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燕赵音乐文化传入东北的思考

时间:2022-07-27 09:05:04

对燕赵音乐文化传入东北的思考

内容摘要:文章从燕赵音乐传入东北的历史谈起,分析了东北地区音乐文化以及燕赵音乐文化在东北的发展和演变,这对研究东北地区音乐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蹦蹦 二人转 燕赵音乐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片辽阔的黑土地,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关东人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充满生命活力。东北的农民在耕作之余,便依靠蹦蹦、落子、秧歌、鼓吹乐等丰富生活。使得这些乡土音乐日渐兴盛,不仅在音乐表演等方面逐渐完善成熟,还形成了流派和班底。东北曾被称为“北大荒”,早期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人烟稀少,后历经了几代迁徙,才呈现出了现在的繁荣局面,而东北的音乐文化得以发展,则是由于这些外来的迁徙人口带来的音乐文化与本地音乐文化交融后,促进了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清代的蹦蹦戏与东北二人转

(一)清代的蹦蹦戏

清代曾是历史上外来人口进入东北地区的一个高潮时期。隋书今、孙国华著《黑龙江二人转活动纪实》中提到,“清道光九年(1829年),热河副都统、户部尚书英和,因承办华峪地宫浸水一案获罪……被发配到齐齐哈尔。曾随他同来一个热河蹦蹦戏班子”。张川著《二人转专题细说》中说:“清中治九年(1870年)前后,蹦蹦艺人穆宗堂到宁古塔传艺演出。后收齐兰亭等人为徒,师徒数人演唱的蹦蹦传有‘天下最属宁古塔蹦蹦好’之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辽西莲花落艺人傅金财(艺名傅七石子)来到黑龙江的肇源、呼兰一带演出,于兰西县榆林镇落脚扎根,收徒传艺。”

(二)东北地区的蹦蹦戏

据道光年间热河都统那清安的后人那福全(热河二人转艺人)介绍:“道光七年,喜爱民间艺术的英和出任热河都统时,从关里请了朱得石、何世来等莲花落艺人到热河一带‘抚慰戍边将士’。由于英和好戏,使得莲花落艺术流入热河后,结合了热河五音大鼓、 当地的民歌小曲、单出秧歌戏,被称为‘二人大鼓唱’。”在陈巅先生所撰《“黑土地”中的热河蹦蹦戏艺迹略述》一文中提到,“道光八年英和遣黑龙江省卜奎(今齐齐哈尔)。英和素性喜欢蹦蹦戏,天长日久,他结识了不少艺人……在热河原唱莲花落的朱得石、何世来、大碗粥和独眼刘等,因感恩英和对他们的好处,自愿组成蹦蹦戏班,随英和来到黑龙江……后演艺于卜奎周围各地,并在搜集整理资料中发现,黑龙江蹦蹦戏苑中的著名艺人傅金财,也是来自热河原来唱莲花落的一位佼佼者。”

(三)二人转起源于蹦蹦戏

在谈到二人转的起源方面,有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莲花落艺术流入热河对五音大鼓产生作用形成二人大鼓唱的新的表演形式……二人转是在热河五音大鼓、莲花落、地平跷以及满族‘道瓦喇’等艺术形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①。以上观点虽只是一家之言,但却能说明,二人转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莲花落及蹦蹦戏的影响,也说明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必定是融合了大量外来文化后,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东北独特的音乐文化。

二、东北地区民间音乐与燕赵音乐

(一)民间歌曲

从东北民歌中,也能找到燕赵音乐的影子。如东北民歌《月牙五更》,是来源于一首《进秀兰房》的河北民歌;《二大妈探病》来源于河北民歌《王大妈探病》;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和辽宁鞍山市流传的《孟姜女》在旋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主要在演唱的装饰润腔上,而辽宁的《孟姜女》在结尾更强调了切分音的运用,体现了东北民歌的特点。②还有一些民歌从曲名到曲调,两省基本都一样,如东北民歌《探清水河》《画扇面》《对花》等。

(二)说唱音乐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走唱类民间演唱形式,它的唱腔与冀东的莲花落音乐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如二人转的曲牌[喇叭牌子][锔缸调]便是莲花落中的老曲牌,二人转的主要唱腔[武咳咳]和莲花落的曲牌[喇叭牌子]就有很多相似之处。[武咳咳]中的“悠武咳”的腔调与[喇叭牌子]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悠武咳”用了4/4拍,速度放慢,旋律被加花了而已;“排字句”与“抢板、垛句、推板”“2”音都异常活跃,与[喇叭牌子]的特征完全相同。[穷生调][红柳子]也是莲花落的老曲牌,[摔镜架][大救驾][茨儿山调][樊梨花五更调――补汗调][羊尾巴调]等也都源于莲花落。

(三)戏曲音乐

评剧是广泛流行在东北三省的地方戏曲,它是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来又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它的源头也是冀东的莲花落。据专家研究,评剧最早的正调唱腔是源于莲花落的曲牌[喇叭牌子],在评剧唱腔中至今仍然保留着个别河北的语音,众所周知,河北人有“老呔”之称,故“呔音”是河北音乐的独特韵味,在李金顺演唱的《三节烈》[二六板]唱段中《心中有事火烧身》选段中的“来在了妹妹她的绣房门”一句中的“来”字,即唱的是河北“呔音”。

