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方法的选择

时间:2022-07-28 11:31:23

采煤方法的选择

摘 要:对于夏门煤矿不同特征的可采煤层,如何在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采煤之间选择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夏门煤矿;采煤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实行资源整合后,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夏门煤矿作为资源整合保留矿井,就必须选择适合自己不同特征煤层的采煤方法。

二、煤层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夏门煤矿开采的煤层为9号、10上号、10下号三层可采煤层。9号煤层煤厚0-1.35m,平均0.91m, 10 上号煤层厚度0-3.63m,平均厚度2.03m,10下号煤层煤厚0-3.35m,平均1.70m;9号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局部有0.2—0.4m厚的泥岩或炭质泥岩,构成伪顶,底板为泥岩及砂质泥岩;10上号煤层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10下号煤层顶板多为砂质泥岩及泥岩;底板岩性多为泥岩及中粒砂岩。煤层赋存平缓,倾角5~10°。此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

三、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各种采煤方法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

从夏门煤矿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结合矿井建设规模,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比较适合,现将这两种采煤方法的试用范围及各自的特点分述如下:

1.高档普采

高档普采是用滚筒式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顶梁及其它附属设备等进行配套生产,实现采煤工艺过程部分机械化。

高档普采工艺:采煤机双向割煤,往返进刀,自开缺口。采煤机沿工作面运输机往返割煤,沿采煤机割煤后的煤壁架设贴帮单体柱,待采煤机割完一刀后重新调整贴煤壁的这排单体柱的步距,清理机道浮煤,推移运输机。

这种采煤方法适应于煤层赋存较稳定的中型矿井,优点是由于有液压支柱,因此顶板维护状况良好,支护和控顶虽为手工操作,但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功率亦较大。矿井生产受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比较小,产量稳定,初期投资比较省。缺点是,占用人员多,效率比较低,回采率低。

2.综合机械化采煤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用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及其它附属设备等进行配套生产,实现落煤、运煤、支护、顶板管理以及顺槽运输全过程机械化。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煤机端头进刀割煤移架推移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在另一端头进刀。工作面端头则先推移刮板输送机而后移架。

这种采煤方法适应于煤层赋存稳定的大、中型矿井,优点是生产集中,生产能力大,达产时间短,占用人员少,生产效率高,回采率高,安全,便于管理。缺点是对地质条件适应性较差,设备多,初期投资比较高。

四、结合夏门煤矿的实际情况,对两个采煤方法进行比较。

1.夏门煤矿属于改扩建,井下大的开拓格局已经形成,本次改扩建应充分利用矿井现有的井上、下已有的实施及设备,将该矿井建设成开发规模合理、安全生产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高、见效快、效益好的安全效益型矿井。

2. 10上号和10下煤层整体赋存稳定,厚度较大,采用综采开采生产能力大,安全性好,效率高。

3. 9号煤层厚度小,厚度变化大,采空区多,可采范围小,采用综采适应性较差,难以发挥设备效能,投入产出比不合理。

五、结论

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集中高效的开采技术很多都得到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10上号、10下号煤层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9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采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参考文献:

[1]曹火松 关于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回采工序安排的探讨 《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第5期

[2]李必传 胡远峰 复杂条件下综采高产高效的实践 《煤炭技术》2003年第1期

[3]张建生 关于王家岭矿井采煤方法的选择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24期

作者简介:崔世红(1971-),男,助理工程师,大专,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安监处长,长期从事煤炭开采工作。

上一篇:浅析黑客犯罪与网络安全技术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升煤矿测量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