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很+区别词”的语法现象

时间:2022-07-28 02:18:05

论“很+区别词”的语法现象

摘 要:汉语词类的划分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其中区别词的分类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区别词的语法功能以及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点,剖析“很+区别词”的语法现象,从而得出“很+区别词”结构中对区别词的限制条件:一是某些具有形容词语法特征的正在转化中的形容词兼区别词,二是程度副词修饰区别词中形容词性语素,以达到表情达意、引人注目的效果。

关键词:很 区别词 形容词

一、引言

词类的划分在语法界一直是个老大难且争议颇多的问题,在众多的词类划分中,关于区别词的词类说法不一。有些语法书将区别词作为形容词的一类,如邢福义《词类辨难》中说道:“有的形容词,表示固定的、没有程度高低之分的性状,因而加不上程度副词。这种形容词,可以叫定质形容词,或者固态形容词。”这里的“定质形容词”或者“固态形容词”就是区别词。绝大多数的语法书主张将区别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独立成类,并同副词一并归为加词类,与体词、谓词同属于实词的范畴。“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例如‘慢性’和‘慢’不同,‘慢’是形容词,‘慢性’不是形容词。”(熙,1982)。熙虽将区别词与形容词进行区分,却还是将区别词划入了与名词同属的体词类,扩大了体词的范畴。

我们认为,就语法功能方面而言,区别词应独立为一类。因为区别词的基本功能是充当定语,跟形容词有对立的语法功能,而且数量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不断增加,单立为一类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的语法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区别词前可加“很”进行修饰。比如:

高级(这种洗衣机很高级) 低级(这个游戏很低级)

积极(他做事情很积极) 消极(战争的影响很消极)

直接(这个人说话很直接) 绝对(这种说法很绝对)

正式(他今天穿得很正式) 意外(看到他我很意外)

有效(这个方法很有效) 无私(他很无私)

具体(老师说得很具体) 抽象(这种理论很抽象)

客观(这样评价他很客观) 主观(你的想法很主观)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释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本文将从区别词的语法功能以及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剖析“很+区别词”的语法现象。

二、区别词的语法功能

(一)区别词可以作定语,直接修饰名词。如:

金戒指 男医生 小型水库 野生动物 高级阶段 积极作用

消极后果 直接影响 正式场合 意外事故 具体问题 客观世界

(二)大部分的区别词可以加上“的”修饰名词。如:

金镯子――金的镯子 男医生――男的医生

积极作用――积极的作用 消极后果――消极的后果

直接影响――直接的影响 正式场合――正式的场合

具体问题――具体的问题 客观世界――客观的世界

(三)大多数区别词可以加“的”用在“是”字后面,或者替代名词。如:

那只狗是母的。 外面有很多狗,看,那只是母的。

这个水库是小型的。 大型的不如小型的。

先进思想的作用是积极的。 通过学习,我们要提倡积极的,反对消极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 我们要立足客观的,排除主观的。

(四)区别词一般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只有组成“的”字短语后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如:

西式的比较贵。 他要买微型的。 消极的要尽量避免。

他卖的是廉价的。 直观的便于学生理解。 因为他是无私的。

(五)区别词不能作谓语。如:

*他的汉语水平高等。 *这种产品伪劣。

*这本书袖珍。 *交通工具公共。

但有些词语说得通。如:

他表情无辜。 实践证明,方法有效。 这个店的商品廉价。

(六)区别词不能加“很”修饰。如:

*很男 *很正 *很雄 *很银

*很阴性 *很无毒 *很初级 *很桃色

但是以下词语前面都可以加上“很”修饰,并且语义通顺:

这种洗衣机很高级 这个游戏很低级

他做事情很积极 战争的影响很消极

这个人说话很直接 这种说法很绝对

他今天穿得很正式 这个方法很有效

他很无私 看到他我很意外

老师说得很具体 这种理论很抽象

这样评价他很客观 你的想法很主观

(七)区别词用“非”而不用“不”来否定。如:

非正义 非大型 非人造 非医用 非理性 非天然

我们看看以下词语:

不高级(这台洗衣机一点都不高级) 不低级(这个游戏并不低级)

不积极(他做事不积极) 不消极(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消极)

不直接(他说话含糊,一点也不直接) 不正式(他今天穿的得一点也不正式)

