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菜”茅台鸡

时间:2022-10-27 02:18:34

公馆菜,顾名思义,是旧时公馆殊的家宴菜品。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旧时代社会贤达、文化名流、达官显贵会聚之地。这些人所居住的宅院,被称之为“公馆”。其主人对烹饪技艺极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这些菜品逐渐形成了川菜菜系中文化含量高、刻意追求味美、讲求滋补、技艺精湛的“公馆菜”,它包含着浓浓的西蜀历史和风土人情,集萃着“川、粤、京、苏”等菜的精华。

1915年蔡锷成立护国军,通电讨伐袁世凯。1916年蔡锷任四川督军,接着又任四川省省长,率左翼军司令、云南军的罗佩金,右翼军司令、贵州军的戴戡进驻成都皇城。戴戡喜酒,军中必备茅台酒,他的一个幕僚投其所好,献“茅台鸡”以及烹制之法。戴戡食后,喜形于色,便常依此菜款待同僚。1917年,川、黔两军在成都巷战,据传戴戡每战必食此品,以壮行色。

本品在烹制时,一般均用上好的白酒,以避其苦味,但不能达到醇香的效果。“茅台鸡”,顾名思义,必须使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出产的正宗茅台酒,才能称为“茅台鸡”。1939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四川青城山“上清宫”,曾将友人馈赠的两坛茅台酒烹制全鸡招待友人。吃过这道菜的人回到成都后,对美食家谈起此菜,于是此菜渐渐在成都流传开来。有垂涎此菜者,专程赴青城山意欲向大千先生寻味,大千先生调侃道:“请带几坛茅台酒上山”。

茅台是享誉中外的名酒,用此酒入菜肴,此菜肯定不同凡响。本菜品是由贵州军阀传入成都,当时,滇、黔军的权势使本品在成都享有很高的盛誉,成都各家公馆纷纷仿制此菜,但不一定使用茅台酒,而以川中名酒如“绵竹大曲”、“五粮液”等代替,效果亦佳。此菜属咸甜味型,雏鸡肉嫩鲜美,动筷脱骨,酒香与菜香融而为一。此菜的风味,重在一个“酒”字,用贵州名酒,则是黔中风味;用四川名酒,则是川菜风味;如用劣质酒,则出现苦涩难以下咽之味。

此菜咸甜酒香型。诱人食欲,有未吃先醉之妙趣;雏鸡与辅料相配,肉嫩而易消化,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极高;适合各种宴会,对年迈或体衰者有滋补作用。

原料:童子鸡1只(约1250克),猪排骨300克,贵州茅台酒、红葡萄酒、葱、姜、精盐、特制高汤、曲酒、糖色等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童子鸡宰杀后去内脏,整鸡放容器内用姜、葱、料酒调味。猪排骨砍成6厘米长的小段,放沸水除净血水,去尽浮沫。

2・锅置火上,放油,油温六七成,将童子鸡炸成牙黄色后捞出,用一小方纱布将炸过的童子鸡包裹好。

3・炖锅置火上,放入鲜汤、鸡包,猪仔排,加糖、川盐、红葡萄酒、曲酒、姜葱、料酒、特制高汤,文火煨熬至鸡肉熟而不烂,汁浓且色泽红亮。

4・将煨制好的猪排骨摆放盘内,打开纱布取出鸡,放排骨上面,浓汁加料酒,再自然收汁,淋于鸡上。

5・用喷壶将茅台酒喷鸡周围上下,即成菜。

制作关键:

1・做这道菜最应注意的是,童子鸡不能炸得太老,否则,鸡的颜色会变暗,味也会变苦。

2・用纱布包裹鸡时,鸡头和鸡颈要摆正,并将鸡包翻动,这样才能使鸡着味更均匀。

3・此菜是一道名贵的咸甜酒香味菜品,因而,如何在咸味的基础上调出酒香,是做好此菜的关键。酒可分数次放入,使鸡不断地吸收酒香味,这样鸡汁就更加醇厚芳香。

上一篇:一个人的下午茶 下一篇:美不胜收话酒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