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困局

时间:2022-07-26 04:33:41

铁矿石困局

不断变化的定价体制,令铁矿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造成中国大多数钢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正被逐渐蒸发。

2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以及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神情黯然地宣布退休,这意味着中国铁矿石谈判将开始艰难转身。

2月24日,被称为“铁矿石七年谈判,一分钱也没谈下开来”的屈辱之旅,宣告暂吲划上休止符。那么,2011年的铁研石谈判果真酒这样结束吗?这道困扰中国钢铁业数年的伤疤是否会继续作痛?难以承受高矿价的中国钢企将如何抗争或转型?中钢协将在新的矿价博弈中扮演何种角色?

诸多疑问牵动着钢铁企业的敏感神经。

计算公式首都曝光

虽然一年一议的长协矿定价机制已成历史,但已经执行了1年的季度定价的计算公式却始终未向钢厂做详细说明。2月23日,普氏能源首次公布了几大矿商的短期协议矿计算方法。其中,巴西淡水河谷采取以协议期前4个月中头3个月的普氏指数均价为依据,矿石品位每提高1%价格就提升1倍的“含铁量1%差价平均值”。

澳大利亚力拓的定价原则也近似于淡水河谷,同样以协议期前4个月中头3个月的普氏指数均价为依据,但力拓的季度定价为离岸价。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给出了灵活的定价方式,下游客户可以在短期、月度、季度三种定价方式中进行选择。“为更贴近市场需求,从2011年开始,公司将对大部分铁矿石出口实行月度定价”,必和必拓此前曾发表过这样一份声明。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认为,在这种机制下,中国更不可能讨价还价了。“这个指数怎么采集,采集对象是哪些矿商,中方没有进人任何环节,因此更加没有发言权。”

百川资讯钢铁分析师吴紫翔也认为,实行季度定价,令生产钢材的成本风险加大。去年铁矿石指数定价出炉,这两种定价造成铁矿石价格波动剧烈,“钢企生产这一单赚钱下一单可能就赔钱,生产成本失控,这是企业最为担心的。”

私下磋商定价

不断变化的定价体制,令铁矿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造成中国大多数钢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正被逐渐蒸发。仅去年铁矿石涨价,中国钢企为此多支付近2000亿元人民币,超过全部钢企去年实现利润的2倍多。

为应对生产成本攀升,一些钢铁企业开始私下与三大矿商接触协议价格。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罗冰生坦言,全球铁矿石三巨头已经开始与中国钢铁企业展开一对一的谈判,以确定2011年的铁矿石供应价格。三巨头向中国钢铁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接受按月调整价格的新机制。

2月25日,宝钢发表声明称,已经与力拓集团就铁矿石涨价问题进行了初步磋商。外界猜测,力拓很可能是想在铁矿石价格问题上寻求突破口。

中国钢铁企业众多,如果能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协价,就意味着将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于是,一些中小钢铁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力图摆脱国有钢铁企业对优势价格资源的垄断,常常私下与力拓等接触,以绕开中间商直接获得长协价,降低成本。

一位钢铁业资深人士透露,力拓一直力图绕开中钢协和大型国有钢企直接与中小民营钢企协定长期供货协议,以瓦解中钢协的“统一战线”,同时通过谈判充分了解此类公司的商业情报。

出口受限

中国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按份额排序依次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经计算,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占中国进口的近65%的份额,而印度占20%。

但今年,这些国家的铁矿石出口政策已经发生变化。据悉,印度政府一直寻机限制铁矿石出口。印度铁路部门还宣布提高铁矿石运输的距离费用,即在目前运费基础上,运输每吨矿石还需再付500卢比。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一直是中国现货矿的主力,印度此举将提高铁矿石的出口成本,或进一步推高铁矿石现货价格。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有可能限制铁矿石出口。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最近也提议对铁矿石和钢材征收出口税,铁矿石税率暂定为30%。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措施,铁矿石生产税有可能将从目前的4.8%上调到8.8%。

伊朗政府也于1月19日开始对所有等级铁矿石征收50%出口税以限制出口。

“这些措施会影响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的预期,同时也将加剧澳大利亚和巴西三大矿商在中国的垄断,他们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大,谈判更有难度。”张琳如此分析。

张琳预计,今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将维持高位,“二季度的价格判定会参照一季度的价格,以现在的形势看,铁矿石价格在今年二季度突破200美元/吨很容易”。

无奈的转型

日益高涨的铁矿石价格,让中国钢铁企业难以承受,“近两年钢企都很难有好转的迹象”,百川资讯钢铁分析师吴紫翔表示,众多钢铁公司谋求“非钢”转型。

“现在的钢铁企业是改行的改行,关门的关门,都在自谋出路了”,北京巨擎恒基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如此感叹。

在2010年,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宣布弃钢从医。“外矿要我们签运输长期协议,我们就得签;要我们改到岸价,我们就得改。在2009年没有谈出价格不退预付款,我们就只能忍了”,张祥青在荣程钢铁选择转型时公开吐露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觉得中国钢铁业就像砧板上的肉一样任国外三大矿商宰割,留下的只有微利的生存空间。

去年,湖南的顺鑫钢铁正式停产关门,唐钢则是在这一年以神速一脚迈进了房地产业,连国内钢铁的领头羊宝钢都在酝酿产业转型。

另外,武钢有关负责人也公开称,到“十二五”末,武钢非钢产业的占比将从现在的8%提高到30%,公开资料显示,武钢2010年销售共计1850亿元,利润30亿元,利润率不到2%。其中非钢利润达到1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生产钢材还不如吃银行利息,现在很多钢厂都一脚迈入钢材的下游产业,比如物流,配套深加工,建筑业,钢材贸易等,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利润”,北京兰格钢铁市场的一位贸易商表示。

难题待解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中国进口量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5%。然而自从2003年加入国际铁矿石谈判以来,中国却在资源定价上毫无话语权。

2月底,矿业巨擘公布了2010年业绩,力拓当年净赚143.24亿美元,必和必拓净赚171.11亿美元。而据彭博社提供的数据分析称,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及力拓的年度盈利总额将达到创纪录的520亿美元。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2010年利润只有897亿元(约合136亿美元)。

一言以蔽之,在2010年,矿业三巨头任一家的利润,要远远超出中国大中型钢企的利润总和。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要想改变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弱势地位,只能是从中国的短板人手,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国内开采,逐步提高铁矿石自给率,这是重中之重。

对此,中钢协副秘书长吴新春日前表示,未来,中国所掌控的铁矿石资源可以满足发展需要。中钢协提出,到2015年,我国自产铁精矿的供给能力将由现在占总需求量的不足40%,提高到45%左右;进口海外铁精矿中的我国权益矿在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现在的不到15%,提高到50%以上。

专家还建议,中国钢铁业必须实施“内部手术”――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以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减少铁矿石需求的主体。对于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在能耗指标、准入规模、环保、问责、融资各个方面都已有了相关规定,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执行,中国钢铁业市场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专家最后呼吁,一年一议的长协矿已成历史,季度矿可能变月度矿甚至现货矿,铁矿石金融化已是大势所趋。铁矿石指数、航运指数、期货、风险对冲、套期保值……熟悉各种金融工具,规避产业风险,这是中国钢企亟需学习的新一课。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钢铁业要扭转生存困境,还有漫漫长路。

上一篇:本月盘点 第3期 下一篇:“十二五”开局之年:外贸转型成为“两会”热点