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茅台 第5期

时间:2022-07-27 08:07:39

赵晨又不平静了。

一槌落地,一瓶汉帝茅台在贵阳以890万元人民币成交,新酒王诞生。拍卖场中所有摄像机对准最后举牌的那位年轻人――在国内有“茅台收藏第一人”之称的赵晨。

“大家说起这个890万,我一点不敢纠正,实际900多万,因为加上2%的佣金。说都不敢说,缩头乌龟一样。”赵晨无比委屈,因为拍下这瓶酒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此人是什么来头?为何肯花天价拍一瓶酒?所有人拿着显微镜研究这个刚过31岁的年轻人。据说他家藏茅台陈酿不计其数,和茅台酒厂高层关系熟稔。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茅台拍卖会,总是和“酒王”的新闻有关――2011年1月2日在南京举办的一场拍卖中,赵晨以146.5万的价格拍下一整箱12瓶1985年的“酱瓶茅台”。

有人从中嗅出了一丝炒作的嫌疑,调侃和诛伐都指向了他。

“这瓶酒是我替一个朋友拍的,连夜就送过去了。”赵晨解释道,他说话带着江淮人特有的慢条斯理,脸上常挂笑容,但提到热拍这个话题,总是会沉默一阵。

预算是1500万

“我开始是想看一下摸一下就行了。”赵晨翻着一本有关马未都的杂志,看到一张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图片,突然很有共鸣地感慨。

“元青花有过3亿多的成交记录,马未都知道这个东西要拍卖,就到现场去看一下。他买不起,但始终要到现场去看一下,摸一下,他觉得死都没有遗憾。然后当拍卖叫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把牌子举一下,在没有加价的时候,就比如这个拍到500万,后面600万没拍上来,那一秒钟,半秒钟,甚至0.1秒钟,这个东西是属于他的。”

赵晨抱着这个心态去了贵阳拍卖会。他知道,汉帝茅台酒只能通过这样的机会见一次。汉帝茅台1992年出厂,当初只有10瓶面世,一瓶造价10万美元,赵晨打电话问茅台酒厂,在厂里上班20多年的工人都没见过。他又辗转打听,现在还剩两瓶,除了上拍卖台的那瓶,另一瓶在酒厂、仁怀县还是仁怀市都还有争议。

下飞机到了贵阳拍卖公司,赵晨头一次隔着玻璃窗看这瓶汉帝茅台,并没立即想拥有这件珍品。晚上人都散了,工作人员也下班了,会长把汉帝茅台摆在他面前,赵晨立刻被震撼了。

“给你描述一下,这么宽,这么高。”赵晨边说边做手势,比出大概30厘米见方的样子,“玉玺盒子一样,青铜,包装盒铜铸的,外面都镀金,试想这么大的石头,它多重,那么再换成铜呢?”

盒子雕刻得十分精美,赵晨想把它拿起来,看一下底款,一只手没拿动,用两只手拼了力气,才把它抬起5厘米高,就不敢再拿,怕万一摔了。然后按了一下按钮,盒子就打开了,里面两只青铜酒爵,酒瓶正面龙头里衔的珠也是纯金的。赵晨一下子心动了。

“我曾经想过买,这个东西底价260万,加2%的佣金,就是300万。就是没有人叫价,它就已经300万,我个人买不起,如果非要买,就要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都卖掉,但是短时间我完不成。”这几年赵晨把经营广告公司赚的钱都换成了一瓶瓶茅台。

晚上,他和贵州的酒友聚会,仍念念不忘那瓶汉帝茅台。“贵州好多大老板,房地产开发商等都是玩酒的,有人就和我说,你差多少钱,我给你补齐,你什么时候还我都行。”大家从晚上七八点,聊到夜里一两点,赵晨纠结了很久,最后无奈地决定,“人是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不可能都有。”

“但我非常希望这个东西能留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我和你关系好,你有钱拍下来,我随时去你家看。”

赵晨联系了一圈身边的藏友,但明确告诉人家,如果是投资就别考虑了,因为三五千价位的酒,明年翻一番容易,但汉帝茅台已经涨到头了,升值空间并不大。

“但普通的酒你有再多有什么用呢?你就是有一仓库的新茅台,人家藏友来了肯定不会去看的,但你只要有一瓶汉帝茅台,你就是酒王。”一位张姓朋友被他说动了,赵晨给了对方1500万的上限,这笔预算又让对方陷入了纠结。

“到拍卖开始一个半小时,我们还在不停打电话。因为钱太多了,这个1500万就是买个文化象征,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如果你懂这个,你可以买,但你不懂,你没到这个境界,不敢去买,再有钱,不懂不敢买。”

一直到汉帝茅台开拍前20分钟,两人才下定决心举牌。

“不该由我去举那块牌子。”赵晨又是一阵沉默,他没料到这个动作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争议。“但那时只有20分钟,找不到人帮我们举牌。大家都不想这么高调引人注目。当时太喜欢这个东西,只好硬着头皮举牌。”

一个市场太热,人们习惯性就会去找“热源”,赵晨赶上了。

谁在收藏茅台?

