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北高原游牧人家纪实

时间:2022-07-26 08:18:41

康北高原游牧人家纪实

春天的扎溪卡大草原,草丛上偶尔点缀的彩色花朵宣告着高原绿色季节的来临,不久后,那些美丽的格桑花,或金黄或纯白,将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36岁的拥地身着束腰的金丝缎“查日”藏装从自家的黑帐篷钻了出来,帐篷外,海拔5200米处那无处不在的疾风吹得帐篷顶端的经幡“哗哗”作响。

抬头看了看阴云沉沉的天,她返身又进了黑帐篷。不一会儿,和她34岁的弟弟泽仁一人抱一个箱子重新走了出来,钻进离黑帐篷不远处的另一间白色的布料帐篷,在白帐篷内,姐弟俩放下箱子,从中拿出一些当地传统的手工服饰、各式各样袋装与纸质包装的高原药材和牦牛食品,――挂在帐篷中间拉起的一根绳索上。“我们还在过游牧生活,但旅游也搞起来了。这些东西就是供游客参观帐篷时选购的纪念品。”不像弟弟那样面对我的镜头一再躲躲闪闪,在县上政府部门工作的拥地落落大方。

黑帐篷里,拥地的一家

对于扎溪卡大草原上千百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而言,帐篷这种移动式建筑是最为普遍与方便的居住方式。拥地家现有帐篷三问,除了一间白帐篷用于旅游展示,另一间白帐篷用于堆放杂物外,一家老小八口人,生活起居全集中在黑帐篷中。只是采访中每当我习惯性用到“家”这个词来称呼她的黑帐篷时,拥地便会反复认真向我强调:“黑帐篷是我们和另一家人合租的,专门用于县上的旅游接待。”黑帐篷是用粗牛毛编织而成,经磨耐用,拥地55岁的父亲仁青讲道:“黑帐篷冬天比白帐篷暖和,防风也更好,我们都喜欢住。”但我们清楚这不是关键――拥地的黑帐篷与扎溪卡草原上其他的帐篷最鲜明的区别是它170多平方米的面积,这使之成为目前整个藏区最大的一间羊毛黑帐篷,号称“黑帐篷之王”。黑帐篷内的布局与设施,与蒙永锡1938年在《石渠现状素描》一文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帐篷正对大门的那一面墙上挂满了唐卡,下面长长的木桌上摆满佛像,佛像前酥油灯长明长亮,这是一家人的经堂。余下的空间以黑帐篷中心的一排火炉为界,左边是厨房、堆放用作燃料的牦牛粪与草料的储藏室以及砖块与水泥砌成的方形蓄水池:右边是码放茶包与青稞包的库房。夜晚,地铺散布于帐篷中央的火炉四处。

交谈中,拥地的妹妹、25岁的群错一直弯腰在帐篷的另一角铲取早已晾晒好的干牦牛粪片,这是游牧人家一年四季唯一的燃料。高高堆放的牦牛粪片堆上,随着她铁铲的运动激荡起一片片轻雾。打开炉边的铁门,群错将干牦牛粪片用力倾倒入炉中,牦牛粪的蓝色火苗跳动着从火炉中蹿了出来。拥地坐着的装饰豪华的箱床边,50匹总计1000余斤的青稞与50包茶叶整整齐齐码到了帐篷顶部。我问拥地茶叶有多少斤,她想了一想,摇了摇头笑道:“一条18斤,两条为一包。你自己算,就这么多斤了。”我又问:“雨天,帐篷内怎么办?”拥地一家人全大笑起来,“这是羊毛帐篷,一下雨,帐篷顶的羊毛会全部低垂下来并覆盖篷顶,把帐篷遮得严严实实,雨水顺着就流到帐篷外了。”拥地解释道。“只是到了冬天,要打雪。”拥地的外公、70岁的脱曲见我一脸迷惑,便起身拿起一根长长的木棍向上用力拍打篷顶。“冬天积雪压在帐篷顶,太阳一出来就融化,这才是麻烦事。”当然,除了这个麻烦,黑帐篷一到两年还要翻一次毛,所需的羊毛全是自家的。每到翻毛前夕,剪羊毛成为一项漫长而浩大的工程,170多平方米的黑帐篷,翻毛所需的羊毛量大得超平常人的想象。

