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的黄昏

时间:2022-08-04 08:02:51

【摘要】――摘自(爱尔兰)希尼《铁匠铺》 铁匠在今天越来越少了 “叮当、叮当……”一个健硕的汉子在打铁。通红铁条在铁锤重击下,由暗红而玄黑,汉子专注地凝望着慢慢变形的铁条,思考着...

铁匠铺的黄昏

我所认得的只是一扇通往黑暗的门。

门外,旧车轴和铁箍在生锈;

门内,被锤击的铁砧发出短促的鸣响,

还有火花,那不可预测的扇形尾巴

或者,一只新蹄铁在水中变硬,嘶嘶作声。

――摘自(爱尔兰)希尼《铁匠铺

铁匠在今天越来越少了

“叮当、叮当……”一个健硕的汉子在打铁。通红铁条在铁锤重击下,由暗红而玄黑,汉子专注地凝望着慢慢变形的铁条,思考着什么。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拉着风箱,痴痴地望着熊熊炉火,也在思考着什么……这是我虚拟的一个场景,朝代应是魏晋,汉子就是“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书生就是向秀。

也许是我景仰的嵇康好打铁的缘故,多年来,我对乡村铁匠一直怀有特别的敬意,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他们的寻找。

可是这寻找,却越来越难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几乎所有乡场上都能看见铁匠铺。铁匠是乡村的魔法师,虽终日面对一座炉火,但一把把散发出铁味、经他们的手反复锻打出的农具,却亲证了每一个播种与丰收。取暖、照明、熟食之外,是铁匠发现了火的又一种伟大用途。但是上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市场对农具的需求日益减少,很多入不敷出的铁木社难以为继,濒临破产。时至今日,想找一家铁匠铺子拍摄采访,都费了我们好大力气。最后好不容易打听到,成都双流县黄龙溪有一家,至今仍在打铁。

古镇黄龙溪因古谚“黄龙渡青江,真龙内中藏”而得名,铁匠铺位于复兴街16号,对面并排着两家饭庄,一家叫“珍珠豆花”,一家叫“樊记肥肠粉”。复兴街为百年老街,虽古色古香,但商业味很浓,一家挨一家全是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铺。铁匠铺蓝底白字的望子因为不协调,反而特别惹眼。

师傅王世旭,57岁人,打铁40年,先后带了八个徒弟,但已全部改行,大多当了建筑工地的小包工头。“既然你们来了,我就露一手铁匠的绝活。”人手不够,他便叫对面“樊记肥肠粉”的老板樊春明帮忙。樊老板看上去和王师傅年龄差不多,想不到的是他也曾打了几十年的铁,这些年黄龙溪大力发展旅游业,樊师傅与时俱进,改行当了饭庄的跷脚老板。毕竟在铁匠铺摸爬滚打几十年,闻惯了铁味,他爽快答应给王师傅当助手,不过就要午饭后才来。

铁匠的祖师爷是太上老君

王师傅的铁匠铺约二十来平方,比我见过的火井镇老庾师傅的铁匠铺和平乐镇王长寿师傅的铁匠铺都要大。炉灶、风箱、铁砧、铁锤、火钳、煤炭、需要锻打的铁器和已经锻打成型的铁器,是铁匠铺全部家当和摆设。跨进铺子,风箱旁边墙壁上贴的一张红纸吸引了我。略显陈旧的红纸上用毛笔写着:“太上老君神位开炉大吉”。

王师傅告诉我,就像木匠要供奉鲁班一样,凡铁匠都要供奉太上老君,过去每逢农历五月二十,铁匠们都要休假一天聚会祭祀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我们铁匠的祖师爷!”这个传说王师傅是听师傅的师傅讲的。据说太上老君有一手打铁的好手艺,一天,一个人去讨教,见他不用铁砧,竟把烧红的铁块放在膝盖上锻打。来人吓坏了:“你这般打铁,不怕把皮肉烧焦吗?”太上老君哈哈一笑:“有什么可怕的?铁块烫去我一层皮,我就打去它一千层皮!”从此,不仅铁匠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那些铜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也跟着祭拜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太上老君够有面子,拜他为祖师爷的铁匠从旧社会起就是颇有地位之人,比如四川著名的袍哥组织,是铁匠就可以加入,而理发师、洗脚工之流就不准加入。

到了新社会王师傅们当铁匠时,打铁的日子也很滋润。“当时我们的收入,比双流县委书记只少一元钱。书记每月工资七十元,我们每月收入可以达到六十九元!每生产销售一把锄头,政府还要补助我们八角钱。那时,猪肉价每斤六角八,大米每斤才八分二,每月收入近七十元,你说高不高?我们镇上的书记每月才二十多元哦!”王师傅边说边把左手伸向我:“你看这只‘英纳格’就是当时买的,都戴三十多年了,走时还相当准。花了我一百多块钱,当时黄龙溪还没有一个人戴!”王师傅感叹道,对当年的大款生活颇有些留恋。

可惜,王师傅大款般的铁匠生涯仅几年便烟消云散,风光不再。1975年夏天,因为营养严重不良,王师傅打铁时多次晕倒――打铁是个体力活,一个月才半斤肉,身体哪吃得消!

