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浴池流涓涧 源渊沧浪泛清波

时间:2022-07-27 07:51:02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淮扬一带,世世代代都这么坚守着,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皮包水”指的是富春茶社的汤包,而“水包皮”则是指扬州的澡堂。民国笔记小说家颂予的《扬州风俗记》对此民俗作了忠实记录:“扬州教场,茶馆林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倍可乐也。而抱陆羽之癖者,虽遇到烈风雷雨,不能愆期,盖亦习尚使然。至浴堂之多,与沪上相等。而好洁者亦麇集其门,时值隆冬,尤不稍却。故谚有之曰:‘早上皮包水,晚间水包皮’。”

一池清水,几张躺椅,雾气缭绕中大家坦诚相见,洗去了一身的污垢,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洗浴过后的木质躺椅上,大家或端坐,或平躺,从国际、国家大事到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侃侃而谈,畅所欲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

种极具扬州特色的“澡”文化。

“混堂”之中的“水包皮”

在江浙沪一带,澡堂常常被称为“混堂”。很多人认为,“混堂”一词来源于浴室很多人混杂合用一池。实则不然。据古籍记载,明代吴地浴室,前池后釜,中间有砖墙隔开,池底有管道与釜相通,釜下燃火烧热水与池中冷水不断交流混合,逐渐增温,成为浴汤,名曰“混堂”。

“并以自白石为池,方丈余,间为大小数格,其大者近镬水热,为大池。次者为中池,小而水不甚热者为娃娃池。贮衣之柜,环而列于厅事者为座厢,在两旁者为站厢,内通小室,谓之暖房。茶香酒碧之余,侍者折技按摩,备极豪侈。”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录了扬州当时最大的浴室新风泉的格局,而这也是至今扬州浴室的“标准配置”。

暖房内雾气腾腾,扬州人称之为“水暖气圆”。在这里,年龄大些的澡客总是喜欢到靠近头池木栅栏边坐下,用毛巾沾一沾头池里滚烫的水,开始小心翼翼地搓揉有脚气病的脚丫,享受“洞房花烛夜,不如开水烫脚丫”的滋味。也有人喜欢在睡木栅栏附近,享受池里涌涌向上的热气,有点像现代的桑拿。暖房里的水热而不烫,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闭目养神,享受真正的“水包皮”。

泡完澡之后,最舒服的便是在炕上美美地睡一觉。浴室的炕位分为长炕和短炕两种,均为木质。夏天铺席子,冬天铺褥子。长炕又分普通间和雅间。服务等级最优者为苏唱街的“扬州浴室”。一般浴室堂口有20多座位,雅间则2~6人不等。浴池分官盆、洋盆和客盆。所谓官盆、洋盆,即浴缸大多放在雅间附近,用搪瓷或较高档的水泥浇铸打磨而成,配香皂及化妆品。

其实,不仅澡堂内的配置有讲究,澡堂外的摆设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在扬州有这样一句歇后语:“澡堂的灯笼——天天挂。”“浴室挂壶”是扬州浴室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成为了浴室的一个醒目的标识。远远看去,一个大铜铁壶悬挂在门外,意味着这里就是公共浴室了。除了挂铁壶,浴室的门口还要挂一个灯笼。与生活中有所不同的是,这个灯笼并不是晚上才点亮,

般都是中午点亮,凌晨吹灭。灯笼一点亮就是告诉顾客,浴室开张了。

澡堂之中的各行各业

扬州的“澡文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天山汉墓陈列馆中西汉广陵王刘胥的墓内,就有专门的沐浴间。陪葬的铜灯铭文记载其为“尚浴名甲九”。扬卅{的“澡文化”兴起于两汉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录“如开明桥之小蓬莱,太平桥之白玉池;缺口门之螺丝结顶:徐凝门之陶堂,广储门之白沙泉;埂子上之小山园,北河下之清缨泉,东关之广陵涛;各极其盛。”繁荣的扬州“澡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催生了很多的职业。

《望江南百调》中也有这样一段话,“扬州好,沐浴有跟池,扶液随身人作杖,摩沙遍体客忘疲,香茗沁心脾。”短短的二十几个字概括了扬州“澡”文化的主要特色,也介绍了扬州澡堂里的几个职业。

“跟池”说的是如果浴客年龄过大或者腿脚不方便,就会有人将你搀扶如池。“人作杖”是形容服务员贴心的服务。浴室中的服务员在扬州叫“跑堂”,而“跟池”的服务员叫“玩闷子的”。大多数来澡堂的都是周边的居民,时间长了,跑堂也就熟悉了顾客的习性。喜欢喝什么茶,什么时候要热毛巾,喜欢哪个搓背师傅,一切都为你安排得妥妥帖帖。不仅如此,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客人的“行话”:出手阔绰大方的客人叫“壮”;难以服侍的叫“老调”,客人离店叫“叉”。在这之中,最绝的是对汗多的客人的叫法,叫“王朝马”。这引自包公身边两员大将——王朝、马汉,而“王朝马”独缺“汉”,也就是“汗”的谐音,颇有灯谜文化遗韵。

“摩沙遍体”则是指搓背。在池中或者蒸汽房中将身体上的污垢化开,然后再往池边一趟,让搓澡师傅“摩沙遍体”,去除污垢的同时也让身体得到了放松。浴室内有专人搓背、按摩,最早在宋代就有了。曾经做过扬州太守的苏轼在《如梦令》中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之句,这里的“揩背人”,就是浴池的专门搓背工。浴客进了浴池,一般都是搓背师傅主动上前招呼,“要不要帮您搓一下?”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就正式进行运作:客人坐在搓背专用的木凳上,那木凳上大多垫着一条潮毛巾,防止身体滑出。客人坐好或躺下后,搓背师傅把干净的毛巾放入右手,连转两圈毛巾便缠在手上。右手在左手上用力拍一下,告诉客人搓背开始了。扬州搓背师用腕有度,似风指芦花,举手得当;若浪卷浮萍,继而除垢。无切肤之痛,轻亦去污,有舒缓之感。如果说搓前胸是千军擂鼓,万马奔腾:搓后背则是雨打芭蕉,沙沙滚动。最后搓背师傅还要为你简单拍打、按摩几下收场,名曰:“结庆有余”。

逢年过节,理发、洗澡、搓背、按摩、修脚是扬州人一个约定俗成的步骤。而这个步骤中就有远近闻名的“扬州三把刀”中的两项:理发刀、修脚刀。如果说洗澡是去除身上的污垢,那么这两把刀去除的则是身上的冗余。

扬州理发刀,作为扬州传统美发的代称,不仅是一门技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饱含文化因素的产业。可以说,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扬州的“澡”文化密不可分,也与扬州这座古城的繁荣交织在了一起。

淮左名都引名士,竹西佳处揽骚人。当文人雅士纷纷骑鹤下扬州之时,他们对美的追求使得扬州的美发行业沉浸在风雅之中。不管是唐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铎语琅琅理双鬓”、宋簪花太守韩琦的“宝髻欹斜犹堕马”,还是明卧林居士的“如云绿发衬斑烂”、清管沦的“艾鬓巧成兰叶髻”,这些诗词在描写千姿百态的发式的时候,也在侧面表现了扬州美发业的繁荣。

上一篇:非洲国家和新型非关税壁垒 下一篇:责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