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魔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时间:2022-07-28 08:01:17

本篇科普贴旨在帮助那些欲系统学习魔术又无从下手,欲对魔术略懂一二又无处可求,欲破解魔术之谜又不知所云,言辞毫无专业可言的仁人志士们,普及魔术科学知识,发扬我国魔术之光大。

魔术师戒条

(一)要尊重同道,

(二)要认真练习,

(三)未练习熟练前不作表演,

(四)不无代价教授魔术,

(五)不公开魔术的秘密,

(六)不在表演前说出魔术效果,

(七)不在同一观众前表演同一套魔术,

(八)要以正途发展魔术。

魔术术语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专业术语,魔术也不例外。“术语”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行话”,江湖艺人称为“切口”。这些语言是旧社会同行之间打交道用的一种暗语,是用来保守业务和内部秘密的。在旧社会,倘若你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江湖术语,就可以被当作“自己人”看待,给予某些方便和优待。有人认为这些江湖术语和江湖“黑话”一样,属于旧的封建事物,应予以废除。而且现代人不知道这些术语,也可以正常学习、表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首先,魔术作为一门学问,和其它学问一样也应该有术语。这些术语是根据专业需要逐渐形成的,而不是随便定下的。其次,术语有它的特殊作用。这些术语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精炼,言简意赅,而且概念明确,毫不含糊。如果用一般语言来描述,不但言语罗嗦说不清楚,还容易泄露秘密。不过,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点:旧社会的江湖艺人走南闯北卖艺谋生,难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以致于魔术术语中掺杂不少江湖黑话。我们现代人应该能够理解旧社会江湖艺人的时代局限性,对魔术术语去粗取精,发扬光大。

首先是介绍一些国内的老一辈魔术家留下来的一些常见的魔术术语:

(一)中国魔术常用术语

使活的-主演 门子-魔术的秘密机关 汉-药的总称

量活的-助手 扒门子-偷别人的门子 储-钱、钞票

文活-就是魔术 过活-把门子告诉别人 帘-纸条

武活-就是杂技 把子-铁棍一类的道具 苗-棉线

落活-古彩戏法 符子-用布做的方巾 硬苗-铁丝

卡活-魔术前的准备工作 囊子-布袋 不钻-不懂得

利子-中国戏法 滚子-鸡蛋 转不转-懂不懂的意思

洋利子-外国魔术 花花-纸 得不得-会不会的意思

志河-专业演员 摇风-扇子 刚口-道白

票友-业余演员 开花子-伞 谝-交代了的意思

空子-就是外行 过梁-彩桌 汗条-小手帕

埝子-观众 摆风-旗子 尖-真的

声点-乐队 亮子-灯 惺-假的

托-彩物 穴眼-是指前站联系的演出点 活-节目

收托-收场 顶天-帽子 响-演出效果好

粘托-把彩物挂在身上 草啃子-香烟 温-演出效果不好

出托-把彩物变出柬 崩星子-火柴 播演-指导演出、排练

回托-把彩物变没了 起丢子-起大风 马前-要快点

漂托-交代的意思 摆啦-下雨 马后-要慢点

抛托-失手变漏了 瓢把子-领头人 好-形容面貌美

大托-变幻不成功,但观众没看破 瓤子-在巨型魔术中被变幻的人

海-桌子和台板上开的窟窿

(二)古彩戏法道具专用术语:

粘-身上夹带各种道具叫粘托或挂托。

摆-在身上挂东西,也叫爬。

合-身上挂东西所使用的特制的钩子。

过-身上夹带道具所使用的布口袋。

月-身上夹带水碗特制的布口袋。

别-身上挂道具起插销作用的小工具。

捧-助手“抛衫”,即要求主演交代长袍或者脱掉。

开-演员变鸽、兔等动物时,特制的一种工具,能控制动物老实听话。

魔术基本分类

(一)从历史角度分:

中国魔术可以分为“中国古代魔术”和“现代魔术”;经常在一些表演当中看到某人擅长“古典戏法”,即属于中国古代魔术中的一种。

(二)按原理与技术分:

(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表演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交叉使用不同的原理与技术)

手法类-以手法技术为主,必须勤练才能表演。

器械类-以巧妙设计的机关、器械、道具来进行表演。

心理类-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来进行魔术表演。

科技类-以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依据来进行表演。

(三)按道具与规模分为:

巨型魔术、中型魔术、小型魔术

(四)按照演出场地分为:

舞台魔术、宴会魔术、街头魔术(也称为近景魔术)

(五)按照魔术的专题分:

某位魔术师擅长某种道具的魔术,常把同一道具的魔术组合在一起演出,形成一个专题。专题魔术包括:硬币魔术、扑克魔术、逃脱魔术、丝巾魔术、绳索魔术、海绵球魔术等等。

表演使用的动物术语:

尖嘴子-鸡子

云嘴子-鸽子

月嘴子-兔子

扁嘴子-鸭子

数目字代用的术语:

1-柳 2-越 3-汪

4-则 5-中 6-伸

7-星 8-张 9-爱 10-足

上一篇:揭秘:魔术背后的奇迹 下一篇:在台湾丢失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