铁匠这口饭实在不好吃

打铁这种原始锻造工艺,虽然落后,但很实用;虽然简单,但不易学。王师傅16岁便进了黄龙溪铁木社,师从葛崇德师傅。刚开始,他只能站在旁边看或拉拉风箱,同时仔细观察师傅的每一个动作。外行人有所不知,千百年来,打铁时铁匠师傅是不讲话的,他们像铁一样刚毅沉默,双目圆睁,牙关紧闭,只通过不同的各自早已心领神会的手势传递要领,等徒弟们自己琢磨。

“王世旭,你小子想吃‘红烧肉’吗?给你一块尝尝!”每看到王师傅犯错误,葛师傅就会用火钳夹着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伸到他的眼前。王师傅怕了,教训也就深刻了。在我等看来,葛师傅这种教育方式颇似禅宗式的棒喝。

铁匠铺只要打铁,屋里就很热,夏天更是要命。师傅在汗流浃背打铁时,徒弟就在一旁给师傅不停地扇扇子。天一亮就开始劳动,要一直干到黄昏……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学艺时光,王师傅分外感慨。

曾几何时,成为一个木匠、篾匠或弹花匠,是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但想做铁匠的却少之又少,因为打铁需要铁匠铺这个特定的场所,它画地为牢的劳作方式,超负荷的体力付出,比做一个在田间地里躬耕的农民还要辛苦、劳累。而且,一个乡村铁匠还得懂很多知识,首先是必须要熟悉的八道工序:捡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回火、泽油。前七道工序是必须的,而泽油有的铁匠师傅会用,有的铁匠师傅则将它省去了。所谓泽油,即在锻好的铁器回火后,趁尚保有的高温迅速将一块猪肉或猪皮贴于器具反复摩擦,将渗出的油涂抹在器具上。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器具的光洁度,还能使器具即便闲置铁匠铺无人问津也不致生锈。

除了这些工序,铁匠还要懂得二十四个节气:“小满正栽秧”,这个季节你就该打镰刀、棍棍耙、刀刀耙了;“寒露秋分霜降麦”,点小麦、点胡豆的季节到来,你就该打锄头、杵子了……此外还要了解当地的土质,土质的不同,对锄头宽窄、大小、重量的要求也不同。

王师傅说,铁木社后期,铁匠铺已并非完全是手工打铁,但这些年黄龙溪发展旅游业,说是机械化打铁噪音太大,有损古镇形象,王师傅只好把机器设备卖了,重回手工打铁的原始状态。“2006年,镇上还有两家铁匠铺,如今就我这一家了,而且,手下的弟兄早已离去,只剩我一个人光杆司令。”说这话时,王师傅乐观的眼神流露出些许伤感。

传统铁匠手艺出路何在

午饭后,樊师傅笑眯眯来到铁匠铺。开炉的时刻终于盼来了。

王师傅走到炉前开始生火,樊师傅拉起了风箱。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仿佛一个舞者在尽情舞蹈。炉火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王师傅的脸庞,也映红了樊师傅的。他们之间并无言语,但配合相当默契:王师傅把铁器放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砧上,执掌主锤,樊师傅甘当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上手要求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小锤的轻重缓急起着无言的指挥作用,同时要凭目测不断地翻动铁料,使之将方铁打成圆铁棒,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把坚硬的铁块、铁锭变方、变圆、变长、变扁、变尖……

面对烧红的铁块,王师傅和樊师傅迅速进入状态,大锤小锤你来我往,锤起锤落间,虽一言不发,仍有一种金戈铁马的气势。

看着看着,我的心里却泛起一丝酸楚――其实我和他俩都明白,这只是一场表演。打铁千年,如今只不过成了古镇为了发展旅游而刻意打造的文化景点和娱乐项目。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名噪一时,但多用于制作礼器、乐器、容器及钱币、玺印等,铁却大量用于锻造农具或其他日常生产工具,以及威风八面的兵器。铁的重要,几乎贯穿中国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当年从赵国迁徙至蜀国而成为全国首富的卓王孙,就是靠经营冶铁业而致富的。直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生产笨重而呆板的枪械“汉阳造”时,铁仍旧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如今,有哪一位年轻人还愿意干这苦差事?作家刘亮程在《驴车上的龟兹》一书中写道,新疆库车有一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世家,如今也“只剩下一个烟囱在冒烟了”了,且不知道还能够坚持多久……

一个充满传奇的铁匠世家尚且如此难以为继,何况那些并无家族荣耀的铁匠!短短三五年内,我采访过的火井镇铁匠铺由三家变成了一家,黄龙溪铁匠铺由两家变成了一家,这都说明:打铁这个古老的行业已日暮途穷,缺少活力;这些昔日的乡村魔法师,正在遭遇他们的黄昏。

上一篇:菜鸟食客杭州三吃 下一篇:哪里的骗子都怕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