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那个执迷不悟的衙役

时间:2022-04-28 01:44:28

先说一则老笑话。

一衙役奉命押解一犯罪充军的和尚。衙役脑瓜不好使,责任心超强,一路上时不时摸摸和尚的脑袋点数:“和尚、公文、刑具、我,哦,重要的东西都在……”夜宿客栈,和尚趁衙役熟睡,剃光他的头发,摘下刑具给他套上,溜之大吉。一早醒来,衙役又点数了:“和尚……哎呀糟糕!和尚哪去了?”急得直抓脑袋,摸到自己的光头:“哦,在这!和尚、公文、刑具……我,那我哪去了呢?”

不要笑这个衙役,很多人会犯同样的错误,逮着光头就当和尚,没有透过现象看实质。

某次黄金周总结会议,领导念了一大串数字,都是各旅游景点上报的游客总人数,照例表扬增长的,勉励持平的,批评下降的。这样的总结失之简单,没有意义。人类长那么聪明的脑袋,如果只用来干这么简单的活,未免暴殄天物。

我们应该试试让数字说话,说说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那次黄金周七天,六天都下雨,五天还是暴雨,导致户外景点游客数普遍下降,特别是漂流、峡谷、登山这类的活动。天公不作美,游客按自己的常识作了选择,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如此恶劣的天气,如果漂流景点还像往常一样人满为患,领导们反要坐不安席了。

看数字,只看增减远远不够,要分析原因。光看游客总数这种简单的统计法,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尝试建立一套更全面、更细致的评价体系。

人均消费、人均逗留时间,反映一个地区旅游设施配套是否完善、促销是否到位;客源地分析,帮助我们制订不同地区的营销策略;多角度的游客结构分析,可找到不同游客群的消费偏好……这些分析,比简单的纵向比、横向比更重要。

有了这些分析,我们尽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人数的增长一定是好事?

如果游客数大量增长,人均消费却急剧下降,请别高兴得太早:是否产品结构过于单调?是否过于依赖团队客?是否服务设施配套未臻完善?是否价格门槛过低?你可以反问自己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游客数大量增长,人均逗留时间却在下降,也别高兴得太早:也许你的产品已人老珠黄,你正从目的地沦为线路中的一站,沦为别人的点缀、饭后的糖水、可有可无的存在。人均消费、人均逗留时间都相应增长的游客数量,叫“有效增长”,这样的增长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增长是否是好事?还可从另一角度解读。

酒店大门常开,虽说来者都是客,但总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来的是些什么客?酒店里出出入入的,是走路大摇大摆,说话大呼小叫、随地吐痰的暴发户,还是举止文雅、注重环保的绅士淑女?你要的是什么客?你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可不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如何提高他们的百分比?

当然,饥不择食,人穷难免志短,我也不是劝你把非目标客户拒之门外,只是提醒你精益求精地为目标客户做得更多,更好。符合自己市场定位的增长,才是可喜的。

对于资源丰富但环境敏感脆弱的自然保护区,游客人数的增长更值得警惕。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污染源,一定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并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多多挖掘产品的内涵,提高附加值,提高人均消费。

不要像那个衙役一样执迷于一二三四了,写好加减背后的文章,才是正道。

上一篇:牛鱼嘴的禾雀花要开了 下一篇:柏柏尔相亲节:爱上你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