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皮鞋换来新娇娘

时间:2022-07-28 03:15:26

新皮鞋换来新娇娘

求婚时间:1982年10月22日

求婚地点:未来岳父母家的灶披间里

人物:戴存亮(男)年龄:29岁

当时身份:区粮食局团委书记

当时收入:48.00元

陆雅芬(女)年龄:29岁

当时身份:外贸公司业务员

当时收入:51.00元

求婚是婚姻过程中的重要一刻,她是男女双方感情的升华,是恋爱的里程碑。求婚一刻,有的浪漫激情,有的朴实无华。君不见,驰骋国际剑坛的剑客在剑道上单膝下跪向心上人求婚,是多么的浪漫感人。痴心郎在地铁站台上,面临经过精心装扮呼啸而来的列车,对身边的姑娘大声地说“我爱你”,演绎了一段动人心魄的求婚佳话。而我的求婚则是在未来岳父母家的“灶披间”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区粮食局任团委书记。那个年代,是个讲政治的年代,在青年中提倡的是晚恋晚婚晚育,我作为青年的头儿理所当然的要带头。即使有想法,也要告诫自己要克制,不能碰出火花来。到了80年代初,我已年届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我对自己说,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一天,父亲忽然对我说:“给你介绍一个女朋友,好吗?”我感到很突然,用好奇的眼光看着父亲,父亲见我没反对,就介绍起那个女孩子的情况:与我同岁,黑龙江兵团回来的,人蛮好的,家里条件不错,在外贸公司工作,在我父亲工作的厂里任驻厂员。母亲在旁怂恿我:嗯,蛮好的,去看看,不要错过机会。于是我答应了去看看。

在工人文化宫,我与她第一次见面,双方印象都不错,她虽然说不上漂亮照人,但也不失清丽,妩媚,她很健谈,也很温柔,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孩子。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谈得很投机,后来从工人文化宫出来,在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谈,一直走到徐家汇,足足走了3 个小时,一点也不感到累。我们互留了电话,开始了甜蜜又新奇的“拍拖”。

经过近一年的恋爱,双方的沟通日渐深入,彼此之间的秉性、兴趣、爱好都有所了解,期间,各自上门通过了家长的面试,还相伴去无锡旅游,可以说已经是瓜熟蒂落,双方都已在心里接受对方,就等捅开这层“窗户纸”了。

这是一个星繁月明的夜晚,我照例又来到她家。晚饭后,我们坐在灶披间(上海人称厨房为灶披间)闲聊,她靠在竹椅上,我坐在小凳子上,屋里没有开灯,煤气灶上正烧着壶水,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动着,给小屋带来些许的光亮。如水的月光穿透窗户倾泻在地上,也辉映在她的身上,如同一层薄薄的白纱。说话间,随着身影的晃动,我感到她如同下凡的仙女一般朦胧。此时此景,我有点陶醉了,热血直往脑门冲,有种长久压抑着想一吐为快的冲动。我猛拉住她的手,涨红着脸说:“我们结婚吧!”她先是一愣,然后是一种期待已久突然降临的感觉,朝我点点头,依稀中,我看到在她的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水。沉默片刻,我一把将她拽过来,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此时,她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呜咽中身子不停地悸动。我分明感到她在激动中满含着委屈。不是吗?如要结婚,爱巢还不知安在哪里。双方家庭都不能为我们提供结婚用房。当时像我们这般无房待婚者,只能借农民私房或住条件很差的鸳鸯楼,想到未来的日子前途未卜,而我这个大男人又无法在她作为一个女人一生最看重的神圣大事中给予物质上的保证,她心里的委屈是可想而知的。看到她越哭越伤心,我只能安慰她,我想起了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一句台词,调侃地说:“粮食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她被我逗笑了,说:“你就一句话把我打发了吗?”我想想也是的,结婚毕竟是大事呀,总该表示表示吧。我想起过几天就是她的生日了,便说道:“给你20元去买双皮鞋,作为礼物吧!”她嗔怪地说:“那算是生日礼物,还是定情信物?”我调皮地说:“反正是礼物,都可以算!”她高兴地说:“一言为定啊!” 此时此刻,我陶醉在从未有过的幸福中。

上一篇:峭壁上六千级天梯见证半世绝恋 下一篇:暴虐的洪水向我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