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的抉择

时间:2022-07-28 07:43:01

宫蛾在一旁挑着灯苗,而我却愁眉不展。怎么办?明日午时便是我出汉塞之时。皇上答应过,只要我决定留下来,他立刻便会换人去匈奴,然后让我独揽后宫,母仪天下。我到底该不该留下来呢?

前天,皇上处死了画师毛延寿。每当有新宫女进宫时,皇上就会派画师来为她们画像。因为我没有像其他宫女那样去贿赂画师,毛延寿便在我画像上的嘴角边点了一点――克夫痣。

当得知匈奴单于呼韩邪要与汉通婚、和百年之好时,皇上既欣喜又忧愁。喜的是,长年劳民伤财的战争终于可以停止了;愁的是,单于呼韩邪要求通婚,到底该把哪个宫女嫁给他呢?匈奴是个蛮荒之地,把哪个宫女嫁过去都不忍心呀!可当皇上看到供案上毛延寿送来的画像时,他的眼前一亮――最上面的就是我的画像。拿起画像,他注视了许久,最后终于作出了将我远嫁匈奴的决定――只因我的嘴角边“有”一颗克夫痣。

后宫里,皇上拿着我的画像告诉皇后:去匈奴的人选定下来了。皇后接过画像,心猛然一颤:世上竟有这样一双洞悉世俗的眼睛,那毛延寿的画技真堪称了得。“啊!”忽然,皇后惊叫了一声,原来她也观察到了我嘴边的那颗“克夫痣”。“唉,就她吧!就她吧!”皇后喃喃地说道。

翌日清晨,我接到圣旨,皇上封我为“竟宁公主”,让我远嫁匈奴。可不久,他便后悔了。前日,我在御花园与宫女们玩耍时不小心撞上了他,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你就是王昭君。”我无言以对,只能点头称是。他却猛然发现我的嘴角并没有画像上的那颗“克夫痣”。他后悔了!他说可以给我三天的时间考虑,由我自己决定去留。呼韩邪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是去还是留就在我的一念之间。

到底该怎么办?“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今日受宠的是我,明朝又会变成谁呢?难道我也要和其他妃嫔一样卷入后宫的那场令人生畏的争斗中去吗?不,我需要的不是这样的生活!匈奴虽是蛮荒之地,可那里的男子大都重感情;更重要的是,只要我答应嫁到匈奴去,从此汉和匈奴的人民就都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了。

第二天,呼韩邪进了皇城。见到我,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惊讶和喜悦。随后,双方的商谈十分顺利,呼韩邪很快便答应每年给大汉大量的贡品,与汉缔结秦晋之好。

出皇城,下御马,跪谢皇恩,上御马,披狐裘。手抱琵琶望故乡,泪长流。

在匈奴,呼韩邪封我为“宁胡阏氏”。此后百年,天下太平。

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出塞。在这里,我享有宫中妃嫔无法拥有的快乐。我庆幸自己作出了一生中最正确的抉择,不然,“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就不是昭君我了。

【简评】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相传,为人们津津乐道,以此为题材的名作也不少。作为初中生,要想写好昭君出塞,除了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相关史实,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本文的作者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向我们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构思方法。用第一人称叙写,从昭君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少了几分历史的说教,多了几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几分生动逼真的心理描写,别有一番意趣。作者所写的大多数细节如“克夫痣”都是真实的,少数细节与历史并不完全吻合,但大多在合理想象的范畴之内,使文章的故事性更强。

此外,本文语言流畅,少数几处的文言点缀也恰到好处,契合主题。

上一篇:就为了今天 下一篇:逛茶馆 品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