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式的长生不老

时间:2022-07-28 06:49:17

【魅力评荐】“乌托邦”来源于希腊文,它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想世界,然而乌托邦式的长生也注定不可能实现。作者从名著《西游记》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入题,探讨人心对青春永驻的偏执式的执迷,选材新颖,论据明晰,唯一的遗憾是结尾过于仓促,略显单薄。

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而途中这些磨难似乎都是因唐僧而起。妖怪屡屡把唐僧抓走,阻挠他们西行,费尽一切心机想要得到唐僧肉。而唐僧肉的价值就在于,吃了它的人可以长生不老。

吴承恩为何要将故事的隐线写成唐僧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呢?难道只是他的凭空想象?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中指出:“《西游记》随手写来,羌无故实,毫无情理之可言,而行文之乐,则纵绝古今,横绝世界,未有如作者之开拓心胸者矣。”但是从吃了能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就可以看出,吴承恩写得如此深思熟虑,并非是随手几笔就可以写来的,其中夹杂的是整个古代中国的深邃思想。

中国古代帝王有着悠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传统。秦始皇就是第一个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从秦始皇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就在帝王之间风靡起来了。从秦始皇的派术士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去海外求仙,到汉武帝建造承露盘接收承露混合玉屑服用追求长生,再到唐太宗晚年痴迷于丹药,然而结果如出一辙,都是以失败告终。也许是因为《西游记》中将长生不老的传说写得活灵活现,才导致了雍正等帝王服了含有汞铅的丹药中毒致死。但是一个个帝王因为探求长生不老而相继谢世,并没有给后世带来什么警戒效果,许多人依然执迷不悟。正所谓“求不死,反速死”。

而关于长生不老,在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圣经》中记载“亚当活了930岁,他的儿子也活了912岁”。虽然这是传说,但也说明了长生不老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

随着历史的脚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再次激起了人类对长生不老的渴求。许多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贩卖着所谓的长生药,骗取钱财。这些药还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而更是有很多生了病的人不愿意到医院去看病,而是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偏方,最终导致病情的延误。那些江湖术士们“肆意繁衍”,像蛆一般啃噬着我们的心灵,腐蚀着我们的社会。诚然,现代人的确是比我们的祖先活得更长久些,现在能活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是很正常的现象。活得更久一点,不是一味地去相信那些乱七八糟的信仰,作践、糟蹋自己的身体,为了得到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而不惜一切代价,也许结果会像美国电影《逃离克隆岛》的故事那样,在另一个地方造出另一个自己,它们有良好的器官,以便于我们的不时之需。

人类固执地拒绝死亡,梦想青春永驻,千万年来一直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里,追逐长生,一路狂奔。其实人固有一死,如果你在活着的时候能利用好每分每秒,那么,也许长生不老就没那么重要了。

上一篇:和文森特的900天(一) 下一篇:人生的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