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8 12:33:10

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应围绕就业,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并以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主要强调了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研究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盐城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办地方本科学院,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1]。为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坚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创建行业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盐城师范学院被确定为2012年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2012年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将“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为培养优秀工程师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示范基地。

2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服务外包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急需有技术背景、目标市场经验、客户业务知识的综合人才。通过本科、专科、技校等多层次院校近些年的培养,已轻度缓解了IT服务外包业的“人才荒”,但他们很少有项目培训的经验,与IT服务外包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相差甚远。

3 应用型本科院校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与市场、行业、产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办学定位于“发展优势、适应需求、留有潜力”,教学围绕就业,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

3.1 校企合作培养

我院贯彻“崇尚实践、知行并重、走校企合作与实践育人之路”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教育,实施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四个专业与昆山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无锡)、中软国际资源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昆山安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海创数字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嵌入式”、“3+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组织实施江苏省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改革试点工作[3]。“3+1”即为校内学习3年与企业学习1年。“嵌入式”即为在校的三年培养计划也是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的,计划中“嵌入了”企业所需课程,这些课程由企业一线工程师任教;学生将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环境下学习,盐城师范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完成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企业培养是以在企业内顶岗工作为学习载体,以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展开为抓手,在企业与社会实践环境下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重视双师型教师的锻炼与培养,在上述合作企业以及无锡埃卡内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青年教师锻炼基地,于2009年、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连续四年暑假分别送4位、14位、23位、19位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0年、2011年与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青年教师暑期企业实践锻炼先进集体。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专业课程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任教,企业工程师任教过程中我校老师全程跟踪学习。通过几年的锻炼与培养,我院青年老师能较好的引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及时跟踪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能胜任不断变化发展的前沿教学。

3.2 工程实践教育

积极引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服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保证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规范、高质量和有特色。以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学习环境企业化、学习内容职业化、能力培养实用化、效果评估专业化”IT服务外包人才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大背景,有效而高质量地服务于江苏省地方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试点工作。我院落实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结构图

构建完全符合能力成熟度成长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认知训练、专业基础训练、专题项目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四个训练阶段的一体化,是一种四年不断线的“四阶段晋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3 研究型教学改革

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问题求解过程、计算思维能力、程序设计平台”等方面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

教学形式由以前单一的“课堂讲授法”,转变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多采用口试答辩、课题论文、小组研究、开卷考试、操作考核等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在实验室自主完成开放项目,或可以完成学校或省级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甚至可以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在建项目。

4 结束语

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多企业单位合作实施“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无锡埃卡内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IT联合实验室,引入工程教育与研究型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着力保证“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工程实践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财政厅等部门批准为:江苏省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江苏省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单位、江苏省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4]。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一次。

参考文献

[1] 成长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阅江学

刊,2013(2):89-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01-08.

[3] 盐城师范学院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简介[EB/OL].

http://.

[4]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EB/OL].http:///

channel.asp?id=7.2013.

作者简介:

荀启峰(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领域:嵌入式系统设计、

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领域.

上一篇:湖南省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高职信息类专业嵌入式技术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