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浅析

时间:2022-07-27 01:43:04

建水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浅析

[摘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发展壮大 农村 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水县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辖8镇6乡142个村民委员会,1562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业总人口44.71万人。集体经济总收入10655.57万元,资产总额53110.33万元。经济空壳村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有5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有经营收益的村8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其中:5万元以下的村4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5~10万元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10~50万元的村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50~100万元的村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因此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逐渐兴起,专业合作经济方兴未艾。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乡镇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模糊,引导扶持不力;有的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发展途径,呈萎缩趋势;一部分集体经济管理不善,资产流失,债务沉重;有些村无集体收入,经费短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困难。这些状况如果不尽改变,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

二、制约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成因

1 实行农村费改税后,村级集体固定收入大幅度下降,集体经济来源渠道不多,缺乏必要的项目资金,致使当地优势项目工程难予启动。

2 部分村干部开拓创新意识能力不强。思想不开阔,思路不明晰,缺乏开拓精神,甚至于墨守陈规、吃老本,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对发展新项目缺乏胆量,怕承担风险。

3 实行村民治自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部分村委会领导帮子不团结,相互斥台,有的新选上任领导干部管理水平有限,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使当地自然优势条件较好的村得不到更好的发挥。

4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氛围不浓。尤其是有一些农民群众受文化素质、小农意识的影响,处处都是个人利益为重,有集体积累想办法分光吃光,集体经济意识淡薄,从心里上、行动上排斥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

5 村集体资产管理不严。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限,对领导不符合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批条不敢抵制、听之任之,服从了事,严重制约了集体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影响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关心的信心。

6 部分村级交通不便、网络、信息滞后不灵,资金、人才缺乏。

7 债务沉重。有部分新官上任,不因地制宜求发展,而是首先是政绩优先,配套项目工程繁多,不得不举债行事,给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1建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我县在争取省、州两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县、乡两级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2005年至2012年全县共争取省级扶持项目专项资金196万元,共扶持了20个村民委员会,目前部分被扶持村民委员会已初见效益。

1.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严格按照“三个确保”和“由县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监督使用”的要求保障资金足额到位。

1.3要整合资金

有关部门要整合资金,及时调整投入结构,各种专项资金和项目投放要适度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倾斜。

1.4要尽力化解村村级债务

要切实组建机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清收债权或通过增收偿还这、借款降息减债、核销减债等多种途径有效化解,并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村级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2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凡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集体企业和经济实体,税务部门要在规定时限内,主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办理减免手续。

3 合理开发资源性资产

允许村级在明晰土地资源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经营合作。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组织依法参与“四荒”资源有食洋不化偿开发,依法经营集体水资源、山林资源、矿产资源,参与水利工程和林业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服务和指导。

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创新管理

按农业部(农经发[2007122号)文件要求,积极创新“三资”管理机制,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开展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2008年成立了红河州第一个股份合作社一建水县临安镇城郊村委会第23组股份合作社。经二年多的运行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稳步发展,并于2012年10中旬底止,全县共成立了五家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涉及享有农户682户,人口2349人,总股份230390股量化集本资产总额4069.95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分配制度,并增加了村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公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5 切实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度,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乡镇数14个,占全县总乡镇数100%,已纳入代管的村委会数125个,占总村委会数88%,已纳入代管的村民小组数1039个,占总村民小组数66.5%。共代管集体资金总额17435.95万元。

6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各乡镇成立审计工作机构。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主要是对村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农经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以经常性审计、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等专项审计为主,对乡村干部任职期间违反规定给集体造成损失,或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应进行重点审计。纪检、监察及公安部门要紧密配合查处农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侵占、挪用、贪污、挥霍、截留集体资金等涉案问题,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7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05]170号)精神,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理顺思路,统一认识,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实施达到目标要求。

8 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

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各级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对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建立领导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扶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衡量乡镇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

2 是加大对村级“两委”班子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破除等、靠、要思想

3 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途径。一是搞好资本经营。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果园、水面、房屋、机械设备、水利设施等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尤其注重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种养殖、林果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四是推进村集体企业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

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条件

上一篇:巨丰葡萄定植及管理技术初探 下一篇:西瓜棚室生产重茬障碍控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