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表的要求及产业发展建议

时间:2022-07-26 04:58:00

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表的要求及产业发展建议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下,我国的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了,尤其是工业产业:工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往往直接取决于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而电力的稳定性则直接主导着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基于我国国情,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如何使电力的稳定性得到更大的保障,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家地位的一个重要问题。电网的智能化趋势,则是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工作。但由于智能电网的引入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网络系统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电表上,与之配套的智能电表的应用仍然没有得到落实。本文将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关的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 产业发展

一、智能电网及智能电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随着智能电网的引入,我国的电力供需压力得到了充分的缓解,尤其是对于工业产业来说,电力供需压力的缓解已经成为了工业产业经济的最主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不断落实,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的愈来愈高直接导致了我国电网的供电压力的加大,且在整个电网结构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的形势底下,整个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任何一个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则会严重滞碍了整个电网的运行,甚至使得电网瘫痪,进而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地方性的供需矛盾发生,尤其对于一直依靠机电设备来保证生产效率的工业产业来说,电网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大型化固然给工业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其生产效率直接取决于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电网一旦受到滞碍,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则会直接受损,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智能电网引入的重要性。

智能电网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供电的效率,且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故障点进行自我修复,即使故障漏洞较大,也只需少量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配合,且能够省却故障点排查的工作,充分实现电网维护管理成本及时间的最小化。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够与现今流行的智能家电相互配合,起到相互制约、相互联合的作用,在相互配合从根本上凸显电网的智能化及系统化,实现对智能家电用电的全方位控制,响应国际节能减排的号召,缩减家电用户的用电成本及能源耗费。此外,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智能电网还实现了电网的信息化建设,这给电网用户带来了更大的方便,电网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网及时获取更具时效的信息,避免因为消息传达的不到位而造成的用电矛盾。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之配套的智能电表在我国的应用则未能得到全方位的落实,这就使得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实效得不到有效保障:智能电表的应用是将电表联合智能电网,加快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我国现今的整个智能电表的引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国人对于电表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电表的认识层面上,这就意味着我国智能电表的用户对智能电表的认识仍然不满足于我国智能电网时代的需求,从源头上限制了我国智能电表的应用效力,使其应用的效力得不到稳定的保障。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我国智能电网全方位落实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二、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表的要求

(一)功能需要满足电网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智能电表与传统电表的最主要区别,就是智能电表具备了传统电表所没有的功能:在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下,智能电表的应用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也必须与智能电网形成一个信息网络,决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电价计量的层面上。随着我国智能电网覆盖面的不断扩散,我国智能电表的组成结构也逐渐复杂起来,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首先对信息的各个传输要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确定信息传输要点后,则应分别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将这些信息传输有点进行联合,构成一个与智能电网信息网络系统相匹配且完整的信息网络结构,通过各项信息传输设备将结构联合起来,充分凸显电表信息的时效性。

(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智能电表产业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系统性的产业,且其产品(即电表)的耐用性需求较高,应用时长也较长,这就充分奠定了智能电表产业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全过程服务团队了,这不仅仅是智能电表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智能电网实现全方位覆盖的一个要求。其全过程服务的内容主要指从智能电表的设计到智能电表的安装的各个阶段的各项工作,这就需要智能电表产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智能电表从设计到安装的各个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和职责划分,避免因为职责的不明确而使的整个产业链产生漏洞,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三)智能化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表采集更多的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电压、电流与功率等),对用电设备的状态、能耗进行智能监测与控制,从而掌握更加详细的用户负荷情况,自动编制与优化有序用电方案.自动实施,过程跟踪,自动监测与效果评估,达到需求侧智能化管理。

(四)促进智能用电新技术发展

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使得供电企业由人工抄表向自动抄表转型,同时获取更多的用电数据。经过分析与处理,以智能电表为网关通过双向实时通信将实时电价信息、缴费信息与用电信息等通知给用户,优化客户服务并促使用户合理利用电能,参与负荷调节。

三、智能电能表的发展趋势建议

目前,在澳洲、美国、北欧、荷兰、法电EDF、南非ESKOM等国家及地区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的相关标准继或正在制定过程中,各电力公司对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

1、智能电能表作为通信网关及数据网关;2、除美洲外,基本采用DLMS/COSEM协议实现不同厂家之间的互联互通;3、电力公司可以通过智能电能表达到远程控制管理的目的;4、通过智能电能表结合HID可协助客户方便的自行进行能源管理;5、越靠后的标准,其信息及功能要求越全面。

而随着信息整合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在全球重要性的纵深,智能电能表在将来将朝着以下方向进行发展:

1、深化需求侧重管理方面的应用;2、与家庭智能家居联网及信息整合;3、节能环保。

四、结语

智能电能表是一种绿色表计,因为它有需求响应的功能,因此根据表计的反馈信息,用户可节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对未来节能减排、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豫温,规范计量装置的选择和使用是降低农村配电网不明损耗的有效措施[J],电力技术经济,2006(02)

[2]臧勇,电力营销自动化:供电企业自动化系统的重要部分[J],电力技术经济,2003(03)

上一篇:探析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 下一篇:张裕先锋:引洋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