游牧人的新鲜早餐

清晨6点,拥地从地铺上起身。摸黑穿好衣服,她小心翼翼走向帐篷的大门。推开厚厚的门帘时,她听见帐篷内又传出的OO@@声响,一回头,就着黎明依稀的光亮,她看见群错也起身了。勤劳的藏族妇女率先拉开了高原游牧人家一天生活的序幕。

周围的帐篷大多还浸润在展曦的宁静之中。一层又一层白雾笼罩着广袤的原野,远处山坡上,另一个游牧点依稀露出细小的炊烟。扎溪卡高原号称“六月飞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劲风急促地用力弹拔着帐篷的外缘,发出“哗哗”的声响。捆绑帐篷的粗绳索上缠绕的经幡在风中飞快地翻动。群错提着一个装奶汁的大木桶,两个人来到牦牛堆前,开始挤牛奶。牧业至今依然是草原人家的命根子,而游牧人家又总是以“挤牛奶”作为其一天劳作的开始。

回到黑帐篷,众人基本都起床了。拥地的母亲、50岁的德娃卓玛已把炉火升起,将鲜牛奶倒进一口大锅中。拥地的父亲、55岁的仁青拿出了打制酥油的木桶。夫妻俩一唱一和,相互配合准备做新鲜的酥油:牛奶稍微加点热,德娃卓玛一勺勺将它们倒入木桶中,仁青手拿藏语称为“卓罗”的长柄活塞,上下来回用力搅动。足足一个多小时过去,仁青已经搅动了近千次,而桶中的油水就在打击声中自行分离了,新鲜的奶油浮在了上面。他停止了搅动,抽出“卓罗”,德娃卓玛用手伸进桶内,金黄色的酥油一团又一团被取了出来。旁边,泽仁与小他两岁的弟弟华登正合力把桶中剩下的奶水倒入另一口大锅中,等一会儿,他们会将奶水煮沸,让之冷却后成为酸奶水,再把酸奶水倒入竹制斗形的滤水器中。水顺着滤水器流了下去,竹斗滤器中留下的便是白色而味酸的奶渣。“将奶渣晒干,可以就着糌粑一起吃,也可以制成奶渣饼吃。”仁青边为我倒着新鲜的酥油茶,边讲述着游牧人家早餐的习俗。

日光下,繁忙紧凑的生活

9点刚过,草原上的风势已经渐小,黑帐篷边沿的颤动愈来愈徐缓,太阳缓缓从东山爬上来,彻底照亮了沉睡一夜的大地。屋内,拥地家的长者、69岁的爷爷那翁与外公脱曲也起床了。德娃卓玛与群错在供台上换上清水,然后――点燃供桌上的酥油灯,红色的火苗摇曳闪动,铜制的酥油灯盏灯光下发出金属特有的锐利光芒。母女俩一脸严肃,一言不发,一排又一排的酥油灯亮了起来,在光线阴暗的黑帐篷内闪烁如星,墙壁上悬挂的唐卡因此更为神秘与威严。脱曲恭恭敬敬走到神龛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次次五体投地拜伏于地。