钱淹脚背的年头,热钱没过艺术品,造就了亿元书画;没过红酒,造就了拉菲奇迹。连盐都能被炒上天的年头,茅台拍出天价,似乎没什么好奇怪的。

“五几年的老茅台,别说跑几两酒,就算一只空瓶子,不上拍卖台,圈子里内部交易的价儿,绝对超过一件清中期的中件瓷器。”赵晨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各种茅台,赵晨看着这个市场逐渐兴起,打交道的对象,也从民间藏友,酒贩子,到现在的拍卖行,典当行。茅台客的搜酒地图上,最重要的是贵州和北京。

“老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三省,茅台酒厂以前在东北有很大的配额,东北的茅台都集中到北京。北京本身政治气氛浓厚,领导爱喝茅台,部队也都是以茅台宴客。现在北京专职和业余的酒贩子至少有5000人。”

“以前叫酒贩子,现在叫专业搜酒人士。”看来茅台涨了,从业人员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2000年以后,专业藏友涌进了茅台市场,据赵晨介绍,随着网络发展成熟,2005年有藏友在山东泰安创立了华东烟酒网,茅台酒友可以在网上交流交易,现在专业的藏酒论坛已经发展到五六个。

这一切都是茅台热拍的前传。

茅台第一次走上拍卖台是在2004年10月,茅台酒厂在某个活动上拍卖了一瓶“葵花”酒,以10万元成交。“以前是比如普洱专场顺便拍几瓶茅台,量很小,专门开茅台专场是最近几年的事。”

“懂酒的人去民间搜,不懂的上拍卖会拍。”赵晨的收藏中来自拍卖台的数量很少,偶尔会在藏友圈子里交换酒,“价格比拍卖会低一些。”但更多的还是自己下去淘酒。

2006年,赵晨去贵州淘酒,听说有位省政府的退休老干部家中有瓶老茅台。赵晨登门拜访,可老人就是不愿将酒拿出来。无计可施,赵晨只得恳求着说看一眼就成。架不住赵晨死缠活磨,老人最终拿出了这瓶酒。赵晨一看,眼睛都亮了,竟是一瓶1956年的繁体“五星”。他将这酒的名称、特点、背后的典故一一说来。老人听后立马拍板:这酒给你算是最好的归宿。

“一瓶七八十年代的酒当时只要1000多,现在涨到三四万,这瓶酒老人家开口要2万,我说这酒肯定

会涨,你以后肯定会后悔,我多给你一万,3万成交。现在已经涨到150万。”

5年上涨50倍,回报率就连房地产行业也望尘莫及,热钱嗅到血腥味,迅速挤入这个市场。“茅台市场刚刚兴起,价格还很便宜,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逢低吸纳。”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全国茅台藏酒超过一万瓶的藏友,好几个是做房地产的。”赵晨透露,“不过他们未必完全是为了投资,对这些人来说,一顿宴请开一瓶几万块钱的‘三大革命’或‘地方国营’,既有这个需求,也完全消费得起,这批人有些是终端买家。”

据说,茅台会所在北京低调地运营了两年,会员以政府官员为主,也有企业家和文化名流学者。坊间传说,入会的门槛是正部级。

玩的是文化

“世界三大名酒,法国的白兰地,英国的威士忌,中国的茅台。白兰地和威士忌,方圆几百里产出来的都叫那个名字,茅台是茅台厂产出来的才叫茅台。茅台镇产出来的都不叫茅台。”

在拍卖会上出尽风头也受尽争议,他并不轻松,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我的兴趣在于研究酒。”几年前,他便开始收录茅台酒资料,他编纂的《茅台酒收藏》已经出到第二版了。

某个法国人说过,喝红酒是在喝人类流动的历史,因为你手上那杯红酒,它的原料和酿造工艺和路易十四喝过的一样。一瓶酒中包含着历史,当宏大叙事的事件以某种值得玩味的方式体现在寻常器物上,这大概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1958年和1959年的茅台拍出天价,但很多人估计,这两年茅台的产量比想象中高。因为这两年正是“大放卫星”的时候,茅台未必能幸免。

赵晨讲了一个故事。在西南工作大会曾经接见贵州省委副书记周宁,问:“你们茅台是用什么神水?”周宁就是怀仁县的,他灵敏地接口,“用四渡赤水那条赤水河的水。”哈哈大笑,这么好的水就搞它一万吨,让全国人民都喝到。

于是在贵州找了一个海拔气候等和怀仁一模一样的地方,把茅台厂的生产流水线复制过去,研究了4年,茅台没研究出来,倒是另一个酒被研究出来――珍酒,后来也被列入中国名酒。

《茅台酒收藏》中有一张小画:桌上摆着一瓶葵花茅台,瓶口打开,旁边一碟四只熟螃蟹,其中一只肚子朝外,是只母蟹。这张画看上去是一张普通的静物,但上了年纪的人都会会心一笑。“这幅画是讲1976年粉碎,全国人民喝酒庆祝,那四只螃蟹再也不能横行无忌了。”

“过段时间佳士得拍卖巡展,会到上海、香港、北京,给我们四个送拍名额。我准备送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各一瓶,四瓶代表中国四个时期。”

“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浮躁,挑毛病非常多,比如做件好事,都会有人骂你,不管你做什么,总有人指责你,我最近在认真思考,就是不管讲什么商业价值,都离不开文化价值。”赵晨点点头,又点点头。

上一篇:与罗杰斯共进晚餐 下一篇:我一瓶茅台也没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