在东北流行的皮影戏,俗称“驴皮影”,黑龙江皮影也称“此地影”,它的前身就是河北唐山一带的“乐亭影”。流入东北后,其音乐呈现了各种特征。东北农村皮影演出的活动很多,老百姓天旱求雨唱影,祝寿的时候也唱影,病愈时还要唱影,丰收的时候更要唱影。以双城为中心的皮影戏音乐基本已实现地方化,在望奎一带的民间演唱则存在“此地影”和“乐亭影”相互共存、各展风采的局面。如果唱的是无皮影戏脚本的“溜口影”的话,所唱的语言仍带一些冀东口音,如唱旦角――“小”的时候掐嗓唱等。所以说,东北皮影戏音乐中,河北民间音乐的因素是突出的,并渗透到了百姓平时的娱乐及生活中。

(四)舞蹈音乐

东北大秧歌是流传在东北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歌舞,史书记载,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跳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歌边舞,通宵达旦。据说东北大秧歌是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东北的燕赵地区囚徒中的艺人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了东北。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了。

(五)民间器乐

在黑龙江鼓吹乐的表演形式中,有“咔戏”这一表演形式。“咔戏”是民间艺人用唢呐、唢呐杆、管子、口笛等吹奏乐器模拟人声歌唱或演唱戏曲各种行当的唱腔,近于逼真的程度。这种表演形式是继承了河北民间器乐“吹歌”中的摹吹手法。“吹歌”是冀中民间器乐乐种,主要流行在河北省中部保定、石家庄、廊坊及衡水地区,故又有冀中管乐之称。它对民歌、戏曲唱腔的模仿,与东北农村自娱自乐的咔戏演奏和春节期间的“串村”活动近似。东北地区的“咔戏”应该就是清代中后期河北流民大量迁徙关东地区,将这一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带入了东北。

三、对于燕赵音乐文化传入东北地区的思考

(一)流人精神对东北的影响

东北曾经是清朝流放犯人的主要地区,在流放到东北地区的这些流人当中,有很多是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文化人,正是这些流人逐渐将内地的先进文化带入东北,同时融合了本土文化,促进了东北文化的发展。他们传播了中原先进的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了一种身处逆境仍能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流人精神,同时流人们那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也深深影响着东北人民,逐渐形成了东北人粗犷豪放、达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性格。

(二)燕赵文化特征融入东北

1.勇武任侠、慷慨悲歌

在古代,由于燕赵地区处于胡汉交界处,经常被游牧民族侵扰,征战不断。许多燕赵人为了生存,往往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因此勇武仁侠成为了燕赵地区的一种传统。东北人常被人称赞讲义气、重信义,则是受到了燕赵流人的影响,因此东北的民间音乐也多慷慨悲壮的音调,如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

2.变革进取、自强不息

只有变革才能使国家富强的意识深深扎根在燕赵人民心中。东北地区地处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受到燕赵流人的影响,东北的民间音乐却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一代又一代的东北音乐人用自己智慧和汗水,创作出大量的民歌、器乐、戏曲等作品。黑龙江现存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为《龙沙剑传奇》,作者程,字星华,一字瑞屏,号珂雪头陀。清嘉庆二年(1797年)程因文字狱牵连被流放齐齐哈尔,他在饥寒交迫中仍然乐观面对生活,嘉庆七年(1802年)他创作了《龙沙剑传奇》,该剧已被国家版本库列为珍善本,此剧本被收入到《中国戏曲志》。

(三)燕赵艺人流入东北

《柳边纪略》卷四记载:“康熙初,宁古塔张坦公有歌姬十人,李兼汝、祁奕喜教优儿十六人,后皆散……”可见江浙一带的昆弋名曲通过流人传到了东北。东北辽宁民歌《摇篮曲》经考证是江苏民歌《孟姜女》的变体,相信这首歌曲的产生与燕赵流人艺人的音乐传播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燕赵音乐文化传入东北后,丰富了东北的音乐文化,首先使得东北的民间音乐博采众长,不抱残守缺、安于现状,以开阔的视野,立足于百姓的需要,不拘守一家之法,广采众家之长;其次,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认识前人的成就、当代的成果,看到需要填补的空白和不足之处,找到适合的突破口,化腐朽为神奇,完成集大成之业;最后,创造性和包容性统一,有创造性就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有包容性方能接受其他文化并加以利用,取得更大的成就。

(注:本文为2010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黑龙江汉族民间音乐与“流人”音乐文化》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A008)

注释:

①白晓颖.二人转的早期形态探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20卷(4):34-36

②谱例参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第405页,《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辽宁卷》第194页.

参考文献:

[1]李兴盛.中国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李兴盛.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廖晓晴.清代辽宁流人与流人文化论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运用影视资源辅助高师钢琴教学 下一篇:刍议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