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第1期

时间:2022-07-28 02:53:33

近日以来,云南诸地阴雨不断,足以使人郁隋,然而引发泥石流等灾难,死伤二十余众又足以使人感怀!真真是“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抑郁中情,不能终结。复忆起大震灾来,一夜之间,让十亿人寒发于背,着实痛心,虽然,如此事隋往往是忧喜参半。震灾不足生发人愉悦之情,而震灾中之表现实实震惊世界人之心神。西方诸媒体常有我国不人道论,而在震灾中的万众一心与克服困难的种种坚忍,西方人都为之惊叹,也许只有在这种突发事件之中诸国才见识了中国的实力与精神吧。汶川震灾不单是中国人所关心的事件也是世界人所关心的事件,在震灾发生之后全球媒体都着眼拭目,究竟要看看中国人在这种大灾难面前的表现,在震灾的解决问题上世界媒体都为之哗然。震灾之间万事依然的井然有序,震灾之后没有发生瘟疫,救济困难之及时,解决问题之神速,诸媒体都始料不及而又不得不为之佩服,震灾事件才是世界放眼看中国的意料之外而隋理之中的第一步。

自“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开始了吸收、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提出“放眼看世界”的观点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以求得自身的壮大。百年以来,终于让世界的眼球都聚集在这个亚洲的东方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在困难面前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精神与众志如一的民族精神。然而事情并不止于此,紧随着大震灾这种情况下中国又成功地举办了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一场震灾并未让中国元气大伤,反而让世界敬慕,一场奥运又让世界人肃然起敬。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中国的经济实力,都是除了中国以外的国家所未曾熟知和突然感遇而不敢贸然接受的。仿佛世界人都沉浸在那个破落不堪、生活落后的中国印象里小憩,还未来得及睁开迷离的眼却被这震耳的狮吼惊了一吓!凸显出来的这种力量实在不敢轻易地就相信,那个沉沦于被侵略和落后之中的中国哪里去了?现在缘何不是自己思想中所滞留的那种印象?世界人开始感知中国和放眼看中国了。

曾经,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以独具慧眼的敏锐来预言,有朝一日中国会以一个青年的姿态朝气蓬勃地面向世界!果然不负粱任公所望,如今的中国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粱任公安心也哉!时至今日,但凡久居中国之人都目睹了中国这种浓缩式的发展,固然是世界都在进步才因此推动了中国的随之进步,然而和中国有同等遭遇的国家不在少数,唯独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迅速地崛起,不得不让世人为之惊恐。古老的中国有着古老的传承和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性,鲁迅曾说中国人有奴性,麻木于被人奴隶着过活,但究竟中国还是发展起来了。其实中国人过多的是具有中和之性,然而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国人的精神并不是如鲁迅先生所言的那样悲观的,在大震灾面前足以让人见识这一点。“分而必合”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感,以及“龙的传人”的精神支挂支撑着国人的意志和奋发精神。中国是一个能常常自我反思的国度,在受到伤害之后不是推咎于人,也不是沉沦懊丧,反倒更加理智地来看待问题寻求自我壮大和发展的门路,不但“吃一堑长一智”而且“三省吾身”,这种精神或许是中国的传统所独有的气质吧。

在2000年的时候国人拍了一部长篇历史剧《东周列国》,以中国的古代历史来印证现今的世界格局,历史往往是惊人的重复和相似的,只不过在现在的社会里加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

《东周列国》把世界作为一个共主,用古代的形式反思现代的发展,这就是中国式的思维,在反思中得到理智,用理智解决现实问题。我们时常提及“风雨同舟”的成语,似乎的确在中国的社会里不是一句空泛的言语,近百年来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见证我们在风雨中的那段历程。正因为对历史的看重、尊重和反思,才在步履维艰中上下求索,才成就了今日的泱泱和璀璨。。人祸我们不足畏,而今的天降之灾又何足道哉!在我看来诸种灾难唯是历练与考验罢了,所谓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亦降大任于斯国。在困境中发挥了民族血液里最珍贵的凝聚精神,斯国斯人斯天下,宛若滚滚大江上的龙舟,亿万的国人用共同的力量来舞动划桨,让这条巨龙在光与水的焰火中乘风破浪,争流弄潮……

上一篇:迟子建想象力是写作生命的火种 下一篇:手指触及得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