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2-07-28 04:07:59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渗透的形式和途径也有很多种。本文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艺术,要积极探索中职语文教学,充分挖掘中职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发挥中职语文教师的作用,引导中职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德育 教育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我肤浅地谈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重要性及一些经验。

一、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中职学校角度看,德育实践中的人文关怀缺失严重;其次,从中职教师角度看,教师德育培养的理论基础薄弱,工作决策能力不够,在各门教学渗透德育时,大多采用简单的灌输模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观念和能力不高,渗透德育时教师主观色彩浓厚;再次,从中职学生方面看,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高校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日趋紧张并减少,中职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条件上大幅度放宽,学生素质相对过去下降,文化课基础差,无法适应传授知识量大且教学进度快的课堂教学,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对待人生价值方面,集体观念,劳动观念薄弱,学生处世的思想和方法不成熟,在个人心理品质方面,意志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在学习方面,既不需要担心升学与否的问题,也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局限于狭窄的的道德教育范围,如何突破德育工作范围从而使德育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中职学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难题。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艺术

由上面论述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学的固有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操作方法,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我们深知,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实际上与老师、学生、教材的多边感情互动,它与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密切相连,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密不可分,更与教师学生情感共鸣相关,最终达到移情的感知。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今天的语文课本就内容而言,有反映社会生活,抒发真善美的,有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的,有批评社会现实的,可以说,每一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到的写作特点,那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

(1)找准语文教材渗透德育的切入点。首先可以在介绍时代背景时渗透德育。如在介绍《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时,不仅要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宽广胸襟及豪迈的气概,还要引导学生体味到当下背景中一位伟人思虑国家民族的心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可在把握教材蕴含的丰富内容时渗透德育。如在教授《爱莲说》时,引导学生领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傲骨气质。

(2)创造性的运用语文教材。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是出于自身理解的需要,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预想学生的反应,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工作。如单元的组织,课文的增减,辅助材料的选编,思考练习题的设计,以及由教材派生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等,都可以保持教材原貌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变动,以使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只有积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才能使学生摆脱被教材束缚的被动地位,成为教材真正的主人。

2.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中的作用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中职的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身教对学生进行德育,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影响和感召力,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渗透的形式和途径也有很多种。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要清楚的了解中职德育现状和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找到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契合点,看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中职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发挥中职语文教师的作用,引导中职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长文短教 因课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