不具体(问题交代得太不具体了) 不客观(这么说不客观)

不意外(听到他考试作弊被抓我一点也不意外)

上面论述的区别词的七种语法功能,都是针对一般的语法现象,由于划分区别词的标准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修饰语,因此我们仍把区别词归为加词。

三、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点

某些语法功能中的例外只是一般语法现象中的特殊情况,并不能影响到区别词的词类划分,所以要正确区分“很+区别词”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就必须明确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充当的句法成分不同

区别词在句法结构中作定语,即它在句子中以偏正结构或“的”字结构的身份出现。如:

(假性)近视 (野生)动物 (绝妙的)主意 大型的 小号的

形容词虽然有作定语的功能,但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充当谓语,这一点恰恰是区别词所不具备的。因此,能否在句中充当谓语是区分区别词与形容词的最主要依据,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而区别词不能。如:

这个问题难。 他的话错了。

*这个机器大型。 *他卖的东西伪劣。

(二)能否受“很”等程度副词的修饰

由于区别词表示的是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本身就包含了程度上的差别,所以也就不存在用程度副词“很”“太”“非常”去修饰它的必要。相反,程度副词“很”在修饰形容词时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较强的排他性。所以,能否受一般程度副词的修饰,是区分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又一参考标准。如:

她很漂亮。 *这种手段很非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家企业最私营。

形容词中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或者表情态的形容词,同样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金黄、笔直、清清楚楚、绿绿的”等,我们将之视为特殊情况。

(三)否定形式不同

区别词的否定形式要用“非”,“非”是对它后面成分的整体否定。例如:

必修(课)――非必修(课) 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

国营(企业)――非国营(企业) 非亲非故

形容词的否定形式是“不”,“不”是对这个形容词程度的否定。如:

不热 不硬 不积极 不干净

此外,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形容词常常能够以正反问的方式提问,如“好不好”“清楚不清楚”“高不高”“干不干净”等。区别词则不能够以正反问的方式提问,我们不说“初级不初级”“金不金”“女式不女式”等。

(四)能否重叠

形容词的重叠类型繁多。如:

弯弯(的眉毛) 大大方方(的举止)

干净――干干净净 清夹――清清爽爽 轻松――轻轻松松

区别词则不能重叠:

大型――大大型型 高级――高高级级

但部分区别词有此种格式,如“男男女女”,这种两个反义词或近义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XXYY)表示“繁多”义。

(五)是否具有序列性:部分区别词具有序列性,形容词则无此特征。例如:

大型――中型――小型 上等――中等――下等 高级――中级――初级

四、关于“很+区别词”语法现象的讨论

通过以上对区别词与形容词差异的比较可以看出,区别词与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相关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在语法特征上具有形容词特点的区别词,如可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应当将之视为兼类词。张斌认为,“少数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区别词,都是一些正在转化中的形容词兼区别词”(张斌,2002)。比如上文提到的“很高级、太低级、太正式、相当典型、非常直接”等等。可见,一些区别词具有谓词化(即形容词化)的倾向,很容易转变为一般形容词,但仍然有些变化是不对称的,如“绝对”已形容词化,“相对”未形容词化;“廉价”已形容词化,“高价”未形容词化,这样就造成了一对反义词属于不同词类的情况。

近年来,在文学作品和广告语中也出现了在区别词前加“最”等程度副词修饰的现象,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趋势。如“XX公司推出最新型的减肥去脂美容产品”“这是个很小型的交流会”等等。但我们认为那只适用于“~型、~式、~级”等后缀型区别词,且对这类结构的划分应该是“最新/型、很小/型、而不是最/新型、很/小型”,因为“最新、很小”单说都可以成立,也就是说,这里的程度副词不是用来修饰区别词的,而是用来修饰形容词性语素“新”和“小”的。我们认为,这种用法只是为了收到表情达意、引人注目的效果,是一种特殊情况。

总之,并不是所有的区别词都符合“很+区别词”的语法形式,这些区别词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某些具有形容词语法特征的正在转化中的形容词兼区别词,二是区别词中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性语素,以达到表情达意、引人注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词类辨难(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马庆株.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著摘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张登岐.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陈哲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50007)

上一篇:言语交际中沉默的特性 下一篇:陈述语气“少+VP”句的多角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