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互信\合作\共赢的教育局面

时间:2022-07-27 06:55:53

营造互信\合作\共赢的教育局面

摘要:家长会,是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契机!开家长会,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搭建一个教育平台,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努力。

关键词:家长会 班主任 学生

作为一个高中班主任,接触大大小小的家长会也有很多次了,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年级内统一组织的,也有自己组织的。当然,也有小范围内的。但是,无论哪一种,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搭建一个教育平台,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努力。因此,评定一次家长会成功与否的标准,仿佛不是班主任讲了多长时间,提到了多少学生的多少事情,而是会后家长能否根据这次会议调整一些哪怕一点对学校工作有利,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策略。因此,我认为,对班主任而言,开完一次家长会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反思的开始。

一、真诚坦荡,达成思想共识

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对于某些教育问题的认识,有时候是存在分歧的。例如,班主任经常强调的教室卫生和宿舍内务问题、学校里抓得很严的学生持有手机的现象,家长往往受孩子的影响而产生一些想法;再如,有的学生在自习课上以学习英语为借口使用“好记星”“MP3”看电子小说,总是引不起家长的重视。我始终认为,这种分歧是由于彼此之间不同的角度造成的,是正常的,而这种两种角度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交汇点,班主任和家长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能有好的发展,各方面的素质有一个大的突破,为今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前,每次家长会后,学生在我重视的很多方面根本得不到改善。例如,往往家长会后不长时间,我就能抓到学生仍然持有手机,细追究之,有的学生说,家长在会后跟他说:用手机的时候小心点,不要让老师抓到。诸如此类,家长会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本学年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改变了策略,会议开始后,我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分析了高三的重要性,我谈到:这一年是在学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希望的百分百,孩子是家长忙碌工作的很大动力。作为班主任,我非常理解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迫切心情,一定会认真工作,保证学生能有一段美好、充实的高三生活。说完这番话后,我明显能感觉到台下家长情绪的变化,我和家长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然后我继续谈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把握好高三这一年的大好时光,对于明确禁止的一些事情不是为了减少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成本,不是为了推卸管理的责任,而是真真切切的为了尽量的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次家长会后,我发现,班里悄悄的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二、巧妙迂回,走进学生心里

我清楚地记得,每次在班中宣布开家长会时,许多学生眼中往往透露出一些黯淡的眼神。这些学生,就是那些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同学,虽然有时候他们在班里同学面前看上去比较乐观,满不在乎。但是,一到家长会这种场合,他们也会有着一种“酸溜溜”的感觉,他们渴望在家长面前得到肯定,渴望在其他家长面前给自己的家长挣足面子。

基于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在班中宣扬:一个人是否优秀,成绩只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我又在家长会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挖掘他们在生活中的优秀品质,有的时候甚至用一些诸如“非常好”、“很优秀”、“我特别喜欢”之类的词语去形容他们。当然,还要适时地点出一些缺点。我能想象,家长回去兴高采烈地向学生描述班主任老师如何如何欣赏时学生的高兴劲。这种迂回的战术,有的时候真比我直接点出学生的缺点甚至一段长时间的谈话来的有效些,问题解决的也更有针对性,同时,我还收获了非常宝贵的师生感情。

三、将心比心,争取以心换心

可能也是到了高三的缘故吧,无需动员,每次家长会来的家长都特别齐,无论是市区还是偏远乡镇。很多时候,有些学生的父母一起参加。个中原因,都很清楚。越是这样,越是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因此,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准备很长时间,怕对不起远道而来的家长们,怕有什么遗漏,怕有哪一句话说的不到位造成家长们的误解。会后,很多家长会围在我周围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有时候真的是不胜其烦。但是,看着他们真诚而急切的目光,什么烦恼也消失了,就设身处地的和他们交流。其实,如果我们真诚的和他们交流,我们至少有三个收获,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找好突破口;二是和家长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试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取得家长的支持,还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把握不住呢?三是我们可以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一些认识误区做出解答,在工作上争取主动。因此,设身处地的为家长着想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四、征求意见,消除自己的认识误区

家长会不仅是要向家长展示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其实,我在班级工作的认识上很多时候是存在误区的。比如,有时候我看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比较刻苦,但回到家里却根本不学;有的学生在学校非常有礼貌,在家确是小霸王。而且,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在学校里面对40多个学生,而家长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在许多方面我们的观察力是不如家长的。

同时,很多时候,学生回家与家长们的交流往往反映我们在学校工作的一些失误。我们要想把班级工作搞上去,必须要勇于面对这些失误。所以,我每次家长会都会准备一张“征求意见表”,通过这一手段,我的确对有些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认识到了很多没有认识到的问题,也收到了很多非常恳切的意见,同时也促进了我的工作。

家长会,是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无疑是家长会中最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家长会的准备过程,更要注重开动脑筋,真正地把家长会当成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通过自己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使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绚丽的青春。

上一篇: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关系的开放 下一篇:细节――沟通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