门,一个新“家”已经出现在眼前。

佳佳的到来,让这种生活格局发生了变化。因为李菁菁收养佳佳的时候,他已经六岁,到了上学的年纪,不能像妹妹一样跟着爸爸妈妈全国各地奔波。

开学前,李菁菁和丈夫先联系了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希望佳佳上学能近一些,接送方便。可是那所学校不愿接收佳佳,说这样重度残疾的孩子不适合跟正常孩子一起上学。于是他们动用所有的关系帮佳佳找学校,最后找到一家私立学校愿意接收佳佳。

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非常优越,当然学费也不菲。那里的学生一半是中国小孩一半是外国小孩,他们并不歧视佳佳,而且对佳佳特别照顾。李菁菁的一位阿姨担起了每天陪佳佳上学的任务。这个高位截瘫的孩子,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每天开开心心地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跟同学玩耍。

从决定收养佳佳那天起,李菁菁和丈夫就明确了一点:收养,是一辈子的事,他们要为佳佳的将来做长远的打算。所以,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他们都尽量让佳佳能接近于正常的孩子。

刚入学时,老师为了照顾佳佳,告诉李菁菁,可以每天让佳佳晚到校一个小时,但李菁菁未经考虑便直接谢绝了老师的好意,她说,“佳佳不能搞特殊,要让他把自己当正常人。”

对于一个高位截瘫的孩子,最让人头疼的是大小便问题。因为下半身没有知觉,佳佳无法控制大小便,刚来到李菁菁家时只能依赖“尿不湿”。后来,李菁菁想了一个办法,隔一两个小时,就把佳佳抱上马桶,然后帮他揉肚子,佳佳自己也学着揉,渐渐地,佳佳已经不需要“尿不湿”,可以做到按时排大小便了。

李菁菁甚至连佳佳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做好了设想――她想让佳佳学电脑,因为他的上身可以自由活动,而操作电脑只要用手就行了,张金华又在电脑方面特别在行,他可以指导佳佳。而作为制片主任的张金华,想法更加具体,他想让佳佳将来学习电视剧剪辑,有这样的一技之长,佳佳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今,李菁菁调整了工作状态,尽可能在家多陪两个孩子。每天早晨,她四五点钟就起床,在衣橱里为孩子挑选衣服,哪件衣服配哪条裤子,穿什么颜色的鞋,搭来配去,她能开开心心地倒腾一个小时。终于心满意足了,就去厨房做饭。等孩子们起床了,坐在那儿吃饭的时候,李菁菁就在一旁给孩子们唱歌。然后送两个孩子去上学,晚上再去接他们,一路上两个小家伙说说笑笑地讲着学校里好玩的事儿,李菁菁跟着他们一起开怀大笑,在欢声笑语中体会着一种属于家的温暖。

最初收养佳佳,李菁菁和张金华并没想让别人知道,但后来,他们不再避讳这个话题,也因此有人质疑他们在炒作。对于这样的声音,李菁菁只是淡淡地说:“如果我是假慈善,那希望我的‘假’能一直持续下去。”她说,大的慈善她没能力,只能做这样一件小事。她只是希望,能多有一些幸福快乐并且有能力的家庭,来收养这些残疾孩子。因为“他们不是在孤儿院有吃有喝就行了,他们需要一个家”。

上一篇:正月初七人为尊 下一篇:如何使夫妻更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