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化语文教学原则

时间:2022-07-28 11:41:15

试论生态化语文教学原则

【摘要】生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比如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的矛盾等。要想有效地调整这些关系,顺利地开展生态化语文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生态教育的客观规律研究和掌握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关键词】生态化;语文教学;原则

一、自然原则

近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彻底抛弃了早先对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转而对自然进行肆意征服、掠夺和利用,最终导致自然不负重荷,爆发了生态危机。而生态系学的崛起则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的主动性应以贯彻自然的约束性为先,以自然所能容纳的程度为限。人的主动性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实旌,这是生态化的基本要求。人亦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生命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的自组织系统。人类自身也存在着生态平衡的规律,而现代教育所导致的人类自身的片面发展正是对这一规律的悖逆和破坏。人的发展,也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不仅符合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要符合自然性,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找准自身生存发展的坐标。所谓自然原则,是指语文教学不能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学生,而应顺应人性的内在规定性,自身发展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顺任学生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万物依自然本性而生长,教育要尊重人的习性,尊重人本身的结构和内在活动规律,遵循教育的生态规律,减少人为干扰,也就是不能违背人的自然本性。教育能否使人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对人的自身自然的理解程度,否则,就会违反人的天性,戕害人的天性,就会把人的发展引入歧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万物的生长,包括人的成长,都是顺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各自顺应着自己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主持者加以安排。从培养能力来学生看,要想让学生健康成长,就得提高各发学生面的素质,就得培养各方面的健康品格,就的得培养的学生生存能力。而这些能力,只能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生活越真实自然,就越能够达到成长的要求。相反,如果老师认为,创造了自以为优越的条件,实际上将其笼罩在统一指挥、严格看护之下,让其循规蹈矩,学生就会缺少一个可以自由成长的宽松环境,缺少一片适合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沃土。所以,在一定情况下,顺应自然反倒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这种思想在柳宗元的《郭橐驼传》中得到了生动的说明。柳宗元通过郭橐驼的种树术说明了顺应自然的哲理。郭橐驼由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所以种植的树都能生繁茂而早实。相反,如果像寓言‘揠苗助长’’中的农民一样,为了让禾茁快长,不辞劳苦地把它们一一拔高,这种表面上看是‘积极”的做法,却加速了禾苗的死亡。其原因正是这种“积极’没有顺应自然,因而最终就会变为消极。育人如植树,故“从养树得养人术’,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像种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虽然人总是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但是,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干涉。过多地介入反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过多的监督则会让学生心生反感。所以,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会好得多。学生是学习和生活的真正主体,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是组织者和促进者。顺其自然就是相信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愿望,放手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这样一种信任和宽松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更自由地发展自己。总之,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求我遵循自然的规律去教学,在无形中发挥影响,用正确的价值体系去引导学生自然发展。

2.有所为有所不为。事物是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所以我们不能按照一种固定的程式去进行语文教学,而是要做到细心观察,准确把脉,摸清事态的发展变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即要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的习惯做法,放手让学生探讨,以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动脑,大胆创新。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一课时,对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来的伤感情绪,很多同学不理解。有的认为保守的东西即将逝去,新时代即将来临,不应伤感而应欣喜;有的则认为,作者的伤感源于他对一种淳朴文化的留恋,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不为,即保持中立的态度,不给学生通过揣摩教师的心理来评判同伴的回答是否正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表态,在教学中不作法官,不作裁判长,由学生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而且敢于大胆质疑,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也就在长期的“思”与“疑’的训练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有所为是指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把帮助学生完善自己视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学生遇到难题、陷于困惑时,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指点迷津,切不可敷衍了事。当然,有为与无为是不能绝对划清巽线的,如静观事态发展、静候时机出现时,教师虽未采取任何措施,但他却可能在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同样,放手让学生做自己的事情时,教师也耍留心他们所做的是否会偏离目标。这都是无为中的有为,是无为在行,有为在心。而在实施某一项教学措施、采取某一行动时,教师也不能一切包办,而要让学生有反思和教育自己的主动权,这又是有为中的不为。

总之,该有为或不为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一味地积极有为未必是好事,一味地消极无为也非秒策,“过于为则扰,不及为则佾’,教育者只有灵活应变,作到有无相生,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最高的境界。

二、最优化原则

语文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一定的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形态与外部运动规律。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文教学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任何因素单独发挥作用,都只能收到局部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各种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使各要素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潜能,使其协调发展,实现系统功能的增值高效,使系统的整体联系在活动中达到最优化。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高消耗、低效能的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最优效果的取得,应以教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为基础。教师只有对教案、教学内容等可控制的要素提前进行精心谋划,熟悉并掌握每一要素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在教学中及时调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制订合理的计划,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精心筛选,仔细分类,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本身的素质状况等,尽可能地全面创造最优的教学条件。

2.合理配置。语文教学的优化要注意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只有各要素协调运作,相互支持,才能充分发挥歌要素自身的独特优势,并使其尽可能的有机结合,互补共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经济高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众多教学要素时,因地制宜,分清轻重缓急,作到先后有序。要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组合加工,要考虑所选用的教学因素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要考虑与师生的现实水平相适应,要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实现语文教学的平衡发展,实现语文教学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9期。

2、杨四耕:《师生关系与教学资源》,《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8期。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上一篇: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 下一篇:浅析新时期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