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28 03:19:16

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

一、动画引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说明相向运动的情况,使学生对“同时”“甲、乙两地”“相对”“相遇”的术语能够清楚地理解。在教学时,动画演示两辆汽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动画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通过眼看、脑想、口头表达多种感官的运用,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自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解答起来就得心应手,使教学得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动画演示,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他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帮助,多媒体则能为之提供激发思维动机和兴趣的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正方形树林每边长1000米,里面有杨树和榆树,小明从树林的西南角走入树林,碰见杨树就往北走,碰见榆树就往东走,最后走到东北角。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此题似乎让学生们一筹莫展,因为树林中两种树木的多少和排列的规律一点都不知道。这道题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明在树林中走的过程。根据规则小明每走一步用一个小亮点闪动,通过的路线留痕迹,学生们凭借这具体的直观材料,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不管树木是怎样的分部,小明走的路总长是2000米,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解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观察是思维探索的大门,高度发展观察力,可使表象不断丰富、精确。让学生在掌握观察的顺序、原则的前提下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想象,进而得出结论。

总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诸因素组成的,有了好的多媒体课件并不等于教学目标就能顺利而有效地达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且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运用好多媒体课件,才能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上闫庄中学

上一篇:情景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实践 下一篇:也谈初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