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务实 学以致用

时间:2022-07-28 12:45:39

2012年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2〕24号)文件精神,我校正式成为第二批示范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结合人才培养需要,贴近师资需求实际,确立了“普惠务实,学以致用”师资培训原则,积极拓展培训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国示范项目整体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升培训层次:适应办学需要

刘国钧高职校是中职校办高职的典型之一。教师整体素质能否胜任大专层次人才培养需求,一直备受关注。多年来,我校从师资招聘、人才引进、学历提升等方面多措并举,成效明显,但完全适应人才培养的整体氛围需要逐步营造。王亮伟校长认为:“‘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个方面,但师资是核心。提升师资培训层次是国示范建设需要,更是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的办学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中职校提高质量的示范。”

中职校办高职,教师需要大视野。学校请来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宇作专题报告。这位职教大家以国际视野和比较手法,审视着教育现实,发出改革教育的呐喊,一场《中国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报告,寄托着“技能强国、走向世界”的中国理想。2012年11月,国家督学、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周稽裘来校作了《发展方式转变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他重点介绍未来10年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实施路径与国家保障。“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一是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优化结构,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这些关键词句为教师所熟记。随后,借举办全国城市职教中心研究会第24届年会之机,我校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庆发教授作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城市职业教育发展之张力》的主题报告。专家们的高瞻远瞩带给中职校教师大视野,让他们直面中职校办高职的现实,承担起育人重任。

提升培训层次不仅开阔视野,还提高了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学习到很多有效的教学模式。2011年8月以来,中国整体形象设计协会注册形象设计师彭清清、国家企业培训师韦良军、资深培训师陈鹏和赵晋纷纷走进校园,先后为我校130位教职工进行礼仪训练、创新创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职业沟通等课程的专题培训。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游戏、音像视频等教学模式和手段让参训教师深有感触,他们纷纷表示,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培训模式:惠及广大教工

我校每年都要制订校本培训计划,国示范培训项目的加入,使得培训模式更加多元化。

(一)推荐图书。2012年6月,图书馆邀请校外专家、教职工每人推荐自己喜爱的一本书,经校领导集体研究选定其中十本,作为本学期国示范推荐阅读书目,全体教职员工每人自选其中一本作为学期阅读提升图书。这其中专业类图书有《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教育理论有《陶行知名篇精选》《爱的教育》;教育管理类有《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文学类图书有《问学余秋雨》等。

(二)主题引领。2011年10月,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一行视察我校时嘱咐王亮伟校长,要将学校文化拍成专题片,让更多的职业学校从中借鉴。立项以来,我校开始自主拍摄《一个新校园彰显的文化创意》专题系列片。目前完成了第一集《校园风景线――景观文化的魅力》、第二集《教学工厂线――企业文化的引力》和第三集《师生活动线――幸运文化的活力》。从撰稿、拍摄、后期制作到展播,这个过程锤炼了一支队伍,也熏陶了广大师生。2012年10月,我校举行了“文化影响年”主题活动。王亮伟校长将校园文化分成“地域文化”“名人文化”“视觉文化”“校企文化”和“精神文化”五个方面。其中“潞城水乡”的“地域文化”寓意上善若水,真情若水,水德近乎道;“名人文化”的“国钧精神”,其育人观、经营观、管理观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视觉文化”的校园文化轴线景观,是我校历史记忆的空间延伸;“校企文化”代表的“教学工厂线”,彰显专业个性和现代职业学校个性;“幸运教育”的“精神文化”,包含了“为增长智慧增强技能走进来,为报效祖国服务人类走出去”的校训精神等,在师生中反响颇大。

(三)专长推介。2012年9月,我校举办教师个人“达人秀”活动。8位普通教工讲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如“拍客”生涯、“驴友”生活、家谱专家、奇石收藏、集邮爱好、以球会友、经络养生达人等。大家彼此交流生活经验,体会生活哲学。在此基础上,编印了《河脉――我的生活记录》,汇集了教师散文、摄影、诗词、对联和警句等49篇。全校教职工人手一册,感受彼此生活的幸福与体悟。

(四)专题培训。2012年7月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了“骨干教师素质提升与管理干部研修班”专题培训。学校选派80余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赴上海开展了为期6天的培训。刘定一、马庆发、周斌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内容涉及人文素养、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等诸多领域。在专业知识培训方面,先后组织10多位骨干教师,参加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实务操作培训”、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会举办的“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骨干教师培训班”等。

三、提高培训效果:搭建应用平台

提高培训效果方法很多,如培训前问题准备、现场考勤、写心得等,但最关键的还是以用促训,搭建平台,以用带学,学以致用。

国钧讲堂是教师转化培训成果的最好平台之一。每学期初,所有教职工都可以到所在部门申请登记本学期开设国钧讲堂的时间、地点和主题。开讲前,图书馆通过校园网和图书馆大厅显示屏公开预报;讲座中,提供现场组织和服务;讲座后进行宣传报道。以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为例,国钧讲堂一共开讲42场,其中职业素养类11场、心理健康类10场、文史哲艺类10场、生活指南7场、其他类4场。“走进韩国”“新加坡印象”“职场沟通秘诀”“创业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学会积极自我暗示”等,就是教师出国进修、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成果的转换与转化,真正达到以用促训的目的。

在教师看来,将培训成果直接与学生分享更能体现培训效果。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黄秀娟老师写道:“在创新创业培训时,我体会颇深的是培训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我的课上,学生常常成了软件设计师、程序员、测试员等角色进行技能实战。”代智慧老师的做法是:“首先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系列班会,让职业核心能力深入人心;然后制定行为标准和考核标准及配套的监督机制,期末进行考评公示及表彰小结。”担任“团队合作”训练课程的赵菁老师:“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设计了很多游戏。科目考查为开卷:结合“团队合作”课程知识,谈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团队合作的成功之处。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团队分工来谈,有的从团队领导力来谈,有的从团队矛盾来谈……”

有些培训本身就直接服务于国示范项目实施任务。在“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课改专家戴士弘教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课程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要点、模式、常见问题等,还结合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模板谈一些注意事项。这些知识目前已经全部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的10多门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中,对教师的帮助特别大。

师资培训不可急功近利,但要从应用起步。实践证明:用得上、用得好才能学得上、学得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国示范项目重点任务之一。师资培训单纯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是不够的,应该要从学生中来到教师中去,再从教师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这是国示范师资培训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项目学校首先要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完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学历进修等重点教师培训任务。在此基础上,项目学校更要提高重点建设专业的辐射性,务实开展拓展项目,扩大项目普惠性,提升学校整体内涵,毕竟教职工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示范校引领的高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有效活动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下一篇:加强校园网站管理彰显学校特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