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爱 情汇蜀土

时间:2022-07-27 08:50:16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但也正是这样一场灾难将13亿国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战无不胜的合力。正如一位华裔女星在好莱坞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是否有亲人在此次灾难中遇难,她说:“每一位遇难的灾民都是我的亲人。”

是的,我受难的同胞们,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灾难已经过去,伤痛亦会终止,日子还要继续。坚强乐观的灾区人民拭干了眼泪,开始重建家园。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有爱在,一切都可以重来。

重建不是一天的事情,更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所以,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段路,让我们一直陪着你。

崇州永远不会忘记河北人民的恩情

在河北援建崇州的过渡安置房施工现场,崇州市副市长刘荣华代表崇州市人民向来自河北的援建人员表示了感谢。在讲话过程中曾两度深深鞠躬,她动情地说:“崇州永远不会忘记河北人民的恩情。”这个场面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自“5・12”大地震发生之后,灾情时刻牵动着河北人民的心,抗震抢险、踊跃捐款,燕赵儿女不甘人后。2008年5月20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1次会议决定,要用3个月时间,组织全国各省(市、区)为四川地震重灾区建造100万套过渡安置房,其中,分配给我省6万套的任务。重建的号角吹响后,我省更是第一时间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紧张工作中。妥善安置灾区受灾群众,解决临时性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5月21日我省召开 “河北省支援四川灾区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我省将为灾区建造安装6万套过渡安置房,总建筑面积约为126万平方米。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主持会议,并对援建工作提出总体要求,他强调,要做到数量只能多不能少、质量只能好不能差、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6月4日,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第二次赶赴崇州市研究安排对口援建工作,进一步了解崇州受灾情况,并慰问灾区群众。中午,宋恩华一下飞机,就在崇州市政府副市长刘荣华的陪同下,急切赶往受灾较严重的怀远镇,察看灾情,询问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状况,研究援建工作。宋恩华看望了正在摄氏三十多度的高温下奋战的广大建筑职工,并听取了有关过渡安置房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他对广大援建职工付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过渡安置房屋建好,早日让孩子们有一间安全的教室,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晚上,宋恩华一行召开援建工作座谈会,了解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中的困难。

为了让灾区的群众早日住进新家,我省在四川援建过渡安置房的9000名建设者连夜奋战数十天,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迎来首批入住灾民。6月5日上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河北省建设厅厅长朱正举及成都市、都江堰市等领导专程来到秦皇岛市援建的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心小学过渡校区建设现场,看望工程建设者,并为援建突击队授旗。授旗完毕,仇保兴副部长在工程现场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河北省在援建过渡安置房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认为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援建工作推进有力,走在全国前列。截至6月15日,河北省援建安置房累计完成18226套,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6月15日前完成1.5万套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

少睡一分钟,让灾区人民早住一分钟

“少睡一分钟,让灾区人民早住一分钟!”这样质朴有力的标语,醒目地挂在河北援建的施工现场,你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施工的紧张气氛和河北人民的真情实意。作为曾被地震重创过的省份,河北得到过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感恩的河北人民希望尽快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5月23日下午,邢台市首批200人援建队登上了支援灾区的专车,这也是河北首批赴川的援建队。截至6月10日,邢台援建队基本完成该援建点1073套安置房援建任务,在河北各援建单位中创造了到达时间最早、建设速度最快、交付使用最先的突出成绩。他们创造的背靠背布局安置房新模式,大大缓解了灾区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他们建设的“邢台村”引起了全国援建单位的关注,是因为他们的建设集中体现了“科学援建、节约援建、有效对接、高效建设”的安置房建设新理念,促进了安置房建设工作的开展。

援建对接工作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之中。6月7日,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一行又来到平武县,与县委、县政府正式对接。双方就对口援建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宋恩华在座谈中指出,平武灾情严重,援建条件艰苦,但河北省一定会把支援平武建设作为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河北省必举全省之力倾心而为。

面对灾情,我们互相感动

援建队员们“人停机不停”地倒班连轴工作,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因疲劳和水土不服他们腹泻闹病,更饱受蚊虫叮咬,身上起满了红包。退居二线的人员主动请缨来了;甚至还有人一天打两支胰岛素,却在工地上像壮小伙子一样地干活……这样的举动感动着我们,更感动着灾区的人民。

河北邯郸援建突击队负责崇州三郎镇天国村、欢喜村两处工地的援建任务。自从赴川以来,指挥部领导每天盯紧工地,吃住都和工人在一起,900多名援建队员更是以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动力,废寝忘食,加班加点,甚至带病带伤坚持施工。端午节前后,突击队连续几天收到崇州三郎镇灾民送来的鸡蛋、肉、油以及写满感谢祝福的横幅,1000多名当地师生无以表达自己的心意,拿出自己省下的鸡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把最美好的祝愿描绘在鸡蛋上:有人绘制出一个红心,有人绘制出美好的新家,有人绘制出手拉手、心连心……援建队员捧着这煮熟的鸡蛋舍不得下口,青年突击队员陈春雷激动地说:“我要使出浑身力气,让灾民早日搬入新家!”

6月10日,在河北省援建竣工的崇州市怀远镇“鸡冠山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6个重灾市(州)和全国23个援建省(市)建设系统的负责人,来到这里进行现场观摩。河北省援建过渡安置房驻四川指挥部指挥长、省建设厅副巡视员梁军就我省援建工作作了经验介绍。自5月21日实施过渡安置房施工工作以来,河北省援建过渡安置房驻四川指挥部始终坚持以满足灾区群众需要为最高原则,以受灾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满意为第一标准,按照“解决急需、实际有效、积极努力、灾民满意”的方针,制定出符合当地习惯、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技术实施方案,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土地使用率。河北省上万名援建工作者,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不讲条件、不讲困难,攻坚克难、日夜奋战,安置房施工工作快速稳步推进。在当天中午召开的四川省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荣面对23个援建省市负责人重点提到河北。她说:“河北开展万人大会战,昼夜大奋战,进度快、质量好、标准高,为四川地震重灾区居民的安置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震救灾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就是心系祖国、情牵人民的精神,就是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战无不胜。众志成城,天灾让我们的手握得更紧。几年后,一座座崭新的城市村庄必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燕赵儿女会与灾区人民共同承担这项光荣又艰巨的使命。

上一篇:沙城中学:梦想起飞的地方 下一篇:抢险救援履使命 赴汤蹈火铸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