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8 07:15:10

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指出了环境监察工作有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依法行使等职能,并从理顺监察职责,健全和规范执法程序和加强监察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环境监察;环保政策;监管职能

中图分类号:X8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95-02

收稿日期:2011-07-14

作者简介:任 炼(1975―),男,贵州盘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所在乡镇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

1 引言

环境监察是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是在环境管理和征收排污费工作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环境执法难,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严重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宣传力度问题

因宣传教育不够广泛与深入,一些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不高,造成一些单位和人员对环境法律、法规不够了解,违反了环境法律、法规而不自觉。(1)经济因素。有些单位和个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以减少对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来降低成本;有些人实施污染转移,把自己的环境保护成本转移给他人;有人片面理解国家政策,把发展经济理解为惟一任务,并将其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

(2)技术原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保护技术的落后和防止现代高科技工业生产有可能污染环境如技术措施及能力不足。也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不能完全摆脱粗放型的模式,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有害物资的回收与排放处理技术还不够。我国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多相关标准,但由于科技水平不够发达,使某些能实现达标的技术在经济上不合理。

2.2 环境违法处罚问题

现行环境法律、法规中不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相对于环境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而言都太轻,这样就导致一些人不把环境法律、法规放在眼里,知法犯法。同时,环境违法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又涉及到环境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因而对环境违法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几乎是空白。如政策定位上的缺陷。职责定位上的缺陷。缺乏完备的环境权制度。

2.3 农业生产问题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将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的局面。乡镇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也增加了环境监管的工作难度。

3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环境问题成为公众投诉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许多新型环境污染类型出现,扩大了环境监管的范围,增加了环境执法的工作量。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环境危害越来越严重,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成片反弹,部分大中型企业偷排偷放,违法排污导致严重损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权益、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抓好新形势下的行政监察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1 明确职责加强环境监察监督执法工作

国家总局对环境监察的定位明确,即“三查、二调、一收费”。三查指监督检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三同时”和污染源限期治理执行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二调指调查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并参与处理;一收费,就是依法征收排污费,并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但地方的环境监察职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环境监察部门肩负着现场执法的重任,必须进一步增强严格执法的意识。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只收费、不管理,更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场上,替污染者说话,征收排污费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是促进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和发展的动力,如果随意降低标准和不严格进行现场执法,就是保护落后,就是失职。增强责任感,监理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对自已的执法行为负责。

3.2 监管把关要到位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小康的希望,可也给大家带来了环境日益恶化的困扰。环境的日益恶化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环境执法不能只有纸上谈兵,监管工作者要努力扭转基层环境执法的被动局面,加强基层环境执法力度。 基层环保部门在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不仅要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更要把关到位,以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3.3 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员

环境监察工作同时也要求监察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熟练掌握行业法规、系统了解环保知识、广泛涉猎相关业务。监管队伍因来源不同,文化水平各异,而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也只有坚持学习,才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要以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监察业务知识为重点,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的学习,来提高环境监察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依法监察的能力和水平。环境监察队伍的执法形象代表了整个环保系统形象,也是反映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队伍建设不能放松。但监察队伍中的一些人还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环保专业和法律法规知识,到企业检查、收费不是依法行政,以理服人,而是脾气大,嗓门高,影响了监察队伍的形象,也未能很好地达到执法目的。一些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偏低,对于环保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执法过程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常常出现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罚代法的现象,使企业、群众不满意,影响了环保队伍的形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环境监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于违法乱纪,损害环保形象,不适合监察工作的人员要坚决调整出监察队伍,要积极吸收有学历、思想好、懂业务、作风正、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充实到监察队伍中来。

4 结语

继续抓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助推基层环保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上一篇:制药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居民低碳生活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