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 中共地位强势巩固

时间:2022-07-27 06:36:55

在强劲发展的经济势头面前,中国共产主义现今发展趋势如何?有着八千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似乎渴望改革但又对民主持谨慎态度。2007年9月,法国《拓展》杂志特邀法国东方语言文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巴黎政治学院教授、中国政策研究专家戈德曼(François Godement)先生就相关问题做出解答与评论。

来源: 法国《拓展》杂志

2007年9月号

编译:小溪

记者:目前人们都过于关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至于产生了一种中共影响力被淡化的印象。这是一种幻觉么?

戈德曼:这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主要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中共党内分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但1989过后,中共重新采取了集权措施。1994年是重要的一年,中共开始了一场金融税制改革,挽回因顾及众多地方政府而导致的中央财政资源的流失。2002年,以、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又对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完善,更注重重新分配,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巩固了中共自身的地位。因此可以说,现今的中共比1997年的中共更强大,而那一年本身就已经强于1987年许多了。

记者:经历了较大转型的中共,其人员组成如何?

戈德曼:这是一支精英团队,拥有8000万名党员,这使中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权力和控制工具。机构组成人员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并且随时向精英人士敞开大门。领导成员中多为工程师或行政管理人员,但没有涉及商界的企业家或金融领域的相关人士。可以说,中共是在用一些非来自于市场经济领域的人士管理市场经济。

记者:新领导人的权力是否稳定?中共的政策方向是否因他们而有所变化?

戈德曼:在领导人任用方面,2002年执政后,扩大了人员选择范围,不仅涉及沿海,还广泛涉及内地。权力来源扩大了,政权因此得到巩固。

政策方向总体来讲没有太大变化:在延续原来发展路线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的说法,例如:和谐社会――这一提法针对国际关系提出,但主要目的在于使人们忘记阶级斗争,展示中共开展社会改革的信心;还有,和平崛起――这是一个引发广泛争议的说法,等等。此外,公众的争论焦点还集中在不平等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等,但可以指出的是,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成效的,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

记者:中国的私人经济领域的定义如何?可以把它与西方的私人经济领域相提并论吗?

戈德曼:中国的私人经济领域有着自身复杂的背景与实际情况。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任何高层领导人员任命都是由中共决定的,而占中国工业生产半壁江山的私人经济领域则具有三重性。首先是小产品生产;其次是分包生产;再次是与公务员或领导,尤其是地方政府相关的私人企业有关联,其中人际关系占主导地位。整体来说,形式是私人的,但是与国有经济领域仍有密切联系。例如,联想65%的资本由中国科学院掌控,中兴(ZTE)和海尔仍为国营。但这些企业的国际战略制定实施则是独立于公司行政人员变动的。因此说,中国政府笼统地对所有中国企业控制是不合理的。

记者:总理告诫国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这做何解释?

戈德曼:中共曾因寻找民主而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党内的混乱,如今党内部分人士再次提及,他们认为经济自由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应该使得个人权利得到巩固,这样有利于权力划分明确化。他们还认为,转型为民主社会与不同领域民众的意见表达是必要的……中共有意识地对这些讨论进行压制,温总理说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尚需时日――一百年左右。

记者:今年年初在上海的“清洗运动”和上面提到的党内人士讨论有关系吗?

戈德曼:这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上海的高官涉及挪用社保基金。中央这样做是做出一种示范――如此重要城市的高级官员如果背离职责,中共仍会毫不留情地随时将其正法。

记者:如今是否存在自由主义与限制性法律的冲突?

戈德曼:目前的确存在国外资本在华流通障碍这一现象,国内金融系统多由大型国有银行控制。然而,即使是国外投资者对这种“专断”现象感到无奈,他们的资本也正因此同时得到保护。整个经济法都是基于此制定的。问题存在于此项法律的实施缺乏管理机构,法官们仍很无奈,尤其是对问题。

记者:民族主义是否会东山再起?

戈德曼:我们需要正确考量这个问题。民族主义现象的说法,主要来源于教育体系中一种客观历史观的缺失。教科书都是本着思想理论体系方向编写,那时的中国受压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给中国灾难,日本更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1949年后,中国这页血泪史被静静地翻过。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并努力保护自身利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显得越发重要。所以,要用辩证的眼光看这种“民族主义”。

调查表明,中国民众的教育程度越高,对国际价值观体系的信任就越大。中国民众热爱和平,对国际问题的兴趣不很高。因此,民族主义并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

上一篇:与易明对话中国环境 下一篇:中国制造:“危险玩具”再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