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剧作的结构

时间:2022-07-28 02:00:00

注意剧作的结构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 警 (巡警上)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选自《茶馆》,有删改)

老舍的《茶馆》是戏剧史上的经典剧目。请以此选段为例,谈谈《茶馆》的结构特点。

解析:老舍的《茶馆》在结构安排上颇具特色。本题节选自《茶馆》的第二幕,出场人物除节选处提到的王淑芬、李三、王利发、巡警、大兵、学生、难民等,还有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唐铁嘴等。他们中除了王利发是线索人物外,其余的并无主次之分。作者借茶馆这一特殊场所,让人物先后上场,通过他们的表演展现创作主旨。

参考答案:《茶馆》的结构方式是人物展览式,具体表现在出场人物众多,但无主次之分。同时,剧作本身没有设计一个统一的情节。作者只是巧妙地以王利发为线,靠“茶馆”这一特殊场所,将前后贯串。让人物先后上场,同时通过再现众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等,反映清朝末年至统治时期近50年的历史变迁。

【阅读指导】

戏剧结构是戏剧冲突、情节、人物等诸多元素的组合方式。如:分幕分场;对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安排;对人物行动发展的安排等。一个好而独特的结构安排,能使剧本放出异彩,反之,则会使剧本显得破绽百出或形如散沙。

那么如何把握戏剧的结构呢?

1.立足情节顺序,推敲结构方式

一般说来,戏剧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含有序幕(位于开端之前)、尾声(位于结局之后)。对于情节这几个要素的顺序安排就涉及到结构问题。只要寻出它们之间的顺序,结构自会明了。

如果剧作的情节安排按正常顺序进行,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么,这种对应的结构被称为“开放式”。这种安排让读者很容易把握剧情的发展过程。如《长亭送别》,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作者从事件的开始——赴长亭的路上写起,到离宴,到后来两人的分离,按顺序逐一写至结束。

如果剧作在安排情节时颠倒顺序,或截取事件发展接近高潮的部分作为情节线,将矛盾冲突、人物、事件等集中于此,同时,运用补叙、插叙等特殊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那么,其结构特征为前述,称为“闭锁式”。这样安排,剧情发展高度集中,环环相扣,因悬念而引人入胜,且人物特征、创作主题能得以集中体现。如课本上的《雷雨》一篇,精选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午后相遇这一幕,设置悬念,通过回忆,运用插叙,掀起冲突,从而突出再现周朴园这一人物的伪善嘴脸。

2.理清人物关系,得出结构特点

如果戏剧中人物众多,需要靠人物的行动、心理等变化推动剧情的发展,结构则与人物关系密切相关。

如果戏剧中没有统一的情节,众多人物并且无主次之分,那么,其结构为“人像展览式”。此结构只是像展览图画一样,把一个一个的人物安去,把一个个情节镶嵌进去。通过对人物群相的描摹刻画,展现社会风貌、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等。如《茶馆》。

如果戏剧中的情节每个部分独立成章,众多人物有主次之分,它以主要人物为线,贯串始终,通过情节发展从不同侧面反映人物特点、创作主旨、生活真谛等,这种结构为“冰糖葫芦式”。如《市长》。

3.明确戏剧冲突,悟出结构优势

无冲突,不成戏剧。戏剧冲突的安排关系到一部戏剧是否成功。戏剧冲突越激烈,戏剧就越精彩。优秀的剧作家在创作之时,总是会精心设置矛盾,并巧妙安排冲突。

一部戏剧的冲突可能不止一个。但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其他的即为辅助。那么,找出所有冲突,分清主次,理清切换方式(即弄清楚作者对于冲突的安排顺序或策略),就会发现戏剧的结构特点,并能很快悟出作者如此安排结构的优势。

总之,客观分析戏剧的情节、人物、戏剧冲突等,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戏剧的结构特征,并深入洞悉剧作家的良苦用心。

【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物 洛莫夫(下面简称洛) 娜妲丽亚(下面简称娜)

身份 地主

洛 我直发冷……我好像临场考试一样浑身发抖!主要的就是要决定,如果长期考虑,犹豫,多说废话,等待着理想中的人或真正的爱情,那你永远也别娶老婆了……嘿……娜妲丽亚是挺不错的女子。(喝水)我不结婚是不行的……第一,我已经35岁了。第二,我要过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

娜 (进来)唔,原来是你啊,洛莫夫!请坐吧……(坐下)请在这里吃早饭吧!

洛 不,谢谢你,我已经用过了。

娜 抽烟吧……这里有火柴……这是怎么一回事?你穿着这燕尾服?真稀罕!去参加跳舞会吗?实在说,你为什么穿得这样好看?

洛 (发急)你瞧,敬爱的娜妲丽亚……是这么回事……我请你听我说……当然你一定奇怪,甚至要生气。

娜 怎么一回事?

洛 我尽量干脆说吧。敬爱的娜妲丽亚,你知道,我继承了他们的遗产,我的先伯母和她丈夫,他们从来非常敬重你的父亲和你去世的母亲。我们洛莫夫的家族和丘布珂夫的家族,从来都是极和睦的,甚至可以说是至亲。况且你知道我的土地同你的土地也是紧紧挨着的。你大概记得我的沃乐微草地同你的桦树林挨着呢。

娜 对不起,我问你,你说“我的沃乐微草地……”难道那是你的吗?

洛 是我的……

娜 哪里话!沃乐微草地是我们的!

洛 敬爱的娜妲丽亚,从契约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了。你要知道,我伯母的祖母,无期限而且无代价地把这草地交给你父亲的祖父的农人用。教他们在那儿替他烧砖。你父亲祖父的农人,白白地把这块地用了40来年,日久就把它当成自己的了。后来在颁布解放农奴令的时候……

娜 完全不是你说的那回事!我的祖父同我的曾祖父,都说他们的地边一直达到戈列尔池旁边——也就是说沃乐微草地原来就是我们的。这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洛 娜妲丽亚,那草地我不要,可是照理我得争。如果你要,我就把它送给你。

娜 ……这真是怪事,洛莫夫,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把你当做好邻居、好朋友看待。……可是你呢,……把我的地给我,这简直是蛮横,无赖……

洛 照你这样说来,我是霸占别人财产的人吗?小姐,我向来没有霸占过人家的土地,……(很快地走到冷开水瓶跟前喝了一口水)沃乐微草地是我的!

娜 岂有此理!是我们的!

洛 是我的!

……

(选自《求婚》,有删改)

1.戏剧冲突是一部戏剧是否精彩的关键。本段选文契诃夫安排的几点戏剧冲突中,最主要的一个是( )

A.洛莫夫和娜妲丽亚之间的地主家庭中男女双方的婚嫁问题。

B.洛莫夫和娜妲丽亚为了一块田产争论,以致后来的争吵。

C.19世纪俄国地主阶层的贪婪残暴的性格、灵魂的展现。

D.洛莫夫和娜妲丽亚的谈话中再现的祖宗先辈的发家致富史。

2.这幕戏剧的冲突众多,且突然爆发。对于这些冲突,作者是如何安排、切换的?

答:

3.这段戏剧在结构安排上独具匠心,请就此进行鉴赏,并分析这样安排的效果。

答:

上一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下一篇:哈希的用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