屋外,阳光终于刺破雾霭,茫茫的呷恩草原开始温暖与明亮起来。马群、牛群和羊群全都离开了棚屋和牛栏,悠闲地在草原上踱动。拥地一家人各自分工,开始了一天的集体劳作。华登从牲畜圈中牵出一匹膘肥体壮的马匹,熟门熟路在马背上安好马鞍,身子一跃便骑在了马上,高大的花斑马慢慢向前移动着,不时停下来打着响鼻。华登的任务是骑马赶着牦牛群和绵羊群去远处放牧,而拥地和泽仁两姐弟,在帐篷内开始了自家小作坊的生产。坐在靠近帐篷口的一台缝纫机上,拥地用上好的牛皮子缝制自家的特色旅游产品――皮包。“牛皮原料全是在成都买的,我自己裁好,上面再绣上花和藏式图案。”我奇怪她为什么不用本地的牛皮,拥地回答说是因为当地牛皮处理工艺太粗糙,没有外面买的好。谈及皮包的销路,拥地一脸自信:“好卖。外地来的游客会买一些,我们县上的机关工作人员也 喜欢。”

黑帐篷内,游牧人家的生活繁忙紧凑地展开。火炉边,德娃卓玛刚刚收拾好一家人早餐的碗筷,便弯腰从火炉旁搬出了一个石盘子,弹错端来了一盆子青稞,母女俩开始磨制青稞面了。“我家老人一个星期要吃一盆子新鲜的糌粑。家中有电动的磨面机,但老人们始终认为只有石磨子磨出来的糌粑面才最好吃。”拥地双脚熟练地踩着缝纫机的踏板,双手行云流水般上下移动着针头下的牛皮,笑了一笑,无可奈何地轻声说道。

自在的午后和炊烟弥漫的黄昏

相对于上午的忙碌,午后游牧人家的生活开始慵懒而自在。华登早早便从游牧点骑马返回了。脚蹬长靴、头戴羊皮帽的那翁坐在帐篷内的草地上,左手拿着一大块煮熟的新鲜牛骨头,右手从腰带取出藏刀,一片片切割着骨头上煮到八成熟的砣砣肉。帐篷外,脱曲与拥地8岁的儿子登珠在草原上玩耍嬉戏。爷孙俩围着几块石头垒起的野炊炉灶,脱曲用“口莫”吹着炉灶中的柴火。那是一个用牛皮制成的皮囊,上方收口处绑了一个特制的细铁管作为出风口。幼小的孩子显然对野炊并无多大兴趣,用双手顽皮地压了几下“口莫”,便起身飞快地跑进黑帐篷。脱曲大声用藏语喊了几句,但登珠头也不回,脱曲只能苦笑一下,一个人望着大草原对面的群山,静静坐着。

登珠再出来时,脸上已沾满白色的酸奶汁,手里拿着一根马鞭来回挥舞。渐渐凉了,风又突然猛烈地刮了起来,牛栏和黑帐篷入口前扬起了团团尘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漩涡”。云朵稀薄了,天空露出了淡紫的微光。下午4点,华登又骑上马,该去赶牦牛回家了。随着匆促的马蹄声,他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拥地家的奶牛这时已被群错赶回了家,拥地手里提着奶桶再次出现在牛群面前,她蹑手蹑脚地走近奶牛,屏声静气地说着安抚的话,双手温柔地在奶牛身上抚摸着。一桶又一桶的鲜奶被提进黑帐篷后,拥地与群错两姐妹把奶牛五只分为一组,每组分片捆绑在一根根长长的用牛毛编织起来的黑绳子上。

薄暮时分,晚霞把整个草原映成一片金黄。华登驱赶着黑压压的一片牦牛最后回到了家中,马的踝环和扣锁“叮当叮当”敲响了草原一天中最后的音乐。飞身下马,华登与姐妹俩将每五只牦牛也分为一组,一组一个小片区,一头一头排成队的牦牛,被整整齐齐拴了起来。晚餐的烟火旺盛地燃烧起来,耀眼的火光中,周围的帐篷犹如一头头黑色的巨兽。炊烟弥漫在草原的四处,宁静又重新回归扎溪卡的大地。

这是属于呷恩草原的宁静。不久,满天星光下,犹如一只巨大摇篮的扎溪卡大地上,游牧人家将在“摇篮”中幸福地进入梦乡。

上一篇:大块头制造大快乐 下一篇:有水的地方就有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