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0例

时间:2022-07-26 10:16:40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0例

[摘要] 目的 研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手部功能、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 R6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38-02

手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外科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皮瓣修复治疗,被众多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然而对皮瓣的选择对病人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相关临床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不但要考虑到手部美观,使各个功能及感觉得以恢复,同时要求供区创伤小。为研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7~55岁,平均(31.2±5.3)岁。17例挤压伤、6例交通事故伤及7例其他致伤;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59岁,平均(33.7±6.1)岁。15例挤压伤、9例交通事故伤及6例其他致伤。

1.2 临床疗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组: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主要以外踝和腓骨的小头连线当做轴线,以连线中点上方2 cm左右部位当做皮支穿出点,采取逆行方法选取皮瓣,关键要根据受损区域皮瓣的需求来进行切除,在整个切取期间要注意对切除的皮瓣给予相关保留,例如一些肌肉、血管以及神经,把皮瓣和受损区域给予相对应的吻合及覆盖等。对两组治疗后的病人手部感觉、微循环及功能进行检测,并给予对比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在临床治疗以后1、3、10 d对临床治疗部位的相关微循环指标给予检测,其中包含PU(血液灌注量)、WMT(白微栓)、VRBC(红细胞流速)、BFPI(血液流态积分)及LCSI(襻周状态积分),全部采取DM-1型多功能检测仪给予检测[1]。

1.4 临床判定标准

①手功能按照TAM评分给予评估,优: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良:改善程度在健康一侧的75%以上;可:改善程度在健康一侧50%~75%之间;差:改善程度在健康一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感觉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2.3 两组微循环指标对比

3 讨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不但会影响美观,同时对其功能状态带来较大影响,目前,对其主要采取皮瓣修复治疗,可是不同的修复方式其疗效也存在差异,特别是手术以后皮瓣成活率和远期功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皮瓣选取非常关键[3-4]。除此之外,临床手术以后皮瓣血液和氧气供应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环节,然而PU、WMT、VRBC、BFPI以及LCSI都是在临床当中经常对皮肤局部血液供应的观察指标,在一段时间当中改善程度能够当做临床检查和评估疗效的关键临床指标。

多项临床实践研究表明[5-6],手部软组织缺损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可使手部功能和感觉状态明显改善,且皮瓣微循环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非常明显,使皮瓣血液供应得到保障。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熟练的解剖学知识及精湛的临床操作技术是整个临床手术成功的关键;②要对皮瓣静脉回流给予高度重视,其静脉回流障碍是组织瓣坏死的关键诱因。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手部功能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使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功能显著改善,病程较短,无需二次手术,病人痛苦少、费用低、供区创伤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梅良斌,徐永清,朱跃良,等.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7):634-635.

[2] 李学渊,胡瑞斌,王晓峰,等.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J].解剖与临床,2011,16(1):16-18.

[3] 李学渊,滕晓峰,黄剑,等.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6):357.

[4] awamura K,Yajima H,Kobata Y,et a1.C1inical applications of free soleus and peroneal perforator flaps[J].Plast Reconstr Surg,2005,115(1):114-119.

[5] 修军,邵旭建,曲永明,等.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3):252-255.

[6] Geddes CR,Morris SF,Ncl igan PC.Perforator flaps:evolution,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J].Ann plast Surg,2003,50(1):90-99.

[7] 黄国英,牛国庆,黄东,等.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3):321-323.

(收稿日期:2014-07-20)

上一篇: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妇科急腹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