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利――因酒得名

时间:2022-07-27 11:25:07

狂野而艳丽的南美风情,从来都是智利的主调;欧洲式的儒雅深情,在说西班牙语的智利人的交往中是主导。智利的葡萄酒,有如一支充满风情的贴面舞,从最远的距离,为喝酒人带来最近的心跳。

智利的葡萄酒酿制历史非常长,始于4世纪,可以说是新世界里的旧世界。

16世纪,西班牙人把酿酒工艺带到了智利。由于在基督教里,葡萄酒象征着基督的血,因此也只是出于圣餐礼仪式的需要。到了19世纪中期,第一个葡萄园在美宝谷建立,葡萄酒在智利的峡谷中流淌开来。

智利的整个地理形状看起来像蚕,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东西宽只有96.8至362.3公里,南北长却达4200公里。智利东倚安第斯山脉,西濒太平洋,南接南极洲,跨越多个纬度带,造成了整个智利的气候多样化。

根据气候,智利分为三个区域,北部干燥,南部多雨,中部则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漫长而干燥,葡萄成熟的季节无降雨的危险,太平洋持续吹来的冷风帮助降低气温,从而延长了葡萄的成熟季节,使葡萄能够积累更多的风味物质。另外,雨水过少的现象,也可以通过安第斯山脉融化的雪水补偿。这么好的种植环境,在全球均属少见,是浑然天成的美丽。因此,智利的葡萄酒产区集聚在中部的中央谷地区。

除了拥有无敌的天然条件,智利还有一项绝佳的秒杀武器:全球最健康的葡萄树,就在智利。

智利的葡萄树大部分都是19世纪前于法国引进。19世纪,一场几乎摧毁整个欧洲葡萄酒业的葡萄根瘤蚜病爆发,现存的葡萄树都是后来重新种植或嫁接的品种。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远在南美的智利避过了一劫,还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欧洲受根瘤蚜危害而缺乏葡萄酒供应,智利开始出口葡萄酒到欧洲,踏出国门,飞入口感最挑剔的欧洲百姓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味蕾的检验,终于百炼成钢。

几乎所有的流行葡萄品种在智利都有种植。红葡萄以嘉本纳苏维翁最为闻名,是助智利葡萄酒成名的功臣,梅乐和西拉也备受关注;白葡萄以雪当利和白苏维翁的表现最出色。卡门(Carmenere)则是智利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种,是近年世界红葡萄酒的新宠。

卡门曾经风光无限,在法国波尔多广泛种植,酿出的款款都是顶级好酒。可惜花无百日红,到了19世纪初,肆虐的根瘤蚜病狂扫欧洲,所有葡萄品种都难以幸免,卡门在法国几乎绝迹,人们对于卡门的记忆也慢慢消退。所幸的是,在此之前,智利人已经将卡门引进。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卡门渐渐地被智利人当成梅乐,当真是走了宝。直到法国的一位葡萄酒学者到智利考察才注意到卡门,1991年再通过DNA鉴定才得以正名。

正如西拉对于澳洲的意义一样,人们迅速确定卡门作为智利旗舰葡萄的终极地位。目前,对于智利的葡萄园主来说,卡门比嘉本纳苏维翁需要更长的成熟期,若刚好遇上雨季又易腐烂,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投入,回报率不高;对于一些葡萄酒爱好者来说,顶级卡门散发出来的黑莓、咖啡和辛辣的味道,充满神秘与个性。那种令人一饮难忘的魅力,好像被美女勾了魂似的也忍不住去一再探索。

自由的耕作和分级

智利的葡萄种植享有很高的自由度,世界各地的种植和生产模式都可以在智利找到,葡萄酒的分级制度也并不是那么严格,即使同一级别不同酒庄的酒也不能直接比较,而要根据不同酒庄对品质的要求而论。一般来讲,每个酒庄的出品大致分为4个级别,由低到高如下:

(1)单品(Varietal):使用单一葡萄品种酿造的葡萄酒。

(2)珍藏(Reserva):酒在橡木桶储存过。

(3)特级珍藏(Gran Reserva):橡木桶储藏的时间较长,品质更佳。

(4)家族珍藏(Reserva de Familia):表示某酒庄最好的酒,也可能以另外的名字来命名,如圣卡罗(Santa Calorina)的顶级系列表示为圣卡罗红酒王(VSC)。

智利的葡萄酒产区分3个区域,13个产区,分别是:北部的艾尔基谷(Elqui Valley)和利马里谷(Limari Valley);第二块为中央谷(Central Valley),是酿酒葡萄最为主要的产区,细分为8个产区;第三块为南部的伊塔塔谷(Itata Valley)、比奥比奥谷(Bio Bio Valley)和考谷(Malleco Valley)。

中央谷的8个产区由北到南包括:

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

阿空加瓜气候素以稳定著称,靠近安第斯山脉,水源充沛。这里由1870年开始广泛种植红葡萄品种,目前以嘉本纳沙威浓为主。

卡萨布兰卡谷(Casablanca Valley)

卡萨布兰卡谷位于首都圣地亚哥通往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上,是智利唯一一个白葡萄种植面积多于红葡萄的地区。

由于近海,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卡萨布兰卡谷的个性。西面的山丘不是很高,因此在山谷里还是可以感受到清晨的雾气和海风。流经智利太平洋海岸的洪保德洋流有助于降低海水温度,凉爽的海风也使山谷的暖气候得到缓和。

与智利其他产酒区不同,卡萨布兰卡谷没有河流流经,葡萄种植农们不得不挖井以补充水源不足,同时也对灌溉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上的种种先天条件,加上自然的沙石土质,造成了卡萨布兰卡谷葡萄园的低产量,而这里通常都是整个智利最迟开始采摘的产区。事实上,这里是智利最出色的白葡萄酒产区之一,出产优质雪当利和世界级的白苏维翁葡萄酒。

圣安东尼奥谷(San Antonio Valley)

产区较小,靠近海边,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多产白葡萄酒,带有特殊的矿物味。

早在19世纪,智利的农场主就在首都圣地亚哥附近的美宝谷扎根,开始了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其中,葡萄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开启了整个智利葡萄酒酿制的历史。

美宝谷可以说是智利最炎热的葡萄酒产区,夏天温度可高达32℃,但夜晚的温度却比其他产区低,这种温差较大的气候与美国纳帕谷的上游河段相似。有了如此顶级的条件,美宝谷的嘉本纳苏维翁表现出色也不足为奇了,是智利最佳嘉本纳苏维翁的产区,以成熟的果香、丰厚的酒体享誉世界。

卡查波谷(Cachapoal Valley)

这里出产口味优雅的嘉本纳苏维翁葡萄酒。近年种植卡门和西拉都有不错的表现。

哥查加谷(Colchagua Valley)

哥查加谷在十年前默默无闻,要靠兰佩谷大区的名气推广,但近年迅速成为智利最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几乎是智利好酒的名片。这里的气候干暖,为众多红葡萄品种提供了极佳的生长条件,是浓郁、成熟的风格,白葡萄品种中要数白苏维翁表现最为出色。这里也是第一个智利官方组织葡萄酒旅游的山谷,如今旅游项目包括马车游览葡萄园等,还有一辆专门的葡萄酒火车。

库里科谷(Curico Valley)

该区风光迷人,是智利白苏维翁葡萄酒产量最大的产区。

摩利谷(Maule Valley)

是智利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上一篇:玛丽昂.歌迪亚的玫瑰人生 下一篇:飞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